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課程設計
(一)什么是課程設計
1、課程設計的概念
課程設計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有結構地產生教學計劃,教學大綱以及教科書等系統化活動。
2、設計的意義
(1)從課程設計活動中可以產生全新的課程方案,從而導致對師生的雙邊活動具有深遠的意義的課程改革;
(2)可以對目前的課程進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組織,其中并不增加新的東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將課程中各要素聯系起來。
(二)課程文件的三個層次
課程文件是根據課程設計的原理與方法而制定的指導教學的各種規定。
1、教學計劃
(1)概念 教學計劃是指導和規定課程與教學活動的依據,是學校課程與教學活動的依據,也是制定分科標準、編寫教科書和設計其他教材的依據。
我國義務教育的教學計劃的基本特征是: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
(2)教學計劃的構成 教學計劃主要由教學計劃設計的指導思想、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及其說明、課時安排、課程開設順序和時間分配,考試考查制度和實施要求幾部分構成。
課程設置是教學計劃的核心,它具體勾畫出實現培養目標“藍圖”,是把教育目標與教學實踐結合起來的橋梁。普通中小學課程設置應根據各地區、各學校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國家宏觀指導下,靈活作出安排。
在基本內容上,主要是指教學科目的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及學年編制和學周安排。
開設哪些科目是教學計劃中心問題。中小學教學科目設置,基本以科學的分類為依據,并選擇其中最一般的、對青少年一代最必需的科學知識構成學科。各門學科既有自己的獨立系統,又有彼此間存在的必要聯系。
課時分配包括各學科的總時數,每一門學科各學年(或學期)的授課時數和周學時等。
2、教學大綱
(1)概念 教學大綱又稱學科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它規定了學科的教學目的與任務,知識的范圍、深度和結構,教學進度以及有關教學的基本要求。學科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分學科展開,它體現了國家對每門學科教學的統一要求,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也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它有利于保證教學的計劃性和質量。
(2)教學大綱的構成 包括說明部分和本文部分
3、教科書設計
(1)教材與教科書教材是教師和學生據以進行教學活動的材料,包括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參考書、活動指導書以及各種視聽材料。其中教科書和講義是教材的主體部分。教科書又稱課本,它是依據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教科書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
課文是教科書構成中的主體部分。
教科書的編制,要求要妥善處理思想性與科學性、觀點與材料、理論與實際、知識和技能的廣度與深度、基礎知識與當代科學新成就的關系。
(2)教科書的編排 教科書的編排形式要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符合衛生學、教育學、心理學和美學的要求。教科書的內容闡述,要層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簡練、精確、生動、流暢;篇幅要詳略得當。標題和結論要用不同的字體或符號標出,使之鮮明、醒目。封面、圖表、插圖等,要力求清晰、美觀。字體大小要適宜,裝訂要堅固,規格大小、厚薄要合適,便于攜帶。
(3)教科書的作用
一,教科書是學生在學校獲得系統知識,進行學習的主要材料,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教師講授的內容。
二,教科書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為教師的備課、上課、布置作業、學生學習成績的檢查評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三,根據教學計劃對本學科的要求,分析本學科的教學目標、內容范圍和教學任務。
四,根據本學科在整個學校課程中的地位,對各教學階段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做出統籌安排。
4、教科書編寫應遵循的原則
一,按照不同學科的特點,體現科學性與思想性。
二,強調內容的基礎性,生活性和先進性。
三,在保證科學性的前提下,教材還要考慮到我國社會發展現實水平和教育現狀,必須注意到基本教材對大多數學生和大多數學校的適用性。
四,合理體現各科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受教育者學習的心理順序。
五,兼顧同一年級各門學科內容之間的關系和同一學科各年級教材之間的銜接。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