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10/2/27 10:46:07 來源:中大網校
點擊關注微信:
1-01-A
在勞動力供求總量平衡的條件下,由于勞動力的供給與社會對它的需求之間結構不對應、不統一所造成的失業被稱為( )。
A.技術性失業 B. 結構性失業 C. 總量性失業 D. 選擇性失業
1-02-A
企業的機構、職務、職位應根據生產經營的需要而定,現有人員素質不適應,則應
通過招聘或培訓解決。此點充分體現出組織設計應遵循的( )原則。
A.分級管理 B. 目標 - 任務 C. 有效管理幅度 D. 分工協作
1-03-A
具備以下哪項特點,該組織的周圍環境屬于穩定的?( )
A. 在可能競爭的領域中,技術缺少創新和突破
B. 產品和服務在近兩年內有溫和的變化
C. 政府的行動受到能源政策、污染政策等因素的影響
D. 競爭者的組成發生改變,有大廠商介入市場
1-04-A
以下關于工作與職位正確的說法是:( )
A. 工作和職位的內涵其實是相同的
B. 工作是若干任務的組合,職位是一個人完成的任務和職責的集合
C. 工作是一個人完成任務和職責的集合,職位是若干任務的組合
D. 工作和職位是為了達到特定的組織目標而必須完成的若干任務的組合
1-05-A
組織設計就是要發揮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優勢,使有限的人力資源形成最佳的綜合效果,這一工作的第一個步驟是 ( )。
A.建立部門 B. 決定管理跨度 C. 工作劃分 D. 確定職權關系
1-06-A
企業必須根據不同的工作性質,采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分別確定各類人員的定員。一般在大型裝置性生產、自動流水線生產企業中采用( )確定員工定員。
A. 崗位定員計算法 B. 比例定員計算法 C. 職責定員法 D. 設備定員計算法
1-07-A
采用因素計點法進行職位評價的實施過程中,在培訓完評價專家小組和數據處理工
作小組之后,緊接著需要完成的工作是( )。
A.籌劃與準備職位評價 B. 編寫職位說明
C.編制評價手冊 D. 建立評價標桿
1-08-A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按其理論的來源,大體上可以歸納為古代人事管理思想、科學管理思想、現代管理思想等階段,這充分體現了該學科的( )。
A. 社會性 B. 綜合性 C. 實踐性 D. 發展性
1-09-A
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人力資源供給是市場工資的函數。人力資源主體在個人效用最大化的原則下,將會視 ( )的變化而不斷在勞動時間和閑暇時間之間作出選擇。
A. 社會福利 B. 經濟周期 C. 工資水平 D. 國家政策
1-10-A
( )的根本目的在于決定企業中各個崗位相對價值的大小。
A.績效評估 B. 薪酬管理 C. 職位評價 D. 工作分析
1-11-A
( )是歷史上最先使用的工作分析方法,它的優點在于能夠對工作有一個感性的認識,使分析人員能夠和員工一起討論工作中的一些內在的規律。
A.關鍵事件法 B. 觀察法 C. 訪談法 D. 問卷調查法
1-12-A
某個企業根據以往的經驗認為生產車間的班組長一般管理20個人比較合適,該企業
就可以根據生產工人的增減數來決定班組長的人數。這種對于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的
方法稱為( )。
A.比率分析法 B. 趨勢分析法 C. 德爾菲法 D. 管理人員判斷法
1-13-A
以下費用支出中,只有( )屬于人力資源管理的間接成本。
A.因員工缺勤導致的損失 B. 事故賠償費用及撫恤金
C.委托招聘費用 D. 因生產損失導致的費用支出
1-14-A
以下各方面內容中,只有( )屬于影響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的基本因素。
A.個人價值觀 B. 積極的事件 C. 工資及獎勵制度 D. 員工任用情況
1-15-A
組織信息調查研究有多種類型,對需要調查研究問題的相關因素進行大概的、關聯的反映的調研被稱為( )。
A.預測性調研 B. 探索性調研 C. 因果關系調研 D. 描述性調研
1-16-A
( )的一個很重要的用途在于建立組織中各種工作的相對重要性的排列,并通過量化的形式來幫助組織確定每個職位的報酬水平。
A.績效評估 B. 工作分析 C. 職位評價 D. 薪酬策略
1-17-A
以下陳述中僅僅( )不屬于Y理論所支持的觀點。
A. 人的需要最終目的是滿足自我實現
B. 在適當的條件下,個人會調整自己的目標,使之與組織目標配合
C. 人的情感會干預人對經濟利益的合理追求
D. 人們力求能適應環境
1-21-A
最廣義的勞動力市場能夠反映一種對供求雙方進行引導,促進勞動要素配置實現的
( )。
A.經濟運行機制 B. 經濟交換關系
C. 要素交換場所 D. 要素交換規則
1-22-A
在常見的組織結構類型中( )是從專門從事某項工作的工作小組形式發展而來的一種組織結構。
A.規劃-目標結構 B. 直線職能結構
C. 政策管制機構 D. 事業部結構
1-23-A
采用趨勢分析法對人力資源需求進行預測,其最關鍵的一步是( )。
A.確定勞動生產率的趨勢 B. 確定與雇傭人數有關的組織因素
C.利用計算機進行回歸分析 D. 調整勞動生產率的趨勢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