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執業藥師《中藥一》考試真題與答案
一、最佳選擇題
1、五味理論認為、能收邪氣、邪未盡之證均當慎用的味是()
A.辛
B.甘
C.酸
D.苦
E.咸
【答案】C
【解析】第1章-第2節 三、五味,4
酸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作用。如治自汗盜汗、遺精滑精的五味子,治久瀉久痢的五倍子,治久咳的烏梅,治大汗虛脫、崩漏經多的山茱萸等,均具酸味。另外,酸能生津、安蛔,如木瓜、烏梅等。酸味藥大多能收斂邪氣,凡邪未盡之證均當慎用。
2、在七情配伍中、半夏與生姜同用的配伍關系是()
A.單行
B.相須
C.相使
D.相畏
E.相反
【答案】D
【解析】第1章-第4節 二、單位藥配伍,14
相畏:即一種藥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減輕或消除,故云半夏畏生姜。
3、產于云南的道地藥材是()
A.麥冬
B.甘草
C.木香
D.澤瀉
E.當歸
【答案】C
【解析】第2章 第2節 二、道地藥材,22
云藥,主產地云南。如三七、木香、重樓、茯苓、蘿芙木、訶子、草果、馬錢子、兒茶等。
4、提取莪術揮發油常用的方法是()
A.浸漬法
B.滲漉法
C.超聲提取法
D.加熱回流法
E.水蒸氣蒸餾法
【答案】E
【解析】第3章-第1節 三、中藥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方法,30
水蒸氣蒸餾法適用于具有揮發性的、能隨水蒸氣蒸餾而不被破壞,且難溶或不溶于水的化學成分的提取。此類化合物的沸點多在100℃以上,并在100℃左右有一定的蒸氣壓。
5、按《中國藥典》規定、質量控制成分的結構類型為異喹啉類生物堿的藥材是
A.川烏
B.天仙子
C.防己
D.馬錢子
E.千里光
【答案】C
【解析】第3章第2節 三、,62
防己的有效成分為生物堿,總生物堿含量可達2.3%~5%,其中漢防己甲素(粉防己堿)約為1%,漢防己乙素(防己諾林堿,)約為0.5%。《中國藥典》以粉防己堿和防己諾林堿為指標成分進行鑒別和含量測定。
6、某女、40歲、按甘草附子湯的組方取藥藥師囑其所用制附子應先煎、藥共煎。制附子先煎的目的是()
A.長時間煎煮可提高烏頭堿的溶出量
B.制附子中的化學成分水溶性差、需要長時間溶解
C.長時間煎煮促使制附子中生物堿與有機酸成鹽、有利于溶出
D.長時間煎煮會促使制附子中苯甲酸與生物堿結合成酯、有利于……
E.制附子中的二萜雙酯型生物堿有很強的毒性、長時間煎煮可降
【答案】E
【解析】第4章第3節 四、蒸煮燀法,185
煮制的目的:①附子的毒性成分為烏頭堿等二萜雙酯類生物堿。各種炮制方法和工藝均能使附子中生物堿含量下降。但附子中總生物堿含量的多少是不能準確反映其毒性大小,而雙酯型生物堿的含量是決定其毒性大小的主要因素。
7、燀法炮制苦杏仁可防止苦杏仁苷發生()
A.加成反應
B.消除反應
C.甲基化反應
D.乙酰化反應
E.酶水解反應
【答案】E
【解析】第4章第1節 二、炮制與藥物成分,148
燀制的主要目的:①在保存有效成分的前提下,除去非藥用部分。如苦杏仁等。②分離不同藥用部位。如白扁豆等。
苷類成分常與酶共存于植物體中,植物細胞中往往含有相應的分解酶,在一定溫度和濕度條件下苷可被相應的酶分解,從而使含量減少而降低或失去療效。黃酮類化合物多以苷類形式存在,如槐花、苦杏仁、黃芩等藥物,采收后若長期放置,相應的酶便可分解蘆丁、苦杏仁苷、黃芩苷等,從而使這些藥物療效降低。所以含苷類藥物常用炒、蒸、烘或曝曬的方法破壞或抑制酶的活性,以免有效成分酶解,保證飲片質量和藥效。
8、除另有規定外、應檢査融變時限的制劑是()
A.栓劑
B.軟膏劑
C.蠟丸
D.黑膏藥
E.凝膠貼膏
【答案】A
【解析】第6章第9節 三、栓劑的質量要求與貯藏, 243
融變時限除另有規定外,脂肪性基質的栓劑應在30分鐘內全部融化、軟化或觸壓時無硬芯;水溶性基質的栓劑應在60分鐘內全部溶解。重量差異應符合規定,凡規定檢查含量均勻度的栓劑,可不進行重量差異檢查。栓劑的微生物限度照《中國藥典》規定的檢查方法檢查,應符合規定。
9、某患者服用巴豆過量、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米泔水樣便此為巴豆中毒所致、致毒的成分是()
A.毒蛋白
B.強心苷
C.生物堿
D.木脂素
E.香豆素
【答案】A
【解析】第7章 第2節 二、中藥成分的毒性
毒蛋白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種子中,對胃腸黏膜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能引起廣泛性內臟出血。如巴豆、蒼耳子、蓖麻子均含有毒蛋白,中毒反應為劇烈吐瀉、嘔血、血尿、甚至驚厥、死亡。
10、宜用中火炒制的飲片是()
A.炒牛蒡子
B.炒梔子
C.炒蒼耳子
D.炒芥子
E.炒萊菔子
【答案】C
【解析】第4章第3節一、炒法,157
炒蒼耳子:取凈蒼耳子,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黃褐色,刺焦時即可,碾去刺,篩凈。用時搗碎。
炒牛蒡子、炒梔子、炒芥子、炒萊菔子皆用文火。
11、《中國藥典》規定、廣藿香含葉量不得少于()
A.10%
B.20%
C.15%
D.25%
E.30%
【答案】B
【解析】第5章 第2節 三、中藥的質量評價,209
《中國藥典》規定穿心蓮藥材葉不得少于30%,薄荷藥材葉不得少于30%,廣藿香藥材葉不得少于20%等,從而保證這些中藥的總體質量。
12.除另有規定外,應置涼暗處貯存的制劑是()
A.栓劑
B.乳膏劑
C.軟膏劑
D.氣霧劑
E.噴霧劑D
【答案】第6章第14節 四、氣霧劑與彭無極的質量要求,261
【解析】噴霧劑應避光密封貯存。氣霧劑應置涼暗處貯存,并避免曝曬、受熱、敲打、撞擊。
13.商陸橫斷面具有的性狀鑒別特征是()
A.云錦狀花紋
B.朱砂點
C.羅盤紋
D.星點
E.金井玉欄
【答案】C
【解析】第8章第1節一、根及根莖類中藥,300
商陸橫切面彎曲不平,切面淺黃棕色或黃白色,木部隆起,形成數個突起的同心性環輪,俗稱“羅盤紋”
