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屬于事業單位長期應付款核算內容的有()。
A、存入保證金
B、融資租賃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費
C、跨年度分期付款購入固定資產的價款
D、購買材料應付的款項
【正確答案】BC
【答案解析】選項A,屬于其他應付款,選項D,屬于應付賬款。
依據:2016年教材第十章第336頁。
2、下列應收、暫付款項中,通過“其他應收款”科目核算有()。
A、應收保險公司的賠款
B、收取的出借包裝物押金
C、應向職工收取的各種墊付款項
D、應向購貨方收取的代墊運雜費
【正確答案】AC
【答案解析】收取的出借包裝物的押金應該通過“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應向購貨方收取的代墊運雜費在“應收賬款”科目核算。
3、企業進行材料清查時,對于盤虧的材料,應先計入“待處理財產損溢”賬戶,待期末或報經批準后,根據不同的原因可分別轉入()。
A、管理費用
B、其他應付款
C、營業外支出
D、其他應收款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原材料盤虧的處理。對于盤虧的材料應根據造成盤虧的原因,分情況進行處理,屬于定額內損耗以及存貨日常收發計量上的差錯,經批準后轉入“管理費用”。對于過失人或保險公司同意賠償的損失,應作“其他應收款”處理。對于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發生的存貨損失,在扣除殘料價值和保險公司賠償款后的凈損失后應作“營業外支出”處理。對于無法收回的其他損失,經批準后計入“管理費用”賬戶。
4、下列各項中,不通過“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的有()。
A、應付現金股利
B、應交教育費附加
C、應付租入包裝物租金
D、收到的存入保證金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應付現金股利通過“應付股利”科目核算,應交教育費附加通過“應交稅費”核算。
5、(2013年)屬于視同銷售行為的有()。
A、自產產品分配給股東
B、自產產品用于非應稅項目
C、外購的原材料用于建造生產線
D、外購的原材料用于建造廠房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自產產品分配給股東、自產產品用于非應稅項目都屬于視同銷售行為。選項C,自產原材料用于增值稅應稅項目,不是視同銷售;選項D,需要進項稅額轉出。
6、下列各項中,不會引起留存收益總額發生增減變動的有()。
A、資本公積轉增資本
B、盈余公積轉增資本
C、盈余公積補虧損
D、發生業務招待費
【正確答案】AC
【答案解析】選項B,盈余公積轉增資本,借:盈余公積,貸:實收資本,會導致留存收益減少。選項D,借:管理費用,貸:銀行存款等,管理費用是費用類科目,期末要結轉到本年利潤中,本年利潤最后要結轉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所以會引起留存收益總額的減少。
7、下列關于企業發生銷售折讓的會計處理,表述不正確的有()。
A、發生在確認銷售收入之前,按直接扣除折讓后的金額確認收入
B、發生在確認銷售收入之前,計入當期銷售費用,不影響收入的確認
C、發生在確認銷售收入之后,且不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計入發生時當期銷售費用
D、發生在確認銷售收入之后,且不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沖減發生時當期的銷售收入
【正確答案】BC
【答案解析】企業銷售商品涉及銷售折讓,發生在確認銷售收入之前的,直接按照扣除銷售折讓后的金額確認銷售收入;已確認銷售收入,且不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應在發生時沖減當期的銷售商品收入。
8、下列各項中,不應在發生時確認為銷售費用的有()。
A、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
B、投資性房地產的折舊額
C、專設銷售機構固定資產的維修費
D、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選項A,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計入制造費用;選項B,投資性房地產的折舊額應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9、下列各科目的余額,期末應結轉到“本年利潤”科目的有()。
A、主營業務成本
B、營業外支出
C、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D、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應結轉到“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10、下列資產減值準備相關科目余額中,不在資產負債表上單獨列示的有()。
A、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
B、存貨跌價準備
C、壞賬準備
D、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資產負債表項目的填列。根據會計準則的規定,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在資產負債表中均不單獨列示。
11、聯產品的聯合成本在分離點后,可按一定分配方法在各聯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分配方法包括()。
A、相對銷售價格分配法
B、實物數量法
C、定額比例法
D、系數分配法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聯產品的聯合成本在分離點后,可按一定分配方法,如相對銷售價格分配法、實物數量法、系數分配法等,在各聯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分別確定各種產品的成本。
12、下列成本計算方法中,成本計算期與產品生產周期不一致的有()。
A、品種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簡化的分批法
【正確答案】AC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成本計算方法的計算期。通常情況下,品種法和分步法的成本計算期與產品的生產周期不一致。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