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實踐技能輔導:房撲、房顫
房撲、房顫
1. 心房撲動的心電圖特征?
(1)P波消失,代之以F波,即心房撲動波。F波特點是;外形相同,大小一致,快速規則的鋸齒狀波,頻率為250-350次/分。F波在Ⅱ、Ⅲ、aVF、V1導聯中最為明顯。F波之間密切銜接,無等電位線。
(2)QRS波群形態和時限是室上性的,一般不增寬,當心房撲動伴有室內差異性傳導時,QRS波群多呈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
(3)室率可快、可慢、可規則或不規則,這取決于心房向心室的傳導比例。
2. 心房顫動的心電圖特征?
(1)P波消失,代之以f波,(心房行顫波)。f波的特點是大小不等、形狀各異、間隔不等、不規則的細小波。頻率一般在350-600次/分,f波這間無等電位線存在。fi 波一般在V1導聯及Ⅱ、Ⅲ、aVF、導聯最清楚,其余導聯的f波較少,甚至看不見。QRS波群為室上性能般不增寬。當伴有束支傳導阻滯、預繳綜合征或室性早搏時,出現QRS波群增寬變形。
(2)心室律絕對不規則。在100-180次/分,稱為慢率型心房顫動。心室率在180次/分以上時,稱為極速型心房顫動。
3. 心房顫動合并室內差異性傳導與心房顫動合并室性早搏的鑒別?
1)前者多發生在心室率較快時;后者常發生在心室率較慢時。
2)前者多緊跟長P-R間期后發生(即長-短周期現象);而后者無此現象。
3)前者無固定的配對間期;而后者多有固定的配對間期。
4)前者多表現為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呈三相波;而后者多呈二相波。
5)前者其后多無類代償間歇;后者其后多有類代償間歇。
6)前者多發生在尚未被洋地黃控制的快速形心房顫動時,且心電圖上無洋地黃中毒或作用的表現;后者多在洋地黃中毒時發生,且常有洋地黃中毒或作用的心電圖表現。
7)前者停用洋地黃后增多;后者停用洋地黃后則減少。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