A.將小玲的決定告知其母
B.答應小玲的保密要求
C.對小玲的想法提出批評
D.與小玲商討適當的解決辦法
12.莫瑞把需要分為生理性需要和心因性需要,其中心因性需要又包括使人們結合起來的需要和使人們分裂的需要。“使人們結合起來的需要”相近于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中的( )。
A.生理需要
B.歸屬與愛的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實現的需要
13.關于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基本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青少年的行為受當前社會環境的影響較小
B.大眾的一致行為對社會環境產生的影響巨大
C.良好的遺傳基因可單獨對人類行為發揮作用
D.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相互影響的力度是平衡的
14.9歲的小明看到動畫片中小偷在偷東西,就對媽媽說:“好孩子不應該偷東西。”根據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小明的道德發展處在( )。
A.尋求認可定向階段
B.懲罰與服從定向階段
C.相對功利取向階段
D.遵守法規和秩序定向階段
15.3歲的小月很喜歡媽媽。媽媽去上班時,她會表現出不安;媽媽下班回家時,她就會很高興。按照埃里克森的人類發展階段理論,小月目前面臨的主要發展任務是( )。
A.發展自我同一性
B.發展獨立性
C.建立親密關系
D.建立自信心
16.關于阿爾德弗爾ERG理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的需要可分為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成長的需要
B.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對行為起作用,但不強調其層次順序
C.只有低層次的需要滿足后.才會追求更高層次的需要
D.某種需要在得到基本滿足后。其強烈程度會降低
17.大學生小李經常熬夜玩網絡游戲,和宿舍其他同學關系緊張,白天精神恍惚,成績一落千丈。社會工作者將小李的行為界定為偏差行為,他依據的標準是( )。
A.統計學標準
B.價值標準
C.行為適應性標準
D.個體主觀體驗
18.下列說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論的是( )。
A.潛意識對人的行為幾乎沒有影響
B.本我隨時間與經驗的改變而逐漸發展成長
C.防衛機制是超我為了清除不愉快情緒體驗所采取的方法
D.人的欲望在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以不同的方式獲得滿足
19.張女士患憂郁癥,目前病情穩定,在家康復。但她時常情緒低落,認為自己沒有用處,拖累了家人。社會工作者小袁運用認知行為理論為張女士提供服務,希望改善她的情緒和行為狀態。此時,小袁的工作重點應該放在( )。
A.挖掘張女士早期經驗以揭示其自責心理的根源
B.幫助張女士發現和理解自身獨特的意義和價值
C.幫助張女士確認非理性的思維方式及其對情緒的影響
D.改變張女士所處環境中不利于其發揮潛能的障礙因素
20.社會工作者小張在小組工作中尊重組員之間的差別.注重每個組員的內在價值和能力,鼓勵他們自由表達,協助他們發揮各自的優勢和能力。上述小張的做法所依據的是( )。
A.人本主義理論
B.增強權能理論
C.生態系統理論
D.社會支持理論
(責任編輯:g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