14.在中藥注射劑中,既可以用作抑菌劑,又可以用作止痛劑的附加劑()
A.苯酚
B.三氯叔丁醇
C.甲酚
D.苯甲酸
E.硫柳汞
【答案】B
【解析】第6章 第6節 四、注射劑的附加劑,231
常用抑茵劑為0.5%苯酚、0.3%甲酚、0.5%三氯叔丁醇、0.O1%硫柳汞等。常用的止痛劑有三氯叔丁醇、鹽酸普魯卡因、鹽酸利多卡因等。
15.除另有規定外,應檢查黏附力的制劑是()
A.貼膏劑
B.軟膏劑
C.青藥
D.膜劑
E.乳膏劑
【答案】A
【解析】第6章第8節 七、外用膏劑的質量要求,241
除另有規定外,凝膠貼膏和橡膠貼膏照《中國藥典》黏附力測定法測定,均應符合各品種項下的規定。
16.補中益氣丸具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功能方中君藥黃芪應選用的飲片是()
A.生黃芪
B.酒黃芪
C.姜黃芪
D.炙黃芪
E.炒黃芪
【答案】D
【解析】第4章 第3節 二、炙法,174
炙黃芪甘溫而偏潤,長于益氣補中。多用于脾肺氣虛,食少便溏,氣短乏力或兼中氣下陷之久瀉脫肛、子宮下垂以及氣虛不能攝血的便血、崩漏等出血癥;也可用于氣虛便秘。
17.附子道地藥材的主產地是()
A.河北
B.四川
C.江蘇
D.浙江
【答案】B
【解析】第2章第2節 二、道地藥材。22
主產地四川、西藏等。如川貝母、川芎、黃連、川烏、附子、麥冬、丹參、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續斷,花椒、黃柏、厚樸、金錢草、五倍子、冬蟲夏草、麝香等。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18.屬于無菌制劑的劑型是()
A.糖漿劑
B.貼膏劑
C.滴眼劑
D.口服液
E.膠囊劑
【答案】C
【解析】第6章第1節 二、中藥制劑的劑型分類,212
無菌制劑:如注射劑、滴眼劑。
19.土炒山藥的炮制作用是()
A.增強健脾和胃作用
B.增強補脾止瀉作用
C.增強健脾消脹作用
D.增強補腎作用
E.增強益肺潤燥作用
【答案】B
【解析】第4章 第3節一、炒法,162
土炒山藥以補脾止瀉為主,用于脾虛久瀉,或大便泄瀉。
20.含有具光敏作用的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的中藥是()
A.補骨脂
B.莪術
C.牛蒡予
D.斑蝥
E.黃連
【答案】A
【解析】第3章第5節二、理化性質,88
許多香豆素具有光敏作用。呋喃香豆素外涂或內服后經日光照射可引起皮膚色素沉著。在所有的呋喃香豆素類化合物中,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是中藥補骨脂主要的有效成分,也是研究最多、最深入的呋喃香豆素,此類化合物主要是通過光敏反應發揮生物效應,可用于治療白斑病。
21.海馬具有的性狀鑒別特征是()
A.方勝紋
B.烏金衣
C.通天眼
D.瓦楞身
E.白頸
【答案】D
【解析】第8章第2節三、常用動物類中藥的鑒別,370
線紋海馬:呈扁長形而彎曲,體長約750px。表面黃白色。頭略似馬頭,有冠狀突起,具管狀長吻,口小,無牙,兩眼深陷。軀干部七棱形;尾部四棱形,漸細卷曲,體上有瓦楞形節紋并具短棘。習稱“馬頭、蛇尾、瓦楞身”。體輕,骨質,堅硬。氣微腥,味微咸。
22.呈不規則長條形或圓形,近邊緣處有1條棕黃色隆起的木質部環紋或條紋的飲片是()
A.胡黃連
B.綿馬貫眾
C.骨碎補
D.狗脊
E.威靈仙
【答案】D
【解析】第8章第1節一、根及根莖類中藥,297
生狗脊片:呈不規則長條形或圓形,長5-500px,直徑2-250px,厚1.5-5mm;切面淺棕色,較平滑,近邊緣1-4mm處有1條棕黃色隆起的木質部環紋或條紋,邊緣不整齊,偶有金黃色絨毛殘留;質脆,易折斷,有粉性。
23.除另有規定外,在啟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的制劑是()
A.酊劑
B.糖漿劑
D.涂膜劑
E.煎膏劑
【答案】
【解析】第6章第15節三、涂膜劑,263
涂膜劑應避光、密閉貯存,在啟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
24.關于熱原的說法,錯誤的是()
A.熱原能被強酸或強堿破壞
B.臨床使用注射器具可能被熱原污染
C.熱原具有水溶性和揮發性,能通過一般濾器
D.產生熱原反應的最主要致熱物質是內毒素
E.采用吸附法可除去注射液中的熱原
【答案】C
【解析】第6章第6節 二、熱源,228
內毒素是產生熱原反應的最主要致熱物質
熱原本身不揮發,但因溶于水,在蒸餾時可隨水蒸氣霧滴進蒸餾水中,因此蒸餾水器應有完好的隔沫裝置,以防熱原污染。
熱原能被強酸、強堿破壞,也能被強氧化劑如高錳酸鉀或過氧化氫等破壞,超聲波及某些表面活性劑也能使之失活。
熱原能溶于水,其濃縮水溶液帶有乳光。
熱原可以被活性炭、紙漿濾餅等吸附。熱原在水溶液中帶有電荷,也可被某些離子交換樹脂吸附。
25.按《中國藥典》規定,蘆薈質量控制成分為蘆薈苷,其結構類型屬于()
A.有機酸類
B.生物堿類
C.黃酮類
D.蒽醌類
E.香豆素類
【答案】D
【解析】第3章第4節 三、含醌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84
蘆薈中主要活性成分是羥基蒽醌類衍生物,包括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大黃素甲醚等。《中國藥典》以蘆薈苷( Barhaloin)為指標成分進行含量測定。蘆薈中的蒽醌類成分多屬于大黃素型。
26、檢查法不檢查溶散時限的丸劑是()
A.蠟丸
B.糊丸
C.滴丸
D.大蜜丸
E.濃縮丸
【答案】D
【解析】第6章第11節 十、丸劑的質量要求,250
除另有規定外,大蜜丸及研碎、嚼碎后或用開水、黃酒等分散后服用的丸劑不檢查溶散時限。
28、按照崩解時限檢査法片劑項下的腸溶衣片檢查法檢査溶散時限的丸劑是()
A.蠟丸
B.糊丸
C.滴丸
D.蜜丸
E.濃縮丸
【答案】A
【解析】第6章第11節 十、丸劑的質量要求,249
蠟丸照崩解時限檢查法片劑項下的腸溶衣片檢查法檢查,在鹽酸溶液中(9→1000)檢查2小時,不得有裂縫、崩解或軟化現象,再在磷酸鹽緩沖液( pH 6.8)中檢查,1小時內應全部崩解。
