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儀器和器具經緯儀、水準儀、測距儀與全站儀、鋼尺;建筑物軸線豎向投測外控法、內控法
沉降觀測二穩定、三固定;沉降量所依據的基準點和被測物體上的沉降觀測點其位置穩定;儀器固定、人員固定、觀測線路固定;沉降觀測點布置:避開暖氣管、落水管、窗臺、配電盤及臨時建筑物
在建筑物內用鉛直線原理將軸線鉛直投測到施工層的方法有吊線錘法、激光鉛直儀法
測量放線方案的內容:工程概況、施工測量基本要求、場地測量準備、測量起始依據校測、場地控制網測設、建筑物定位于基礎施工測量、±0.000以上施工測量、特殊工程施工測量、室內外裝飾與安裝測量、竣工測量與變形觀測、驗線工作、施工測量的組織管理。
土由土顆粒(固相)、水(液相)和空氣(氣相)組成;土按其堅硬程度和開挖的難易程度分為:松軟土、普通土、堅土、砂礫堅土、軟石、次堅石、堅石、特堅石八類;土方工程的施工過程土方開挖、運輸、填筑與壓實
土方邊坡=土方挖方深度H/底寬B,邊坡大小與土質、開挖深度、開挖方法、邊坡留置時間的長短、邊坡附近的各種荷載狀況及排水情況有關。深基坑采用“分層開挖,先撐后挖”的開挖原則
土壁支護方案橫撐式支撐、樁墻式支撐、重力式支撐、土釘、噴錨支護
填土壓實方法碾壓、夯壓和振動壓實;影響填土壓實的因素壓實功、土的含水量、每層鋪土厚度
回填土回填時應按規定分層夯壓密實。每層分別取土樣測定壓實后土的干密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施工下一層。
某土樣質量為200克,在烘箱里烘干后質量為160克,則其含水量為25%。
某基坑體積為100m3,如果土的最初可松系數Ks為1.05,最后可松系數Ks’為1.03,開挖后松土體積為105m3
邊坡塌方的原因:土體剪應力增加(如坡頂堆物、行車等荷載,基坑邊坡太陡、太深,含水量的增加造成自重增加等)、土的抗剪強度的降低(如土質較差或因氣候原因使土質變軟、水的潤滑作用、飽和的細砂、粉砂受振動而液化等)。
某基槽采用放坡開挖,坡度為1:0.25,如果基礎寬度為800mm,深度2m,則放線尺寸為1800mm。
碎石類土或碎石渣用作填料時其最大粒徑不得超過每層鋪填厚度的1/3
防止流沙現象采用人工降水使動水壓力向下、增加水的滲流路線減緩動水壓力
腳手架是建筑工程施工中工人的臨時操作面、材料的臨時堆放點、臨時的運輸通道和臨時的安全防護設施。
要求:其寬度、高度滿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和運輸要求,堅固穩定,構造簡單,裝拆方便并能多次周轉使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盡量節約材料。
不得在下列墻體或部位中留設腳手眼:剛砌筑完成的墻上;門窗洞口邊180mm和轉角處430mm范圍內;空斗墻、半磚墻、磚柱;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
磚砌體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上下錯縫,內外搭接,接槎牢固;砌墻高度超過地坪1.2m以上時,應搭設腳手架;磚砌體水平灰縫一般為8-12mm;每副剪刀撐跨越立柱的根數不應超過7根。
構造柱處砌筑方法應砌成大馬牙,采用“五退五進”的砌筑方法,先退砌后進砌,同時按設計要求設好拉結筋。
磚砌體施工中允許偏差為:軸線位置偏移10mm;垂直度每層5mm,全高(≤10m)10mm(>10m的20mm);基礎頂面和樓面標高±15mm;表面平整度清水墻(柱)5mm,渾水墻(柱)8mm;門窗洞口高(寬)±5mm;外墻上下窗口偏移20mm;水平灰縫平直度清水墻7mm,渾水墻10mm;清水墻游丁走縫20mm。
腳手板應滿足要求:腳手板均應采用三支點支撐;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m時,可采用兩支點支撐,但兩端應固定,以防傾翻;腳手板宜采用對接平鋪,其外伸長度應大于100mm,小于150mm,當采用搭接鋪設時,其搭接長度應大于200mm。
編輯推薦:
更多>>施工員考試輔導資料
更多關注:施工員考試時間 施工員考試科目 施工員報名 施工員培訓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