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對現代學校危機的分析和批判是20世紀教育學的重要主題。
答:(1)杜威的“學校與社會”:杜威對現代學校與現代社會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和批判,試圖拆除橫在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生活、教師與兒童、知識與經驗、接受與探究之間的厚墻,使學校充滿生機與活力,成為民主社會的堅實基礎。他為此進行了長期的實驗。
(2)毛澤東的“學校與政治”:毛澤東作為一個政治家,非常關注學校為人民服務的問題,對為少數人服務、為上層人服務的辦法方向進行了猛烈的批判,到晚年甚至試圖借助激烈的手段來變革現代教育制度,實現自己的理想。他關于學校和社會關系的一系列論述,值得從理論上學術上認真研究。
(3)伊里奇的“非學校化社會運動”:伊里奇更猛抨擊了現代學校的種種弊端,提出了的“非學?;鐣钡乃枷耄栒偃藗儚U除現代學校,代之以人人平等、自由、自律、自助、愉快交往的“學習網絡”。
(4)鮑爾斯與金蒂斯的“學校與資本主義生產結構”分析了標榜“平等”、“民主”的資本主義現代學校與資本主義生產結構之間的內在聯系,指出現代學校的平等化職能及促進人的全面充分發展職能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根本不能實現,提出現代學校與現代教育不是縮小社會和經濟差距的工具,而是制造社會和經嚌不平等并使之合理化的工具。
(5)布迪爾的學校與“文化霸權”:布迪爾從反思社會學的立場出發,分析了現代學校的“文化再生產”功能及通過“霸權課程”實現與維護主流文化的“文化霸權”功能
(6)弗萊雷的“被壓迫的教育學”:弗萊雷則進一步在“中心—依附”的框架下,揭露拉美國家在教育現代化道路上從實踐與理論兩個層面上對發達國家的依附,并分析了這種關系下人們“批判意識”和“解放意識”的喪失,提出了新的教育理論和教育模式。
41.教師勞動的特點
答:(1)教師勞動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
科學性指教師要加深對教育方針、培養目標和教材的理解,熟悉教育教學規律,針對教育對象的不同特點和不同的教育情境,選擇最能奏效的方法與途徑來實現教育目的。
藝術性指對于實際教育工作來說,沒有完全相同的學生,也沒有完全相同的條件,教師不僅要善于思考,還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有籌劃和預見自己行為后果的本領,要具有教育機智,對事物有敏銳的感覺并能保持必要的分寸,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教育原則。這就是所謂“教育有法,但無定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這是一種探索,一種創造,也是一門藝術。
(2)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
教師勞動的對象是有著豐富情感和人格尊嚴的、可塑的、活生生的個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人。在教育勞動中不僅有教師的能動因素介入,而且還有學生的能動因素介入其中。因此,教育的過程必重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是教師勞動的一個重要特點。
(3)教師的勞動具有長期性
培養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某一種行為、習慣的養成,一種缺點的克服等,都需要教師付出長期的大量的勞動,這也正是教師勞動的艱巨性之所在。教師勞動的長期性特點,意味著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時,不僅要從當前的社會需要出發,還應當考慮到未來,要高瞻遠矚,要有預見性,要有發展眼光,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鍥而不舍地對待自己所從事的崇高事業。
42.學生的特點
答:(1)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的各個方面都尚未發展成熟,是發展中的人,具有極大的
可塑性,他們最需要教育,也最容易接受教育。
(2)學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具有自己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獨立的人格和自由意志,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教育影響。
(3)學生是完整的人:有兩層含義:其一,學生既具有自然的屬性更具有社會的屬性;其二,學生的身體和精神、生理和心理及每一方面所包含的各個因素都要求得到全面的發展。
(4)學生是獨特的個體:①每個人生來就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的②獨特性是人類文化多姿多彩的重要源泉,是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重要源泉。