29、炮制阿膠珠宜選用的方法是( )
A.米炒
B.砂炒
C.土炒
D.蛤粉炒
E.麩炒
【答案】D
【解析】第4章第3節一、炒法,165
炮制方法:①蛤粉炒阿膠②蒲黃炒阿膠
30、炮制后酸寒之性降低、善于調經止血、柔肝止痛、主治肝郁血虛、脅痛腹痛、月經不調、四肢攣痛的飲片是()
A.酒白芍
B.米炒白芍
C.炒白芍
D.土炒白
E.醋白芍
【答案】A
【解析】第4章第3節 二、炙法,168
酒白芍酸寒伐肝之性降低,入血分,善于調經止血,柔肝止痛,用于肝郁血虛,脅痛腹痛,月經不調,四肢攣痛。
31、藥品標簽上應注明“用前搖勻”的制劑是()
A.酒劑
B.口服乳劑
C.口服混懸劑
D.糖漿劑
E.口服液
【答案】C
【解析】第6章第5節七、液體制劑的質量要求,226
口服混懸劑的混懸物應分散均勻,放置后若有沉淀物,經振搖后易再分散。口服混懸劑在標簽上應注明“用前搖勻”;以滴計量的滴劑在標簽上要標明每毫升或每克液體制劑相當的滴數。
32、我國藥物學家屠呦呦受《肘后備急方·治寒熱諸瘧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盡服之”治療瘧疾的啟發,進而使用乙醚冷浸提取分離得到青蒿素,最終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青蒿素的結構類型是()
A.三萜
B.二萜內酯
C.單內酯
D.倍半萜內酯
E.裂環環烯醚萜
【答案】D
【解析】第3章第7節三、含萜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109
青蒿所含萜類化合物有蒿酮、異蒿酮(isoartemisia ketone)、桉油精(cineole)、樟腦等單萜,青蒿素、青蒿甲素( qinghaosu A)、青蒿乙素(qinghaosu B)、青蒿丙素(qinghaosu C)及青蒿酸等倍半萜以及β-香樹脂醋酸酯等三萜化合物,其中倍半萜內酯化合物研究得最為深入。
33、含強心苷類成分杠柳毒苷的中藥是()
A.紫胡
B.香加皮
C.甘草
D.知母
E.合歡皮
【答案】B
【解析】第3章第9節四、含有強心苷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130
香加皮中含有強心苷類化合物為甲型強心苷,其中杠柳毒苷和杠柳次苷為主要成分,該類強心苷的苷元主要有兩類:periplogenin和xysmalogenin.
34、一般應加適當抑菌劑的眼用制劑是()
A.眼內插入劑
B.多劑量眼用制劑
C.眼肉注射深液
D.急救用的眼用制劑
E.供外科手術用的眼用制劑
【答案】B
【解析】第6章第7節二、眼用制劑的附加劑,234
抑菌劑:多劑量眼用制劑,應加適當抑菌劑。常用的抑菌劑有三氯叔丁醇、硝酸苯汞、苯乙醇、羥苯乙酯等。
35、呈類精圓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色、切面皮部紅棕色、有數處向內嵌入木部、本部黃白色、有多數導管孔、射線呈放射狀排列的飲片是()
A.木通
B.大血藤
C.謝寄生
D.雞血藤
E.桑寄生
【答案】B
【解析】第8章第1節二、莖木類中藥,328
大血藤飲片:呈類橢圓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色、粗糙。切面皮部紅棕色,有數處向內嵌入木部,木部黃白色,有多數導管孔,射線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澀。
36、主要成分為砷類化合物、具有原漿毒作用、可引起肝腎損傷的中藥是()
A.黃丹
B.朱砂
C.輕粉
D.雄黃
E.硫磺
【答案】D
【解析】第7章第2節二、中藥成分的毒性,294
砷化合物具有原漿毒作用,可與含巰基的酶結合,從而抑制酶的活性,嚴重干擾組織代謝,引起心、肝、腎和腸充血,造成肝小葉中心壞死,上皮細胞壞死、毛細血管擴張等中毒現象。含砷類中藥有砒霜、雄黃等,主要成分分別為三氧化二砷、二硫化二砷,二硫化二砷遇熱易分解變成有劇毒的三氧化二砷。
37、試卷附圖圖1圖5中、圖示飲片為牛膝的是()
【答案】D
【解析】附錄常用中藥彩圖 /第8章第1節一、根及根莖類中藥,299
圖1:升麻
圖2:黃連(黃連片)
圖3:黨參
圖4:牛膝
圖5:柴胡
38.試卷附圖圖6~圖10中,圖示飲片為虎杖的是()
【答案】D
【解析】附錄常用中藥彩圖 /第8章第1節一、根及根莖類中藥,298
圖6:石菖蒲
圖7:黃芩
圖8:射干
圖9:虎杖
圖10:知母
39、試卷附圖圖11一圖15中、圖示飲片為天麻的是()
【答案】B
【解析】附錄常用中藥彩圖 /第8章第1節一、根及根莖類中藥,326
圖11:大黃
圖12:天麻
圖13:商陸
圖14:川牛膝
圖15:雞血藤
40、試卷附圖圖16一圖20中、圖示飲片為天花粉的是()
【答案】E
【解析】附錄常用中藥彩圖 /第8章第1節一、根及根莖類中藥,316
圖16:澤瀉
圖17:山藥
圖18:白芷
圖19:木香
圖20:天花粉
二、配伍選擇題
[41-42]
A.消痰祛水
B.回陽救逆
C.消瘡散病
D.清熱解毒
E.表里雙解
41、在中醫的常用治法中屬于溫法的是()
42、在中醫的常用治法中屬于和法的是()
【答案】B E
【解析】第1章第5節一、常用的治法
溫法是通過溫中、祛寒、回陽、通絡等作用,使寒邪去,陽氣復,經絡通,血脈和,適用于臟腑經絡因寒邪為病的一種治法。溫法又有溫中祛寒、回陽救逆和溫經散寒的區別。還因寒病的發生,常常是陽虛與寒邪并存,故溫法又常與補法配合運用。
和法的范圍較廣,分類也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陽、透達膜原、調和肝脾、疏肝和胃、調和寒熱、表里雙解等,凡邪犯少陽、肝脾不和、寒熱錯雜、表里同病等皆可投用和法,以祛除寒熱,調其偏勝,扶其不足,使病去人安。
[43-45]
A.可溶片
B.口含片
C.咀嚼片
D.舌下片
E.口崩片
43、除另有規定外、按照《中國藥典》規定的崩解時限檢查法檢查崩解時限的是()
44、應在5分鐘內全部崩解并溶化的片劑是舌下片()
45、應在3分鐘內全部崩解并溶化的片劑是()
【答案】 DA
【解析】第6章第13節四、片劑的質量要求與檢查
[46-47]
A.補骨脂
B.靠勞子
C.吳茱萸
