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系統的復習2012年社會工作師考試課程,全面的了解社會工作師考試教材的相關重點,小編特編輯匯總了2012年社會工作師考試輔導資料,希望對您參加本次考試有所幫助!
社會工作師《中級社會工作綜合能力》 章節知識點:人類行為
第三章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第一節 人類行為
一、人類需要
(一)人類需要的含義
1、需要的界定 P67
需要:反應了人的機體在某一方面的不足或缺乏。(生理層面和心里層面)
內驅力:由內部或外部刺激所喚起并使個體指向實現一定目標的內在傾向。
動機:激發和維持個體活動的直接動力。
2、人類需要的特征
(1)對象性(指向一定的對象)
(2)動力性(不會因為暫時滿足而終止)
(3)獨特性(人的需要與個性有關,各人需要不同)
(4)社會性(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如交往、成就、權力等)
(二)人類需要的層次
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 P68
基本觀點:人類的需要依照由低到高不斷遞進的順序分為若干個層次,層次越低的需求,其強度越大;層次越高的需求,其強度越弱。只有當較低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后,較高層次的需要才會出現并要求得到滿足。
需要層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歸屬與愛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認知需要;(6)審美需要;(7)自我實現的需要。
2、阿爾德弗爾的需要層次論
ERG理論
(1)生存需要(Existence)
(2)關系需要(Relatedness)
(3)成長需要(Growth)
ERG理論的特點:
(1)不強調層次的順序;
(2)當較高層次的需要受挫時,個體也可能會退而求其次;
(3)某種需要在得到基本滿足后,其強烈程度不僅不會減弱,還可能會增強。
(三)人類需要的類型
(1)生物性需要--原發性需要
關系到保存和維持機體生命及延續種族繁衍的需要。進食、飲水、睡眠和覺醒、性需要等。
(2)社會性需要--習得性需要
與人的社會生活密切聯系的需要。
交往需要:與他人親近、合作、發展友誼、
交流情感與信息
成就需要:努力去做對自己有價值的事,完成困難的任務,通過競爭超過別人。(地位、名譽、優勢)
二、人類行為的含義和類型
(一)人類行為的含義 P71
1、人類行為簡單地說是泛指人的一切行動。從社會工作角度來看,人類行為是指個體為適應環境與滿足需要所表現出的活動或反應,它是遺傳、生理、心理、社會過程等內外因素綜合性相互作用的結果。
2、團體心里學家勒溫最早從系統論出發,把行為定義為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二)人類行為的類型(分類)
1、外顯行為與內隱行為--行為的呈現
2、本能行為與習得行為--行為起源
3、正常行為與異常行為--行為價值判斷
正常行為與異常行為的劃分標準:P72
(1)統計規律采集者退散
(2)社會規范與價值
(3)行為適應性標準
(4)個體主觀經驗
正常行為與異常行為的劃分標準
特別注意:
(1)定義異常行為的標準也都是相對的;
(2)從社會工作視角而言,任何人都是獨特的,所謂異常只是與大眾存在差異,并不代表個體一定存在問題;
(3)正常與異常之分很大程度上是一種類型劃分,不應輕易作出價值判斷。
(三)人類行為的特點 P72
1、適應性
2、多樣性
3、動態性
4、指向性
5、可控性
6、發展性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社會工作師考試報考條件 報考指南 考試動態
(責任編輯: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