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MBA管理案例:盛大私有化震蕩波
盛大私有化,越來越像一家老牌互聯網公司拆解與重構啟動時的巨大轟鳴。震蕩波沖擊之下,盛大游戲為此密集借貸30億元、現金卻所剩不多,多項業務也逐一剝離。與此同時,盛大卻借種種運作聚集超過80億元現金。新戰略應該已在路上。
距離陳天橋去年10月提出私有化盛大網絡,已經過去半年時間。而這一變動給盛大帶來的業務震蕩波,卻才剛剛開始為外界逐漸感知。
盛大游戲兩月密集借貸30億
私有化需要解決的最直接問題就是資金,但埋單卻不需盛大操心。按照方案,陳天橋回購盛大股票至少耗資7.36億美元。這筆錢對于盛大意味著什么?對比一下便可悉知:盛大前一年的凈利潤是1.25億美元;盛大當季凈利潤是0.12億美元。
嚴峻的是,盛大當時所持有的現金及等價物,共計約8.33億美元。只比回購資金略高,另一個問題在于,這筆錢不全是可以直接參與交易的美元。也正是因為如此,盛大才需要向摩根大通借款1.8億美元。而這顯然這還遠遠不夠。
毫無意外,盛大游戲在盛大私有化的過程中,以頂梁柱般的角色登場。這應該早在計劃之中。財務數據顯示,今年頭兩個月盛大游戲非常罕見的密集進行資本操作。
一月,盛大游戲從多家商業銀行獲得總額3.88億元人民幣的貸款(后兌成美元),同期還從中國銀行貸款1.03億美元。按照盛大游戲的說法,這兩筆錢被用于“支援”分紅—當月盛大游戲完成了史無前例的派息行動,總共分紅金額為2.89億美元。
單從數字上看,這幾乎是對盛大游戲所持現金的“精準”剝離。財報顯示,盛大游戲去年底手上的現金為18.35億人民幣,約合2.91億美元。需要補充說明的是,盛大游戲的主要收入均為人民幣,想要在美國市場完成分紅,須以恰當方式轉換成美元。
在這場清倉分紅中,最大的獲益方正是持有盛大游戲約73.01%股份的盛大。按照這個比例計算,盛大共從盛大游戲獲取約2.11億美元的現金。這還不是全部。
二月,盛大游戲還向盛大提供了一筆1.60億美元的借款。巧合的是,盛大游戲當月還從民生銀行貸款1.56億美元。除此以外,盛大游戲從盛大旗下一企業借款9.26億元人民幣,隨后又向盛大旗下某企業提供了總額1.15億元人民幣的借款。
僅上述提到的分紅和借款,盛大游戲就至少為盛大貢獻了3.71億美元的現金支持,其數額已經超過盛大私有化資金需求的一半。2月15日,盛大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
盡管網游可以持續產生現金流,但現金短缺不可能不影響盛大游戲的運營。尤其是盛大游戲今年還有《時空裂痕》、《最終幻想14》等多款重點新游戲籌備推出。據盛大游戲內部人士透露,幾款產品的推廣預算都在數千萬元。屬于行業正常水平。
去年第四季度,盛大游戲運營利潤為4.01億人民幣,維持運營不成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提到的盛大游戲貸款中有3.88億人民幣應在4月償還,有6.5億人民幣應在12月償還,有9.82億人民幣需要在明年2月償還;利率分布于5.03-6.71%之間。
顯然這家網游公司需要勒緊腰帶過上一陣了。實際上,勤儉度日至少去年三、四季度就已經開始了。盛大游戲諸多業務部門的預算均被收緊,各項支出也被更加嚴格的加以控制。多位盛大游戲內部人士在與新浪科技交流時,均對為盛大“輸血”有所擔憂。
在熟悉盛大游戲的業內人士看來,這家公司正在系統的進行節流:一是砍掉沒有盈利前景的項目,收窄業務線,二是減少市場宣傳投放,將推廣資源集中在熱門產品之上。
今年是不是最艱苦的一年?盛大游戲董事長兼CEO譚群釗一笑置之,并未回應。
多項非核心業務逐一剝離
盛大游戲的調整,既是陳天橋意志的體現,也是抗爭和妥協的結果。例如某款研發多年、概念超前的核心網游產品,亦曾瀕臨拋棄的邊緣;而有些項目則永遠的胎死腹中。相似的情景,在盛大其他業務線上也陸續上演。
去年坊間屢屢傳出與盛大有關的裁員信息。上半年的盛大無線、酷6,下半年的盛大在線、創新院、盛大游戲等均有所涉及。盛大網絡本身也要瘦身成數十人的規模。
高管團隊也在調整。去年一年中,酷6創始人李善友、邊鋒總裁許朝軍、盛大在線副總裁邊江、盛大游戲總裁凌海、盛大游戲副總裁暨18基金合伙人陳浩健與左玉龍、盛大云聯席CEO季昕華與何剛等先后從盛大離職。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然而變動的卻不僅僅是兵。
4月6日,浙報傳媒公告稱擬收購盛大旗下邊鋒和浩方(也就是邊鋒集團)。盛大體系之內共有兩大塊游戲業務,一是盛大游戲,另一個就是邊鋒集團。邊鋒和浩方均于2004年被上市不久的盛大收入帳下,用以完善網游產品布局,此前一直謀劃獨立上市。
一周之后,順網科技再次發出公告稱擬收購盛大旗下吉勝科技——這家公司與順網業務近似,主打產品為網吧計費管理系統。
如此短暫的時間內,接連將旗下業務剝離出售,不得不讓外界對盛大浮想聯翩。以邊鋒為例,包括高管在內的多數員工,甚至不知道將被出售這件事。以至于盛大內部都有員工開始猜測:下一個被出售的會是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上述兩個業務都因出售給國內上市公司,才會迅速的被披露出來。盛大私有化的一個好處就是,不必再向公眾披露此類運營情況。所以,如果交易的另一方也不是上市公司,外界就很難知悉詳情。
我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么,或許是。一些坊間傳言直指某些業務已被盛大出售,但始終無法證實。不過,新浪科技還是找到一個新的例證。
2009年,盛大輾轉收購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華友世紀,隨后把華友業務掏出變成盛大無線、殼中再裝入酷6業務。去年12月15日,盛大與華友舊將簽署MBO(管理層收購)協議,華友脫離盛大體系、盛大無線消失。至此,故事有了個買櫝還珠般的新開始。
這些已經足夠說明陳天橋在做減法。盛大當年豪氣干云、一擲千金,以圍棋般的布局方式落子產業鏈上下游,意圖塑造一個完整的互動娛樂帝國。但在當年被看作有理想、有戰略、有氣魄的種種舉措,始終沒有為盛大帶來實質性的協同效應。
在網絡迪士尼夢想的激蕩下,盛大一度積極參與主題游樂公園的興建,被叫做盛大旅游的業務也曾呼之欲出。結局是,兩年前盛大旅游百萬年薪招聘CTO的官方網站:yunyouchina.com(云游天地),如今再訪問只能看見一則出售域名的廣告。
縱觀近期盛大的瘦身行動,一個顯著的共同點是被盛大拋下的業務,大多經過長期布局,但發展至今未來的想象空間已經非常有限。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s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