D.牽牛子
E.沙苑子
46、略呈圓腎形而稍扁、表面綠攝色至灰褐色、光滑、邊緣一側微凹處具圖形種臍、質整橫、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昧的藥材是
47、呈腎形、略扁、表面熏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細微網狀皺紋、果皮薄、與種子不易分離、氣香、味辛、微苦的藥材是
【答案】E A
【解析】第8章第1節六、果實及種子類中藥 345,345
沙苑子:略呈圓腎形而稍扁,長2-2.5mm,寬1.5-2mm,厚約1mm。表面綠褐色至灰褐色,光滑,邊緣一側微凹處具圓形種臍。質堅硬,不易破碎。除去種皮,有淡黃色子葉2片,胚根彎曲,長約1mm。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昧。
補骨脂:呈腎形,略扁,長3-5mm,寬2-4mm,厚約1.5mm。表面黑色、黑褐色或灰褐色,具細微網狀皺紋。頂端圓鈍,有一小突起,凹側有果梗痕。質硬。果皮薄,與種子不易分離;種子1枚,子葉2,黃白色,有油性。氣香,味辛、微苦。
[48-49]
A.內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劃之量油糧、斷面有的可見多散小亮星氣香、味辛辣、微苦
B.內表面黃色或黃棕色、浙面纖維性、有的呈裂片狀分層、氣微、味極苦、嚼之有黏性
C.內表面紅棕色、劃之顯油意、斷面中間有1條黃棕色線紋、氣香濃烈、味甜辣
D.內表面暗紫色或紫褐色、斷畫有細密、銀白色、富彈性的橡膠絲相連、氣微、味稍苦
E.內表面讀灰黃色或淺棕色、常見發亮的結晶、新面較平坦、氣芳香、味徵苦而澀
48、杜仲的性狀鑒別特征是()
49、厚樸的性狀鑒別特征是()
【答案】DA
【解析】第8章第1節三、皮類中藥 333,332
杜仲:呈板片狀或兩邊稍向內卷,大小不一,厚0.3-17.5px。外表面淡灰棕色或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或縱裂槽紋,有的樹皮較薄,未去粗皮,可見明顯的斜方形皮孔,內表面暗紫色或紫褐色,光滑。質脆,易折斷。斷面有細密、銀白色、富彈性的橡膠絲相連。氣微,味稍苦。
厚樸:內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較平滑,具細密縱紋,劃之顯油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顆粒性,外層灰棕色,內層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見多數小亮星。氣香,味辛辣、微苦。
[50-51]
A.脂質體
B.免疫微球
C.固體分散體
D.微囊
E.控釋制劑
50、具有主動靶向作用的是()
51、在規定介質中、可以按要求緩慢恒速釋放藥物的是()
【答案】
【解析】第6章第16節一、藥物新型給藥系統
[52-53]
A.初春發芽前
B.夏季植體枯萎時
C.春末夏初
D.秋冬兩季
E.全年均可
52、黃柏的適宜采收時間是( )
53、太子參適宜采收時間是( )
【答案】CB
【解析】第2章第3節三、各類藥材的一般采收原則
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時樹皮養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層細胞分裂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剝離,傷口較易愈合,如黃柏、厚樸、秦皮等。
有些中藥由于植株枯萎時間較早,則在夏季采收,如浙貝母、延胡索、半夏、太子參等。但也有例外,如明黨參在春天采集較好。
[54-55]
A.廣藿香
B.茵陳
C.半枝蓮
D.薄荷
E.大薊
54、莖成方柱形,有對生分枝,表面紫棕色或淡綠色,葉對生,輪傘花序腋生,揉搓后有特殊清涼香氣,味辛涼的藥材是( )
55、莖叢生,較細,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綠色,葉對生,花單生于莖枝上部葉腋,氣微,味微苦的藥材是( )
【答案】DC
【解析】第8章第1節七、全草類中藥 354 355
薄荷:莖呈方柱形,有對生分枝,長15-1000px,直徑0.2-10px;表面紫棕色或淡綠色,棱角處具茸毛,節間長2-125px;質脆,斷面白色,髓部中空。葉對生,有短柄;葉片皺縮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寬披針形、長橢圓形或卵形,長2-175px;寬1-75px;上表面深綠色,下表面灰綠色,稀被茸毛,有凹點狀腺鱗。輪傘花序腋生,花萼鐘狀,先端5齒裂,花冠淡紫色。揉搓后有特殊清涼香氣,味辛涼。
半枝蓮:根纖細。莖叢生,較細,方柱形;表面暗紫色或棕綠色。葉對生,有短柄;葉片多皺縮,展平后呈三角狀卵形或披針形,長1.5-75px,寬0.5-25px;先端鈍,基部寬楔形,全緣或有少數不明顯的鈍齒;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灰綠色。花單生于莖枝上部葉腋,花萼裂片鈍或較圓;花冠二唇形,棕黃色或淺藍紫色,長約30px,被毛。果實扁球形,淺棕色。氣微,味微苦。
[62-64]
A.延胡索
B.莪術
C.川芎
D.三七
E.白及
62、呈不規則扁球形,表面有不規則網狀皺紋,斷面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的藥材是()
63、呈不規則扁球形,多有2-3個爪狀分枝,表面有數圈同心環節和標色點狀須根痕、斷面類白色、角質樣的藥材是()
64、呈不規則厚片,外表皮黃褐色或褐色、有皺縮紋,橫切片可見明顯波狀環紋或多角形紋理縱切片邊緣不整齊、呈蝴蝶狀的藥材是()
【答案】AEC
【解析】第8章第1節一、根及根莖類中藥 304,326,310
延胡索(元胡):呈不規則扁球形,直徑0.5-37.5px。表面黃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網狀皺紋,頂端有略凹陷的莖痕,底部常有疙瘩狀突起。質硬而脆,斷面黃色,角質樣,有蠟樣光澤。氣微,味苦。
