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管理綜合能力》是物業管理師考試科目之一,為了幫助考生更加系統地復習2013年物業管理師考試,小編特整理了物業管理師考試《物業管理綜合能力》相關知識點,希望能給您的備考帶來一定的幫助,順利通過考試!
第二節社會文化
一、文化的定義及特點概述
(一)文化的定義
從一般意義上說,文化可以定義和表示為人們的態度和行為,它是世代相傳的對于存在、價值和行動的共識。
(二)文化的特點
第一,一定的地理環境和生產力發展是文化產生的淵源。
文化是在一定的生態環境中創造、積累、內聚和發展起來的。在其過程中,各種物質逐漸穩定,結構也慢慢定型,文化的這種內在結構及其特別的穩定形態,就稱為文化模式。
影響文化模式形成的最主要因素首推地理環境和生產力發展水平。
第二,文化的傳播與融合是文化發展的主要動力。
文化模式雖然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但作為一個系統還具有開放性的特點。
從民族文化角度看,“優秀文化”的說法是不恰當的,也就是說,以某一特定的歷史階段的橫斷面來看,沒有哪一種文化是最優秀的,也沒有哪一種文化模式是最落后的。文化作為一個完整的體系,我們只能說吸收其他文化中的優秀部分。
第三,價值觀是文化的主要變量。
每一種文化模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價值取向及潛在的價值意識,有些學者亦把文化定義為價值觀。
價值觀決定了個人如何行動,它影響到人們對滿足需求的選擇。
價值觀可以說是信仰的特殊類型。當一個人接受了新的信息之后,信仰是可以改變的,而價值觀則是相對穩定的。
規范只適用于特定的場合;而價值觀則可應用于各種場合,許多社會規范是從特定的價值觀中演化出來的。
第四,行為是文化的函數。
一個民族與另一個民族的行為差別不是由生物學而是由文化來決定的。因此,考慮各民族之間的行為差別時,我們可以把生物因素視為一個常量,從我們的思考中將其排除出去。
二、文化沖突和文化融合
所謂“文化沖突”就是指不同形態的文化或者其他文化要素之間的相互對立、相互排斥的過程;所謂“文化融合”則是指不同形態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間相互結合、相互吸收的過程,它以文化的相互適應為標志。
文化沖突和文化融合是文化交匯的兩個方面,它們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文化沖突雖然以文化之間的相互排斥為主,但是在任何情況下,絕對的排斥是不可能的。而文化的融合雖然以吸收為主,但不加以選擇的全盤同化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文化沖突和文化融合的現象總是互相交叉的,沖突中有融合,而融合中也有排斥。
正是因為文化沖突與文化融合的辯證關系,社區文化才可能產生認同的價值觀。
個人的行為模式是受其文化背景影響的。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注重群體和人際關系是有別于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西方文化以個人主義和自我為核心,把人看作是具有理智、情感和意志的獨立個體,崇尚自我;中國文化則以外勢為中心和相互依賴為特征,把人看作是群體的分子,認為人是具有群體生存的需要,每個人的命運都與群體息息相關。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