(5)學生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人:①這是學生學習的一個特點。以學習為主,這是學生質的規定性。②學生的學習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這是學生與從事學習活動的其他社會成員的區別之一。教師的指導不僅使學習更具成效,也是在特定情況下學習活動得以產生的前提條件。③學生的學習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的,它是由一定的教育制度以及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所規定了的。
43.教師的職業素養
答:(1)職業道德
(2)知識結構:①精深的專業知識:這是教師知識結構的核心,是有效履行教師職責的基本條件。教師只有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才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更好地履行教師的職責。②廣博的文化修養:教師要開拓自己的知識面,不斷擴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增加接觸學生的機會,不斷滿足學生的求欲望。③豐富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不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和學生的個別差異,就不能有效地運用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必然導致教育教學工作的高消耗、低效率。
(3)能力結構:①課程開發的能力:a教師要具備全面掌握并正確處理教材的能力,選擇和運用最佳的教學方法,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能力。b能針對社會發展的要求以及諸多的現實條件,適當改造教材內容,包括編寫地方性教材,使教學內容真正符合學生的要求。②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表達能力是影響教師活動成效的直接因素。表達可分為語言表達和兩在類,兩者都是教師用來進行人性陶冶和知識傳授的重要工具。③組織管理能力:為保證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教師需具有多方面的組織、管理能力,這樣就會忙而不亂,收到好的效果。④學術研究和教學研究的能力:a應有學術研究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永久地保持對學問的興趣,保持對教學的熱情,克服對教學的倦怠感。b要研究教育和教學工作的基本規律,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學技法。
44.學生集體的組織和培養
答:(1)提出共同的、確當的奮斗目標:以便統一學生的意志和行動,推動學生集體的形成、鞏固和發展。奮斗目標有近景、中景、遠景三種。三種目標要互相銜接,組成一個教育要求的體系。目標一經提出,集體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目標來進行,目標實現后,要及時進行總結、評比,接著提出新的奮斗目標,組織新的活動,使集體永遠處于不斷向前發展的運動之中。
(2)選擇和培養班干部:只有把全體學生組織起來,才能有效地形成集體。而要把學生組織起來,就要發現和培養積極分子,挑選和培養骨干和干部,建立集體的領導核心
(3)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輿論又稱公意,集體輿論即集體公意,它是在集體中占優勢的、為大多烽人所贊同的言論和意見。集體輿論是集體生活和集體成員意愿的反映。它的來源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正確的集體輿論包含著巨大的教育力量。
(4)組織多樣的教育活動:學生集體是在全體學生參加共同活動中逐步形成的,也只有在集體活動中才能體現出集體精神?;顒右S富多彩,富有吸引力。活動要學生自己動手,參與其中,充分發揮他們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45.學生的集體和個人
答:(1)學生的個體和集體都是教育的對象:教育的對象不僅有作為個體的學生,而且還有學生集體。教師大部分時間和多數情況下,不是面向學生集體進行教學?!霸诩w中,為了集體,通過集體”是一個重要的、行之有效的教育原則。班級集體是滿足個人需要的場所,班級集體為學生個體提供了獨特的社會化機會。
(2)學生集體又是教育的主體:學生集體不僅是教育的對象,而且也是教育的主體。個人總是通過他所處的那個集體與社會發生聯系。學生集體作為一種教育的主體可以加速個體的認識過程,發展學生的智力。集體對學生個性品德的形成具有全面作用。
(3)學生集體之所以有著重要而且豐富的教育因素,首先,是因為集體不是烏合之眾,它具有一定的結構和組織。其次,是因為集體的共同目標,它有著強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再次,是因為在集體中往往存在著該集體所特有的心理氛圍。
46.師生關系的建立和發展
