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1.和易性是反映新拌混凝土施工難易程度的性能,是指混凝土拌合物能保持其組分均勻,易于運輸、澆筑、搗實、成型等施工作業,并能獲得質量均勻、密實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包括三方面的含義,即流動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
流動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能產生流動并均勻、密實地充滿模型的能力。
粘聚性也叫抗離析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運輸、澆筑和振搗過程中,能保持組分均勻,不發生分層離析現象的性能。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涵養內部水分的能力,在施工過程中不致產生嚴重泌水的性能。
2.和易性指標。目前為止,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還沒有一個綜合的定量指標來衡量。通常采用坍落度來定量地測量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主要通過目測觀察來判定。
3.坍落度(流動性)的選擇。選擇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要根據構件截面尺寸、鋼筋疏密和搗實方法來確定。當構件截面尺寸較小或鋼筋較密,或采用人工振搗時,坍落度可選擇大些。反之,如構件截面尺寸較大,或鋼筋較疏,或采用振動器振搗時,坍落度可選擇小些。
4.影響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1)水泥漿量與水泥漿稠度。水泥漿是由水泥和水拌合而成的漿體,具有流動性和可塑性,是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決定性組分。在混凝土中,水泥漿填充砂子的空隙,并包裹砂粒表面組成砂漿。砂漿填充于石子空隙之間,并包裹在石子表面,使混凝土拌合物整體上具有流動性和可塑性。如果骨料顆粒之間直接接觸,相互之間摩擦力較大,不易流動。所以,除必須有足夠的水泥漿填充骨料的空隙外,還需要有一些富余的漿體包裹在骨料周圍,使骨料顆粒之間有一定厚度的水泥漿潤滑層,以減少骨料顆粒之間的摩阻力,在水泥漿稀稠程度不變的前提下,水泥漿量越多,拌合物的流動性越大。但是水泥漿量過多,骨料的含量相對減少,容易出現流漿和泌水現象,使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變差。由于水泥用量多,不僅經濟成本高,還會對混凝土的強度及耐久性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水泥漿量以使拌合物達到要求的流動度為宜。
水泥漿的稀稠程度決定水泥漿的粘聚力,水泥漿越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動性就越小。在水泥用量不變的情況下,水泥漿的稀稠程度是由水灰比所決定的。水灰比即混凝土用水量與水泥用量之比。水灰比越小,水泥漿越干稠,則拌合物的流動性越低,但水灰比過大,又會造成拌合物的粘聚性下降和保水性不良,產生流漿、泌水或離析現象,嚴重影響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
(2)砂率。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重量占砂、石總重量的百分率。砂率過大,意味著骨料的總表面積很大,在水泥漿量不變的條件下,水泥漿包裹層將很薄,減弱了潤滑作用,致使流動性降低。若砂率過小,說明用砂量很小,而粗骨料很多,這時很小的水泥漿量也難以充分包裹粗骨料表面,也將使流動性下降。為了保證混凝土拌和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應選用最佳砂率。在水泥漿量不變的條件下,采用最佳砂率可以使拌和物具有最大的流動性,且能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而達到水泥用量最小。影響最佳砂率大小的因素很多,如合理的石子級配、砂子粗細、水灰比、施工要求的混凝土的流動性以及摻用外加劑等。因此,不可能用計算的方法得出準確的最佳砂率,一般根據經驗在保證拌和物的不離析、便于澆筑、搗實的條件下,應盡量選用較小砂率
(3)水泥品種與骨料性質。與普通硅酸鹽水泥相比,采用礦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較小。礦渣水泥泌水性大,所以采用礦渣水泥的混凝土容易產生離析與泌水現象。在水灰比、用水量條件不變的條件下,采用碎石、山砂等表面粗糙、富有棱角的骨料,則混凝土的流動性差;而采用礫石、河砂等粒表面光滑、沒有棱角的骨料則混凝土的流動性較好。
(4)外加劑的影響。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混凝土中普遍開始使用減水劑、高效減水劑、引氣劑等改善混凝土流動性的化學外加劑,使混凝土在較低水灰比、較小用水量的條件下仍能獲得很高的流動性。例如根據工程需要,在水灰比小于0.3的條件下,通過摻入高效減水劑可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值達到200mm 以上,這可以說是100多年來混凝土技術的突破性進展。
5.改善和易性的措施
(1)采用合理砂率,有利于和易性的改善,同時可節省水泥,提高混凝土強度。
(2)改善骨料的級配,特別是粗骨料的級配。
(3)當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太小時,保持水灰比不變,適當增加水泥漿量,當坍落度過大時,保持砂率不變,適當增加砂、石骨料用量。
(4)摻礦物摻合料和化學外加劑,改善、調整拌合物的工作性,以滿足施工要求。
(責任編輯: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