白及:呈不規則扁球形,多有2-3個爪狀分枝,長1.5-125px,厚0.5-37.5px。表面灰白色或黃白色,有數圈同心環節和棕色點狀須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莖痕,下面有連接另一塊莖的痕跡。質堅硬,不易折斷,切面類白色,角質樣。氣微,味苦,嚼之有黏性。
川芎:為不規則厚片,外表皮黃褐色或褐色,有皺縮紋。橫切片切面黃白色或灰黃色,散有黃棕色小油點,可見明顯波狀環紋或多角形紋理。縱切片邊緣不整齊,呈蝴蝶狀,習稱“蝴蝶片”,切面灰白色或黃白色,散有黃棕色小油點。質堅實,氣濃香,味苦、辛、微甜。
[65-67]
A.知母皂苷
B.人參皂苷
C.龍膽苦苷
D.雷公藤甲素
E.甜菊苷
65、屬三萜皂苷類化合物的是()
66、屬環烯醚萜苷類化合物的是()
67、屬甾體皂苷類化合物的是()
【答案】BCA
【解析】第3章第8節三、含三萜皂苷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118
人參含有皂苷、多糖和揮發油等多種化學成分,人參皂苷為人參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中國藥典》以人參皂苷為指標成分對人參、紅參和人參葉進行含量測定。其中,人參和紅參的質量控制成分為人參皂苷Rg1、人參皂苷Re和人參皂苷Rb1。
第3章第7節三、含萜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110
龍膽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為裂環環烯醚萜苷類化合物,如獐牙菜苷、獐牙菜苦苷和龍膽苦苷等。
第3章第8節 四、含甾體皂苷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124
知母中的化學成分主要為甾體皂苷和芒果苷,還含有木脂素、甾醇、鞣質、膽堿等成分。
[68-69]
A.葛根素
B.莪術醇
C.蘆丁
D.紫杉醇
E.薄荷醇
68、屬于倍半萜類化合物的是()
69、屬于單萜類化合物的是()
【答案】BE
【解析】第3章第7節 四、含揮發油的常用中藥 111
吉馬酮、莪術醇、莪術二醇、莪術酮及莪術二酮等為倍半萜類化合物,是莪術揮發油的主要有效成分。
第3章第7節一、萜類 103
單環單萜的代表化合物薄荷醇,其左旋體習稱薄荷腦,是薄荷揮發油中的主要成分.
[70-71]
A.山藥
B.枳實
C.骨碎補
D.山楂
E.蒼術
70、根據臨床治療需要,既可炒黃又可炒焦的中藥是( )
71、根據臨床治療需要,既可炒焦又可麩炒的中藥是( )
【答案】 D E
【解析】第4章第3節一、炒法 157
山楂:①炒山楂酸味減弱,可緩和對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積。用于脾虛食滯,食欲不振,神倦乏力。②焦山楂不僅酸味減弱,且增加了苦味,長于消食止瀉。用于食積兼脾虛和痢疾。③山楂炭其性收澀,具有止血、止瀉的功效。可用于胃腸出血或脾虛腹瀉兼食滯者。
第4章第3節一、炒法 160
蒼術:①麩炒蒼術辛味減弱,燥性緩和,氣變芳香,增強了健脾和胃的作用,用于脾胃不和,痰飲停滯,脘腹痞滿,青盲,雀目。
②焦蒼術辛燥之性大減,以固腸止瀉為主。用于脾虛泄瀉,久痢,或婦女的淋帶白濁。
[74-76]
A.潤濕劑
B.崩解劑
C.吸收劑
D.潤滑劑
E.黏合劑
74、硬脂酸鎂在片劑處方中常用作( )
75、滑石粉在片劑處方中常用作( )
76、淀粉漿在片劑處方中常用作( )
【答案】DDE
【解析】第6章第第13節 二、片劑的輔料 256 254
潤滑劑:①硬脂酸鎂:②滑石粉③聚乙二醇(PEC)④月桂醇硫酸鎂(鈉)
⑤微粉硅膠
淀粉漿(糊):為最常用的黏合劑。
77-79
A.柴胡
B.鱉甲
C.延胡索
D.斑蝥
E.乳香
77、含三萜類化合物,醋炙后升散之性緩和的中藥是( )
78、宜用米炒的中藥是( )
79、醋炙后有助于生物堿類成分煎出的中藥是( )
【答案】AD
【解析】第4章第3節二、炙法 171
柴胡中含有的總皂苷為1.6%~3.8%。柴胡中所含皂苷均為三萜皂苷;
醋柴胡的升散之性緩和,疏肝止痛的作用增強。多用于肝郁氣滯的脅肋脹痛,腹痛及月經不調等癥。
第4章第3節一、炒法 161
米炒斑蝥毒性降低,其氣味得到矯正,可內服。以通經、破癥散結為主。
第4章第3節 二、炙法 169
延胡索鎮痛的有效成分為生物堿,醋制可以使難溶于水的游離生物堿生成鹽,提高煎出率,與傳統認為醋制增強其止痛作用吻合。醋制、酒制均能提高延胡索生物堿和延胡索乙素的煎出量,從而增強鎮痛和鎮靜作用。
[80-81]
A.蚯蚓頭
B.沙眼
C.疙瘩丁
D.起霜
E.星點
80.銀柴胡的性狀鑒別特征是()
81.防風的性狀鑒別特征是()
【答案】BA
【解析】第8章第1節一、根及根莖類中藥 300
銀柴胡:呈類圓柱形,偶有分枝,長15-1000px,直徑0.5-62.5px。表面淺棕黃色至淺棕色,有扭曲的縱皺紋及支根痕,多具孔穴狀或盤狀凹陷,習稱“砂眼”,從砂眼處折斷可見棕色裂隙中有細砂散出。根頭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狀突起的芽苞、莖或根莖的殘基,習稱“珍珠盤”。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黃、白色相間的放射狀紋理。氣微,味甘。
第8章第1節一、根及根莖類中藥 310
防風:呈長圓錐形或長圓柱形,下部漸細,有的略彎曲,長15-750px,直徑0.5-50px。根頭部有明顯密集的環紋,習稱“蚯蚓頭”,環紋上有的有棕褐色毛狀殘存葉基。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粗糙,有縱皺紋、多數橫長皮孔及點狀突起的細根痕。體輕、質松,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棕黃色至棕色,有裂隙,稱“菊花心”,散生黃棕色油點,木質部淺黃色,氣特異,味微甘。
[84-86]
A.艾葉
B.五味子
C.黃芩
D.黃連
E.葛根
84、按《中國藥典》規定、含量測定的指標成分為桉油精的中藥是()
