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特點
為炎癥反應和血管炎。不同疾病其炎癥病變出現(xiàn)在不同的靶組織,出現(xiàn)血管壁炎癥、增厚、管腔狹窄→組織器官缺血 | |
RA為滑膜炎 | OA為關節(jié)軟骨退行性變 |
SLE為小血管炎 | pSS為唾液腺和淚腺炎 |
AS為附著點炎 | SSc為皮下纖維組織增生 |
痛風性尿酸鹽結晶所致 | 類風濕屬于滑膜炎 |
PM/DM為肌炎血管炎為大、中、小A和V炎 | 小結:除痛風外其他均是免疫反應引起 |
以滑膜炎為基本病理改變的風濕病是 | |
| 『正確答案』B |
自身抗體
項目 | 臨床意義 |
抗核抗體譜 | (ANA)包含多種自身抗體,篩查用 |
類風濕因子 (RF) | 類風濕關節(jié)炎、pSS,SEL,系統(tǒng)性硬皮病 |
CCP | 抗環(huán)瓜氨酸肽蛋白抗體,見于類風關 |
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 | 對血管炎診斷有意義尤其是Wegener肉芽腫 |
抗磷脂抗體 | 包括抗心肌抗體和狼瘡抗凝物,與血小板減少、狼瘡腦病、血管栓塞、自發(fā)性流產(chǎn)等有關 |
常見關節(jié)炎的特點——八版P799
RA | 強直脊 | OA | 痛風 | SLE | |
起病 | 緩 | 緩 | 緩 | 急驟 | 不定 |
關節(jié)累及 | PIP,MCP,腕 | 膝、髖、踝 | 膝、腰、DIP | 第一跖趾關節(jié) | 手關節(jié)或其它 |
痛性質 | 持續(xù),休息后加重 | 休息后加重 | 活動后加重 | 痛劇烈,夜間痛 | 不定 |
腫 | 軟組織 | 軟組織 | 骨性肥大 | 紅腫熱 | 少見 |
畸形 | 常見 | 部分 | 小部分 | 少見 | 偶見 |
演變 | 對稱多發(fā) | 不對稱 | 不對稱 | 反復 | 對稱 |
其它 | CCP+ | HLA-B27 |
| UA增高 | 抗SM+ |
注:PIP近端指間關節(jié);MCP:掌指關節(jié);DIP遠端指間關節(jié)
| |
| 『正確答案』C |
類風濕關節(jié)炎(RA)病人中可以查到類風濕因子(RF),故RF | |
| 『正確答案』C |
治療藥物
非甾體抗炎藥 | 糖皮質激素 | 改變病情藥 | |
作用機制 | 抑制環(huán)氧化酶(COX)活性→炎癥介質前列腺素的產(chǎn)生↓ →抗炎、鎮(zhèn)痛的作用 | 抗炎和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抑制巨噬C,減少LC,NKC數(shù)量 | 抑制免疫反應的,減緩或者阻止關節(jié)破壞以及疾病的進展,預防殘疾的發(fā)生 |
續(xù)表
非甾體抗炎藥 | 糖皮質激素 | 改變病情藥 | |
代表藥物 | 布洛芬,雙氯酚酸,奈普生。選擇性COX-2:美洛昔康,塞來昔布(胃腸道反應輕) | 氫化可的松短效,潑尼松中效,地塞米松長效 | 硫唑嘌呤、CTX、MTX、CSA、青霉胺、柳氮磺吡啶、來氟米特、氯喹/羥基氯喹等 |
副作用 | 潰瘍 | 向心性肥胖,高血壓,DM,潰瘍,股骨頭壞死 | 骨髓抑制 |
補:各種激素的用途
糖皮質激素的種類 | 在CTD治療中的應用 | |
短效 | 氫化可的松 | 抗炎作用較弱,臨床應用較少 |
中效 | 潑尼松 | 口服可選 |
潑尼松龍 | 肝損害者(不能將潑尼松有效地轉化) | |
甲潑尼龍 | 沖擊治療的首選——抗炎活性更強 | |
曲安西龍 | 潑尼松或潑尼松龍療效不佳者(抗炎作用強,但類固醇肌病較多,價格高) | |
長效 | 地塞米松 | 半衰期長,不良反應大,臨床應用有限 |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