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的特征
(一)包氣帶水的特征
包氣帶水主要受氣候控制,季節性明顯,變化大。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甚至干涸。包氣帶水對農業有很大意義,對工程意義不大。
(二)潛水的特征
潛水有兩個特征:一是潛水面以上無穩定的隔水層存在,大氣降水和地表水可直接滲入,成為潛水的主要補給來源。因此,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潛水的分布區與補給區是一致的,某些氣象水文要素的變化能很快影響潛水的變化,潛水的水質也易于受到污染。二是潛水自水位較高處向水位較低處滲流。在山脊地帶潛水位的最高處可形成潛水分水嶺,自此處潛水流向不同的方向。潛水面的形狀是因時因地而異的,它受地形、地質、氣象、水文等自然因素控制,并常與地形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一般地面坡度越大,潛水面的坡度
也越大,但潛水面坡度經常小于當地的地面坡度。
(三)承壓水的特征
承壓水是因為限制在兩個隔水層之間而具有一定壓力的,特別是含水層透水性越好,壓力越大,人工開鑿后能自流到地表。因有隔水頂板存在,承壓水不受氣候的影響,動態較穩定,不易受污染。承壓水的形成與所在地區的地質構造及沉積條件有密切關系,只要有適宜的地質構造條件,地下水即可形成承壓水。一般來說,適宜形成承壓水的地質構造有兩種:一為向斜構造盆地,也稱為自流盆地;二為單斜構造自流斜地。但是,自然中的自流盆地與自流斜地的含水層,埋藏條件是很復雜的,往往在同一個區域內的自流盆地和自流斜地,可埋藏多個含水層,它們有不同的穩定水位與不同的水力聯系,這主要取決于地形和地質構造二者之間的關系。當地形和構造一致時,即為正地形,下部含水層壓力高,若有裂隙穿越上下含水層,下部含水層的水通過裂隙補給上部含水層。反之,含水層通過一定的通道補給下部的含水層,這是因為下部含水層的補給與排泄區常位于較低的位置。
(四)裂隙水的特征
這種水運動復雜,水量變化較大,這與裂隙發育及成因有密切關系。
風化裂隙水由于風化裂隙彼此相連*,因此在一定范圍內形成的地下水也是相互連通的。水平方向透水性均勻,垂直方向隨深度而減弱,多屬潛水,有時也存在上層滯水。如果風化殼上部的覆蓋層透水性很差時,其下部的裂隙帶有一定的承壓性。風化裂隙水主要受大氣降水的補給,有明顯季節性循環交替,常以泉水的形式排泄于河流中;成巖裂隙水多呈層狀,在一定范圍內相互連通,層狀構造裂隙水可以是潛水,也可以是承壓水。脈狀構造裂隙水,多賦存于張開裂隙中,由于裂隙分布不連續,所以形成的裂隙各有自己獨立的系統、補給源及排泄條件,水位不一致,有一定壓力,壓力分布不均,水量少,水位、水量變化大。但是,不論是層狀構造裂隙水還是脈狀構造裂隙水,其滲透性常顯示各向異性。這是因為不同方向的構造應力性質不同,某些方向上裂隙張開性好,另一些方向上的裂隙張開性差,甚至是閉合的。
(五)巖溶水的特征
在厚層灰巖的包氣帶中,常有局部非可溶的巖層存在,起著隔水作用,在其上部形成巖溶上層滯水;巖溶潛水廣泛分布在大面積出露的厚層灰巖地區,動態變化很大,水位變化幅度可達數十米;巖溶地層被覆蓋或巖溶層與砂頁巖互層分布時,在一定的構造條件下,就能形成動態較穩定的巖溶承壓水。總的來說,在巖溶地區進行工程建設,特別是地下工程,必須弄清巖溶的發育與分布規律,因為巖溶的發育可能使工程地質條件惡化。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z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