85、按《中國藥典》規定、含量測定的指標成分為木脂素類的中藥是()
86、按《中國藥典》規定、含量測定的指標成分為小檗堿的中藥是()
【答案】ABD
【解析】
第3章 第7節 四、含揮發油的常用中藥
艾葉的化學成分主要有揮發油、黃酮和三萜類成分。
《中國藥典》以桉油精(桉葉素)為指標成分,采用氣相色譜法進行含量測定。
第3章第5節四、含木脂素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
五味子含木脂素較多。《中國藥典》采用高效相色譜測定藥材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要求不得少于0。40%。
第3章 第2節 三、含生物堿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
黃連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堿,已經分離出來的生物堿有小檗堿、巴馬汀、黃連堿、甲基黃連堿、藥根堿和木蘭堿等
《中國藥典》以鹽酸小檗堿為指標成分進行含量測定。
[89-91]
A.花萼
B.柱頭
C.雄蕊
D.花蕾
E.頭狀花序
89、西紅花的藥用部位是( )
90、辛夷的藥用部位是( )
91、菊花的藥用部位是( )
【答案】BDE
【解析】西紅花來源為鳶尾科植物番紅花的干燥柱頭。(P341)辛夷來源為木蘭科植物望春花、玉蘭或武當玉蘭的干燥花蕾。(P338)菊花來源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頭狀花序。藥材按產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為“亳菊”、“滁菊”、“貢菊”、“杭菊”、“懷菊”。(P340)
教材精講:第8章第1節
[92-93]
A.沒藥
B.兒茶
C.血竭
D.乳香
E.冰片
92、呈長卵形滴乳狀、類圓形顆粒或黏合成大小不等的不規則塊狀物、表面黃白色、破碎面有玻璃樣光澤或蠟樣光澤的藥材是()
93、呈方形或不規則塊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具光澤、質硬、易碎、有細孔,遇潮有黏性、氣微、味澀、苦,略回甜的藥材是()
【答案】DB
【解析】92題:乳香--呈長卵形滴乳狀、類圓形顆粒或黏合成大小不等的不規則塊狀物。大者長達50px(乳香珠)或125px(原乳香)。表面黃白色,半透明,被有黃白色粉末,久存則顏色加深。質脆,遇熱軟化。破碎面有玻璃樣或蠟樣光澤。具特異香氣,味微苦。本品燃燒時顯油性,冒黑煙,有香氣;加水研磨成白色或黃白色乳狀液。飲片醋乳香:形如乳香。表面深黃色,顯油亮。略有醋香氣。(P362)93題:兒茶--呈塊狀或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具光澤。質硬,易碎,斷面不整齊,具光澤,有細孔,遇潮有黏性。氣微,味澀、苦,略回甜。(P363)
教材精講:第8章第1節
考前押密:
教材精講:第八章第一節
[94-96]
94.內含咖啡酸和奎寧酸結構片段,有抗菌作用的化合物是( )
95.內含二萜內酯結構,有抗炎作用的化合物是( )
96.內含手性立體異構體結構片段(1R,2S),有收縮血管和興奮中樞神經作用的化物是( )
【答案】EDA
【解析】第3章第11節
圖A:麻黃堿-具有手性立體異構,有收縮血管升高血壓,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
圖B:迷迭香-具有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
圖C:異嗪皮啶-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止痛、抗腫瘤的活性
圖D:穿心蓮內脂-屬于二萜內酯,具有抗炎作用
圖E:綠原酸-為一分子咖啡酸與一分子奎寧酸結合而成的脂。
考前押密:
教材精講:第三章第七節
考前押密:
教材精講:第三章第二節
考前押密:
[97-98]
97.試卷附圖圖21~圖25中圖示藥材為細辛的是()
98.試卷附圖圖21~圖25中,圖示藥材為白前的是()
【答案】A D
【解析】附錄常用中藥彩圖/第8章第1節一、根及根莖類中藥297,313
圖21:細辛
圖22:威靈仙
圖23:龍膽
圖24:白前
圖25:太子參
[99-100]
99.試卷附圖圖26~圖30中圖示飲片為番瀉葉的是( )
100.試卷附圖圖26~圖30中圖示飲片為淫羊藿的是( )
【答案】C A
【解析】附錄常用中藥彩圖/第8章第1節四、葉類中藥337,336
圖26:淫羊藿
圖27:蓼大青葉
圖28:番瀉葉
圖29:艾葉
圖30:羅布麻葉
三、綜合分析選擇題
(一)某男42歲。5年前診斷為糖尿病,經中西藥治療,病情得以控制。近日血糖有所升高遂求中醫診治刻下多食善饑每日需進食十余餐餐后2小時左右便出現饑餓感伴口渴多飲、乏力、小便頻數而多、口苦咽千、舌質紅、苔黃燥、脈細數。醫生診斷為消渴病,證屬陰虛火旺、津液被傷。處方:生石膏(先煎)30g熟地黃10g麥冬10g知母10g牛膝10g柴胡5g,葛根10g生甘草3g
101.方中生石膏與知母配伍屬于( )
A.相使
B.相畏
C.相殺
D.相須
E.相惡
【答案】D
【解析】相須即性能相類似的藥物合用,可增強原有療效。石膏配知母屬相須。(P14)
教材精講:第1章第4節
考前押密:
103方中葛根有效成分葛根素的結構類型是( )
A.醌類
B.強心苷類
C.單萜類
D.黃酮類
E.甾體皂苷類
【答案】D
【解析】葛根含異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成分有大豆素、大豆苷、大豆素-7,4′-二葡萄糖苷及葛根素、葛根素-7-木糖苷。(P99)
教材精講:第3章第6節
考前押密:
(二)
追風透骨丸
【處方】制川烏100g,白芷100g,制草烏100g,香附(制)100g甘草100g白術(炒)50g沒藥(制209麻黃1009川芎100g,乳香(制)50g,秦艽509地龍100當歸509獲答200赤小豆100g,羌活100g天麻509赤芍1009細辛100g防風50g天南星(制)100g桂枝50g甘松50g.
