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執業藥師考試藥理學:臨床藥學產生(2)
中醫用藥歷史上千年的探索與積累,總結出了“十八反、十九畏”用藥禁忌。細查用藥史,不乏辛酸與悲劇。醫藥本一家。歷代名醫不僅在診斷上獨樹一幟,結某些藥物的認識和使用上也堪稱一絕。明代李時珍是年行醫,鑒于當時藥物真偽并存,給治療帶來眾多麻煩,遂立志研究中藥,終成傳世巨著《本草綱目》使后世子孫獲益匪淺。
翻開西藥史,我們不難發現臨床用藥的悲劇與慘教訓何止一例!
1938年,美國采用工業二甘醇作磺胺的溶媒,應用于臨床后有107人死去發明此藥的藥劑師羞愧難容,自殺斃命。
50年代把有機錫的膠囊用于抗感染,曾出現217人中毒,102人死去的惡果。
1956年上市的新藥“反應停”,作為鎮靜藥用于孕婦的妊娠反應,結果在西歐造成8000~10000多例無臂畸形兒。
在日本,由于長期服用8-羥基喹啉,使8000多人失明或下肢癱瘓。
在法國,曾因長期服用鉍鹽,使1000多人產生中樞神經損傷。
在我國雖無確切的統計數據,但藥源性疾病確實在與日劇增。如過敏反應發生率在上升,這與抗生素特別是青霉素的廣泛使用有關。地敏性休克在50年代很少見,而至70年代,則已成為臨床上相當常見的危象。有人在上海14所醫院里抽查509份病歷,其中有116份存在藥物配伍禁忌或用藥有當。由此引起的藥物反應竟達114起之多!廣州市調查3020份病歷,用藥不合理占19.6%;長沙市兩個市級醫院311例死亡病例中,有15例與用藥不合理有關。城市如此,農村尤甚。北京某縣級醫院92例死亡病例中,與用藥不合理有關的有16例。
不合理用藥的情況很多,如劑量過大,用法不當等。最突出的是不合理的合并用藥。某調查材料對6家醫院3037張不合理用藥處方的分析提示,不合理合并用藥竟占90%.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臨床上往往是用藥一窩蜂。如某患者因肺源性心臟病入院,住院短短幾天,共用二十余種藥物。一次輸液曾先后加藥11種,終因盲目用藥而死亡。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相關推薦:
搶先一步成功,2011年執業藥師網絡輔導開始招生,限時報名,六折優惠!>>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