答:(1)師生關系是學生在社會化過程中經歷的一種重要的社會關系;教育的全部意蘊包含在師生關系中;教育過程甚至可看做是師生關系形成的建立的良性互動過程。“教師中心”置學生的理智能力和創造精神,取而代之產應該是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其現實途徑便是用交往和對話的精神重建師生關系。
(2)師生之間所產生和形成的一切,既是師生交往的結果,也是師生共同面對和分享的成果。要把學生真正納入到一種平等、理解、雙向的師生關系之中。在這種關系中,學生可以既作為人,又作為學習者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也能在與教師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發展自己,獲得成就與價值體驗,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和尊嚴,也才能真正表現出自身的主體行為特征。
(3)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是一項復雜、精細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要經過三個互相聯系的基本階段。教師要按照順序逐步展開,而不可急于求成。
①初步建立階段:這一階段首先是教師給予學生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好,有助于師生關系的深化。師生交往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其次是師生間的廣泛交往。師生之間廣泛的交往是形成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條件。它使教育從性質上真正成為師生共同相處的教育,更成為使學生獲得從學校進入社會的知識、精神和智慧的教育。
②深化階段:這個階段是把第一階段推到更有意義、更深入的階段。加強同學生的交往,既要有正式的交往,又要有非正式的交往,兩者結合,互相補充,能起到加速、深化師生關系建立的作用。另外,要注重和學生的心理交往,和學生談心交友,討論問題。這樣,才能溝通思想,了解真實情況。
③師生關系的鞏固、發展階段:良好師生關系建立起來后,絕不是一勞永逸。教師應做到:a繼續加強與學生的交往,不可隨意疏遠學生b恰如其分地客觀地評價每個學生的優缺點 c愛護、關心學生,努力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并及時給予表揚、鼓勵。d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從而產生新的吸引力,使師生關系得以鞏固和發展。
47.什么是課程?影響課程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課程是一個具有多義性的概念。①狹義的課程定義認為,課程是實現名級各類學校培養目標的教學設計方案,是一整套以教學計劃的具體形式存在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②廣義的課程定義認為,課程既包括教學計劃、大綱及教材所闡明和安排的信息,也包括潛在或隱性的內容,即由學校生活質量、教師態度、教學活動的道德背景等所傳遞的內容。③更廣義的課程定義除了通常的理解之外,根據終身教育的思想,認為課程既包括校內教育(即正式教育)和校外教育(非正式教育)的內容,也包括非正式的教育內容,或稱“平行教育”的內容。
(2)影響課程發展的主要因素
①社會的要求:社會的經濟、政治、科學技術、認知方式、文化傳統等對課程的發展會產生特定的作用,其中經濟的發展對課程的影響起著主要的作用。在現代各國,學校的課程從門類、結構到內容都在持續發生變化,但這種變化并不是簡單地與社會的要求直接對應,它往往還要通過許多中間環節,其中任何一個因素都不可能孤立的對課程的發展起作用。這種綜合的作用是極其復雜、極具個性的。因此,即使是經濟、政治結構相近的國家,其課程模式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性。
②科學的發展:a科學發展的水平影響著課程的選擇、組織及其存在形式的性質和特征,影響著課程設計者的課程觀b科學領域中各門學科分類發展的狀況決定著學校課程分類的基本面貌c各門科學的新發現、新發展對課程方向、內容、范圍、分量、進程、結構和形式等的發展變化都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③個人發展的需要:課程不僅是為社會的延續和發展而設計的,也是為促進受教育者的發展而設計的,因此個人發展的需要對課程的發展同樣具有制約作用。個人的發展既包括其機能發展上的共同需要方面,同時也包括不同個體之間在能力、興趣、愛好和需要上表現出來的個別性。a個體的共同需要一般包括以下六個方面:認識活動的需要;價值定向活動的需要;操作活動的需要;社會交往活動的需要;審美活動的需要;體力活動的需要。以上六個方面的共同需要構成了個體經驗的基本內容,也是課程中相對穩定的因素。b個體的自身發展由于受先天的、后天的、生物的、社會等因素的影響,又存在著個體的差異性。在設計共同需要的課程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同時,還應開設各種形式的選修課程,以滿足不同個體發展的特殊需要。
48.現代課程內容的分類有哪些不同的觀點?