【制法】以上二十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55~65g。加適量水制成水蜜丸。另將滑石粉、紅氧化鐵、胭脂紅適量,混勻作包衣材料包衣干燥即得。
104.《中國藥典》對馬兜鈴酸進行限量檢查要求其含量不得過0.001%的飲片是( )
A.白芷
B.羌活
C.秦艽
D.細辛
E.制草烏
【答案】D
【解析】馬兜鈴酸具有較強的腎臟毒性,易導致腎功能衰竭。如馬兜鈴、關木通、廣防己、細辛、天仙藤、青木香、尋骨風等。(P138)
教材精講:第三章第十一節
考前押密:
105.處方中含有生物堿類成分,若炮制不當或服用過量可導致心律失常的飲片是( )
A.香附(制)
B.制川烏
C.乳香(制)
D.沒藥(制)
E.天南星(制)
【答案】B
【解析】川烏、草烏、附子含有烏頭堿:對神經、心血管和消化系統均有明顯毒性。烏頭堿對心臟的毒性主要表現為嚴重復雜多變的心律失常。(P293)
教材精講:第七章第二節
考前押密:
106.追風透骨丸的包衣種類是( )
A.藥物衣
B.保護衣
C.腸溶衣
D.控釋衣
E.緩釋衣
【答案】B
【解析】保護衣
選用性質穩定而無明顯藥理作用的材料將丸劑包衣,使主藥與外界隔絕而起保護作用。常見的有薄膜衣、糖衣、有色糖衣、明膠衣等。(P249)
教材精講:第六章第十一節
考前押密:
(三)
中藥方劑有因劑型改變而方名改變者如傳統方理中丸與人參湯兩方均由干姜、白術、人參、甘草組成用量完全相同。前者制法是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大;后者為湯劑。通常臨床所見疾病往往復雜多變可謂病有緩急證有表里。同一中藥處方可因劑型不同,作用有所差異。應根據病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劑型給藥。
107.理中丸主治病證與病勢不包括( )
A.中焦虛寒
B.自利不止
C.病勢較急
D.嘔吐腹痛
E.脈沉遲少力
【答案】C
【解析】理中丸和人參湯相比,前者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大,治中焦虛寒之自利不止、嘔吐腹痛、舌淡苔白、脈沉遲少力者;后者為湯劑,主治中上二焦虛寒之胸痹,癥見心胸痞悶,氣從脅下上逆搶心、四肢不溫等。前者虛寒較輕,病勢較緩,取丸以緩治;后者虛寒較重,病勢較急,取湯以速治。(P20)
(第一章第五節三、方劑的組成)
108.人參湯主治病證與病勢不包括( )
A.心胸痞悶
B.四肢不溫
C.病勢較緩
D.氣從脅下上逆搶心
E.中上二焦虛寒之胸痹
【答案】C
【解析】理中丸和人參湯相比,前者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子黃大,治中焦虛寒之自利不止、嘔吐腹痛、舌淡苔白、脈沉遲少力者;后者為湯劑,主治中上二焦虛寒之胸痹,癥見心胸痞悶,氣從脅下上逆搶心、四肢不溫等。前者虛寒較輕,病勢較緩,取丸以緩治;后者虛寒較重,病勢較急,取湯以速治。(P20)
(第一章第五節三、方劑的組成)
109.理中丸為大蜜丸,《中國藥典》對大蜜丸溶散時限的規定是( )
A.不檢查溶散時限
B.應在30分鐘內溶散
C.應在1小時內溶散
D.應在2小時內溶散
E.應按腸溶衣片崩解時限檢查法檢查
【答案】A
【解析】溶散時限:
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1h
濃縮丸和糊丸:2h
滴丸:30min
包衣滴丸:1h
蠟丸:人工胃液2h無崩解;人工腸液1h崩解
大蜜丸:不檢查溶散時限(P250)
教材精講:第六章第十一節
考前押密:
110.處方中甘草的主要成分為甘草酸,其結構類型屬于()
A.木脂素類
B.三萜皂苷類
C.甾體皂苷類
D.生物堿類
E.香豆素類
【答案】B
【解析】甘草所含的三萜皂苷以甘草皂苷含量最高。(P120)
教材精講:第三章第八節
考前押密:
四、多項選擇題
111.按《中國藥典》,以干燥鱗莖作為川貝母入藥的原植物有()
A.暗紫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B.甘肅貝母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C.太白貝母 Fritillaria taibaiensis
D.梭砂貝母 Fritillaria delavay
E.湖北貝母 Fritillaria hupehensis
【答案】ABCD
【解析】第8章第1節一、根及根莖類中藥,321
川貝母【來源】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太白貝母或瓦布貝母的干燥鱗莖。按藥材性狀不同分別習稱“松貝”、“青貝”、“爐貝”和栽培品。
112.評價制劑生物利用度的指標有()
A.藥物表觀分布容積(V)
B.藥物的生物半衰期(t1/2)
C.血藥濃度峰值(Cmax)
D.血藥濃度達峰時間(tmax)
E.血藥濃度時間曲線下面積(AUC)
【答案】CDE
【解析】第6章第17節二、藥物動力學基本概念,271
生物利用度的評價指標:制劑的生物利用度應該用Cmax、tmax和AUC三個指標全面評價。血藥濃度一時間曲線上的峰濃度(Cmax)是與治療效果及毒性水平有關的重要參數,也與藥物吸收的數量有關,若Cmax低于有效治療濃度,則治療無效,若Cmax超過最小中毒濃度,則能導致中毒。
