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更好地備考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考試科目,小編特搜集整理了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心理學各章考點詳解,以供大家訓練,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祝您考試順利!
第四節 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
學生的認知差異及其教育含義
認知過程是指學生借以獲得信息、做出計劃和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具體的心理活動。這個過程存在著個體之間的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個別差異。
(一)認知方式差異
認知方式,又稱認知風格,是個體在知覺、思維、記憶和解決問題等認知活動中加工和組織信息時所顯示出來的獨特而穩定的風格。學生間認知方式的差異主要表現在場獨立與場依存、沉思型與沖動型、輻合型與發散型等方面。
(二)智力差異
1.智力與智力測量
智力是使人能順利地從事某種活動所必須的各種認知能力的有機結合。我們平時說一個人聰明不聰明,就是在說這個人的智力高低問題。為了對人的聰明程度作定量分析,心理學家創造了許多測量工具,也被稱做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納量表(簡稱S—B量表),該量表最初由法國人比納和西蒙于1905年編制,后來由斯坦福大學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訂而聞名于世。我國有它的修訂版。
2.智力的差異
由于智力是個體先天稟賦和后天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個體智力的發展存在明顯的差異,包括個體差異和群體差異。
(1)智力的個體差異
智力的個體差異反映在個體間和個體內。個體間的差異指個人與其同齡團體的常模比較表現出來的差異。大量的研究表明,人們的智力水平呈常態分布(又稱鐘形分布)。絕大多數人的聰明程度屬中等,智商分數極高與極低的人很少。一般認為,IQ超過l40的人屬于天才,他們在人口比例中不到1%。
智力的個體內差異,即個人智商分數的構成成分的差異。一般的智力測量都是由許多分測驗構成的。如韋克斯勒兒童智力量表中有12個分測驗,其中6個分測驗是通過言語問答進行的,被認為是測量言語智力;另外6個分測驗是通過動手操作完成的,被認為是測量操作智力。研究表明,兩個IQ分數相同的兒童,他們智商分數的構成可能有很大差異。
(2)智力的群體差異
智力的群體差異是指不同群體之間的智力差異,包括智力的性別差異、年齡差異、種族差異等。
(三)認知差異的教育含義
認知方式沒有優劣好壞之分,只是表現為學生對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種偏愛,主要影響學生的學習方式。智力是影響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傳統教學條件下,智力是學習成績的一個可靠的預測指標。然而,智力并不影響學習能否發生,它主要影響學習的速度、數量、鞏固程度和學習的遷移。所有這些認知差異表明,我們必須根據學生認知差異的特點與作用,不斷改革教學,做到因材施教。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