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更好地備考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考試科目,小編特搜集整理了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教育心理學各章考點詳解,以供大家訓練,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祝您考試順利!
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論
(一)斯金納的經典實驗
斯金納(1904-1990)是美國著名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是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的創立者。
斯金納的理論也是建立在動物學習實驗的基礎上的。實驗中運用了一種特殊的實驗裝置——迷箱,箱內有一個杠桿,下面有一個食物盤,只要箱內的動物按壓杠桿,就會有一粒食丸滾到食物盤內,動物即可得到食物。斯金納將饑餓的白鼠關在箱內,白鼠在箱內亂跑,活動中偶然壓到了杠桿,則一粒食丸滾到食物盤內,白鼠吃到了食丸。以后白鼠再次按壓杠桿,又可得到食丸。由于食物獎勵了白鼠按壓杠桿的行為,白鼠后來按壓杠桿的次數迅速上升。根據此研究結果,斯金納認為有機體作出的反應與其隨后出現的刺激之間的關系對行為起著控制作用,它能影響以后反應發生的概率。他把反應之后出現的、能增強反應概率的手段或措施稱為強化。如果一個操作(自發反應)出現以后,有強化刺激尾隨,則該操作的概率就增加;但已經形成了的操作,如果出現后不再有強化刺激尾隨,則該操作以后出現的概率就減少,甚至消失。這就是操作性條件反射的基本過程。
(二)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基本規律
斯金納認為,人和動物的行為有兩類: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應答性行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反應;而操作行為則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系,是有機體自發作出的隨意反應。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大部分行為都是操作性行為,它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
(三)程序教學與機器教學
在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的直接影響下,“程序教學與機器教學”風靡全球,成為20世紀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學改革運動。在程序教學中,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驟,學生可以自定學習步調,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積極反應,并給予及時強化和反饋,使錯誤率降到最低。在20世紀60年代初,許多教科書都以程序化的方式編寫,市場上也充斥著大量程序化的教材。70年代初,人們的這種熱情有所降低,并逐步放棄了程序教學。不過,程序教學中的合理成分被整合進了計算機輔助教學中。
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
在本章第一節,我們已經介紹了加涅的學習層次分類和學習結果分類。在這里,我們將進一步介紹加涅對學習過程的看法。加涅認為,學習是一個有始有終的過程,這一過程可分成若干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需進行不同的信息加工。與此相應,教學過程既要根據學生的內部加工過程,又要影響這一過程,因而教學過程階段與學習階段是完全對應的。教學就是由教師安排和控制這些外部條件所構成的;而教學的藝術,就在于學習階段與教學階段是否完全吻合。
(一)學習信息加工模式
加涅認為,學習的模式是用來說明學習的結構與過程的,它對于理解教學和教學過程,以及如何安排教學事件具有極大的應用意義,并提出了影響深遠的信息加工學習模式。
(二)學習階段及教學設計
從學習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可以看到,學習是學生與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學習過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構成的。加涅認為,學生內部的學習過程一環接一環,形成了一個鏈索,與此相應的學習階段則把這些內部過程與構成教學的外部事件聯系起來了。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