答:(1)關于課程分類,近代以斯賓塞為代表。他把人的活動分為五類,確定一各類活動所需要的教育以及相應的課程。⑵現代課程內容的分類有各種不同的觀點。如赫斯特(P.Hirst)認為,教育就是要傳授給學生各種知識并發展其能力,而知識和認識能力有著多種多樣的邏輯形式,因此課程內容也必然是多樣的。他把知識分成七種形式,即:①數學和形式邏輯②自然科學③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④美學⑤哲學⑥宗教經驗⑦對自己及他人心理的認識。這七種經驗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學生學習這七種經驗的過程,也就是逐漸發展其認識能力的過程。⑶伯恩斯坦(B.Bernstein)把課程分為兩種主要類型:一種叫做“集合型”,這類課程的各種內容各自分離,界限分明;另一種叫做“統合型”,這類內容界限相對模糊,并且每一部分都與一種中心概念或中心思想相聯系。⑷英國的“語言分析學派”(即課程中心派)認為,從哲學觀點可將教學內容分為7個不同的領域:數學、自然科學、社會與歷史、文學與語言、道德、宗教、哲學。這7個領域之間的差別在于邏輯原理的不同。⑸以上介紹的幾種理論雖然依據的標準、方法不同,但都是“學科中心”或“知識中心”的分類。這種分類注意到了知識的系統性,但容易割裂各學科之間的聯系,脫離豐富多變的客觀現實。⑹依照教育結構和多重分類的主張,我們一般把課程分類問題分為宏觀課程和微觀課程兩類。宏出課程可分為普通課程、職業課程和專業課程。其中每一類課程又可分為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在此基礎上,又可對課程進行微觀分類,以進一步區分課程的性質。例如,普通課程可分為語言—文化類課程;數學—科學類課程;歷史—社會類課程;哲學—政治類課程;道德—倫理類課程;藝術—體育類課程;思維—論理類課程等。
49.選擇課程內容應遵循哪些原則?
答:(1)傳統與現實相結合的原則:課程內容既要繼承人類歷史積累的正確的、合理的知識,又要剔除舊的、已過時的、不合理的知識。繼承是發展的基礎,沒有繼承就沒有發展,但沒有發展,課程內容就會失去生命力。(2)銜接原則:銜接原則處理的主要是學習的階段性課程內容的系統性之間的矛盾。階段性表現為課程內容各片、章、節的劃分,以及不同年級每門課程內容的相對獨立性。但是,各階段不是彼此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銜接的,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3)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的原則:要以知識為主線,引導學生進行思維,引導學生掌握方法,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同時,還要注間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④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的原則:既要選擇各門課程的科學性材料,又要選擇思想政治、道德品質教育的材料,根據不同課程類型的特點,把思想性有機地寓于科學內容之中。⑤相關原則:要正確認識并處理課程內容之間的關系,把握學科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克服學科課程對知識的割裂,交給學生以完整的、連貫的知識。
50.什么是課程評價?請列舉課程評價的若干理論觀點。
答:(1)課程評價包括對課程設計、編排和實施所做的各種形式的評定。教育評價與教育測量、教育統計的關系。
(2)課程評價的若干理論觀點
①早期的觀點:19世紀中葉,心理學逐漸從哲學中獨立出來,并初步將“測量”的方法作為心理研究的工具。在桑代克、伯特等的倡導下,許多人開始用測量的方法來研究教育問題,對教育的效果進行測定,并把測量技術發展到相當復雜的程度。
②“科學”的課程評價觀點:程序學習興起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開始流行,由此引發人們對課程評價發生強烈烈興趣。這種觀點認為,測定課程有效性的標準就是要看教育目標究竟被實現到什么程序,而確定這種標準或尺度的過程就是課程評價過程。這種觀點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先確定教育目標,然后再給這些目標下一個“可操作的”(或“行為的”)定義。各種測量手段就是在這條原則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布魯姆等人對教育目標分類的研究,為這種觀點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板。這一時期恰好是大規模的系統的課程編制時期。人們一方面希望了解課程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結果,另一方面,又希望知道課程編制過程是否按預期進行。于是產生了所謂的“產品”和“過程”之間的爭論。在課程評價方法上形成了“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兩種類型。
③斯特克的課程評價模式:斯特克的課程評價模式擴大了評價的概念,同時注意到預期的東西和實際的東西這兩個方面,并強調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對事物做出評定。要求評價活動按照預期的前提、預期的執行情況、預期的結果、實際的前提、實際的執行情況實際的結果來收集資料。對收集到的材料的意義和價值做出評定,指出該課程是否符合預期的目的或意圖。
④“新評價者”的課程評價理論:這是70年代以來興起的各種主張定性方法的觀點。主張課程評價的心是“學習環境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問題,實際上主是課程文化的問題。評價者應該關心的是進行描寫和轉述,而不是進行測量和做出預言。關心的實際上是如何理解課程現象而不是如何闡明它的困果聯系,反對使用純科學的和測量技術的語言和方法。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lq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