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綜合能力》是物業管理師考試科目之一,為了幫助考生更加系統地復習2013年物業管理師考試,小編特整理了物業管理師考試《物業管理綜合能力》相關知識點,希望能給您的備考帶來一定的幫助,順利通過考試!
四、影響人際交往的因素
人際交往是建立人際關系的途徑,是人與人之間溝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進而發生共鳴或沖突行為的過程。具體講交往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借助于語言符號(語言文字)和非語言符號(目光、姿勢、聲調、面部表情和動作等)系統,進行溝通、理解和產生相應行為的過程。
交往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步是進行信息的溝通,即借助于交往雙方都能理解的符號系統互通情況。第二步是社會知覺與歸因層次。社會知覺是交往雙方根據對方提供的信息而產生的,就是對人的知覺,也就是對交往對象的認識與了解。歸因是指通過交往對象的言語舉止而對其心理活動以及產生這種心理活動原因的一種推斷,這種推斷帶有感情色彩,形成對交往對象的初步印象,是喜歡、同情或是厭惡等等。在以上層次的基礎上達到第三步,即形成互動或拒絕互動。互動的主要形式有兩種:合作性的互動,如適應、模仿、互助、同化等;排斥性的互動,如競爭、沖突等。互動是一種產生了共鳴行為的交往,即交往雙方的所作所為都在對方的心理上及行為上得到了“共振”。如果交往的結果是互相厭惡或一方厭惡另一方,則不能形成互動,甚至形成沖突。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存在著制約和影響人際交往的一些障礙性因素。
(一)信息溝通層次
在信息溝通上主要存在著語義障礙。
溝通過程中的最基本活動是言語活動。不善言詞、反應呆板,會成為交往的障礙。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由于民族、地域、專業、文化背景、生活習慣以及性格、情緒、態度等方面的差異,往往會形成語言障礙,使人們之間的語言溝通產生了困難。由于文化程度的差距同樣會產生語義障礙。
因此,如果要提高我們自身的交往能力,首先就必須提高我們的言語能力,包括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時還要提高我們自身的言語溝通素質,根據交往對象的具體情況來選取我們信息發送的形式和內容,即“見什么人說什么話”,主動減少溝通中的誤解和障礙,增強我們適應交往對象、理解交往對象的能力。
(二)社會知覺和歸因層次
在社會知覺和歸因層次上,可能會出現刻板印象、先入印象、成見效應、暈輪效應和近因效應。
1.刻板印象
所謂刻板印象,是指人們對某類事物或人物所持有的共同的、固定的、籠統的看法和印象。作為一種心理定勢,“刻板”是其根本特點。刻板就是呆板而沒有變通。刻板印象就是對事物或人物的呆板而沒有變通的印象。刻板印象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根據地域、職業、人格類型、角色等把人分成若干類,并對每一類的人形成一種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作為判斷和評價一個人的依據,這就是社會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消極作用在于它使人們的認識僵化,容易造成先入為主的觀念,使人們好像戴上了有色眼睛,阻礙人們開拓視野,接受新事物,在交往中容易妨礙交往雙方的正常認識。
2.先入印象
在交往雙方接觸之前,相互之間或一方對另一方已經通過某種渠道掌握了一些信息,并據此形成了某種印象,這就是所謂先入印象。
先入印象并不是通過對我們與交往對象的直接交往而獲得的信息經過加工形成的印象,而是對通過間接渠道獲得的信息經過處理形成的印象。
3.成見效應
第一印象會給人形成一種特殊的心理定勢和情緒定勢,由此而把一些交往對象尚未顯露出來,或者未曾了解的一些個人品質主動地歸屬于他,而不管這個人是否真的具有這些品質,這就是所謂成見效應。也就是說,由于第一印象是人們在第一次交往過程中形成的,因而這種印象特別深刻,并形成一種“成見”,以后要改變這種印象往往不太容易。
4.暈輪效應
暈輪效應,也稱光環效應。指人們在認識過程中,在認識邏輯上常出現的一種偏差,即由知覺對象所具有的某種特征推及對象的總體特征,從而產生美化或丑化對象的印象。
社會學家借助暈輪現象來說明人際交往中,在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個方面的特性掩蓋了真相,從而給社會知覺和歸因造成障礙。暈輪效應最明顯的表現之一就是以貌取人。
光環效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主觀臆測,因而不可避免地會造成“以偏概全”的錯誤。
5.近因效應
人際交往中,相互的了解往往是最近的印象最深,最近發現的情況占優勢,從而掩蓋了對交往對象的長期的、一貫的了解,這就叫近因效應。
因此,如果不能辨證地、歷史地看待我們的知覺對象,往往容易受近因效應的左右,導致人際交往中認知的偏差和失誤。
(三)互動層次
在互動層次上容易出現的主要是自我意識障礙。
每個人的自我意識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有的人過高地看待自己,因而狂妄自大,這是自傲心理的表現。而有的人過低地看待自己,形成自卑的心理,這些都妨礙了人們的正常交往。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