113.牛黃中的化學成分屬于甾體類化合物的有()
A.膽酸
B.石膽酸
C.牛磺酸
D.去氧膽酸
E.甘氨酸
【答案】ABD
【解析】第3章第10節一、膽汁酸類及含該類成分的重要中藥,133
牛黃約含8%膽汁酸,主要成分為膽酸、去氧膽酸和石膽酸。此外,還含有7% SMC(smooth muscle contractor)及膽紅素,膽固醇,麥角固醇,多種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牛磺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蛋氨酸等)和無機鹽等。《中國藥典》以膽酸和膽紅素為牛黃的質量控制成分,要求膽酸含量不少于4.0%,膽紅素含量不得少于25. 0%。牛黃具有解痙作用,其對平滑肌的松弛作用主要由去氧膽酸引起,而SMC作用相反,能引起平滑肌的收縮作用。
114.中藥飲片的炮制方法不同,其作用也有所不同。關于黃柏炮制作用的說法正確的有()
A.酒炙可引藥上行清血分濕熱
B.生用偏于瀉火解毒、清熱燥濕
C.鹽炙引藥入腎增強滋陰瀉火作用
D.土炒可增強補脾止瀉的作用
E.炒炭清濕熱之中兼具澀性,用于治療便血
【答案】ACE
【解析】第4章第3節二、炙法,172
【炮制作用】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胱經。具有瀉火解毒,清熱燥濕的功能。多用于濕熱泄痢,黃疸,熱淋,足膝腫痛,瘡瘍腫毒,濕疹,燙火傷等。①鹽黃柏可引藥入腎,緩和枯燥之性,增強滋腎陰、瀉相火、退虛熱的作用。多用于陰虛發熱,骨蒸勞熱,盜汗,遺精,足膝痿軟,咳嗽咯血等。②酒黃柏可降低苦寒之性,免傷脾陽,并借酒升騰之力,引藥上行,清血分濕熱。用于熱壅上焦諸證及熱在血分。③黃柏炭清濕熱之中兼具澀性,多用于便血、崩漏下血。
115.影響藥物在眼部吸收與利用的因素有()
A.眼用制劑的pH
B.眼用制劑的刺激性
C滴眼劑的黏度
D.藥物在外周血管的消除
E.藥物從眼瞼縫隙的流失
【答案】ABCDE
【解析】第6章第7節四、眼用制劑中藥物吸收的途徑及影響吸收的因素,235
影響眼用制劑中藥物吸收的因素
(1)藥物從眼瞼縫隙的損失
(2)藥物的外周血管消除
(3)眼用制劑的pH及藥物的pKa
(4)刺激性
(5)表面張力
(6)黏度
116.產地加工需“發汗”的藥材有()
A.紅參
B.玄參
C.當歸
D.厚樸
E.續斷
【答案】BDE
【解析】第2章第4節二、常用的產地加工方法 ,26
有些藥材在加工過程中為了促使變色,增強氣味或減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將藥材堆積放置,使其發熱、“回潮”,內部水分向外揮散,這種方法稱為“發汗”,如厚樸、杜仲、玄參、續斷、茯苓等。
117.某些生物堿類成分具有一定的毒性,在臨床使用時應特別注意。因含生物堿類成分可能導致不良反應的中藥有()
A.紫草
B.千里光
C.雷公藤
D.馬錢子
E.龍膽
【答案】BCD;
【解析】第3章第2節三、含生物堿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57
含生物堿類化合物的常用中藥:
苦參、山豆根、麻黃、黃連、延胡索、防己、川烏、洋金花、天仙子、馬錢子、千里光、雷公藤。
118.山豆根與北豆根為名稱相近的藥材,下表所列藥材鑒別內容存在錯誤的鑒別項目有()
A.藥用部位
B.原植物
C.形狀
D.斷面
E.氣味
【答案】ACDE
【解析】第8章第1節一、根及根莖類中藥 305
山豆根: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干燥根及根莖。
北豆根: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干燥根莖。
119.按《中國藥典》規定,應進行黃曲霉毒素檢查的藥材有( )
A.大棗
B.肉豆蔻
C.全蝎
D.柏子仁
E.水蛭
【答案】ABCDE
【解析】第5章第2節二、中藥的安全性檢測,206
。《中國藥典》規定進行黃曲霉毒素限量檢查的藥材有:大棗、水蛭、地龍、肉豆蔻、全蝎、決明子、麥芽、陳皮、使君子、柏子仁、胖大海、蓮子、桃仁、蜈蚣、檳榔、酸棗仁、僵蠶、薏苡仁等。
120.關于影響藥物透皮吸收因素的說法,正確的有()
A.清潔皮膚有利于藥物的透皮吸收
B.皮膚上涂敷藥物的面積不同透皮吸收的藥量有所不同
C.皮膚破損時藥物的透皮吸收速度和程度顯著增加
D.皮膚濕度大,不利于藥物的透皮吸收
E.不同年齡和性別因皮膚條件不同,藥物的透皮吸收情況也不同
【答案】ABCE
【解析】第6章第8節 二 、藥物透皮吸收的途徑及其影響因素
影響藥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1.皮膚條件
(1)應用部位: (2)皮膚的病變 (3)皮膚的溫度與濕度 (4)皮膚的清潔
2.藥物性質
3.基質的組成與性質
4.其他因素:藥物的透皮吸收除上述影響因素外,還與藥物濃度、應用面積、應用次數及與皮膚接觸時間等密切相關。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