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考生更好地備考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考試科目,小編特搜集整理了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教育心理學重點提示資料,以供大家訓練,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祝您考試順利!
第四章 認知和社會發展與教育(下)
7、簡述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展分期理論的教育意義
心理及教育測驗專家能根據皮亞杰的研究結果編制新的智力測驗;課程專家應根據皮亞杰的發現設計各級學校的課程;教師可以依據皮亞杰的理論配合教學與學生的智能。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給予教師與父母最大啟示為:智慧為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因此越簡陋的學習環境或越缺乏活動的個體,越產生遲滯的心智能力;認知活動經歷四個性質不同的階段,各階段有其特殊的智能活動,教學者應根據兒童發展的階段,安排最適當的環境并作最充分的教學活動。
8、簡述艾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期理論
艾里克森認為人的一生要經歷八個心理性發展的階段:1、信任對不信任,從出生到一歲;2、自主對羞怯、懷疑,從二歲到三歲;3、主動對內疚,從四歲到五歲;4、勤奮對自卑,從六歲到11歲;5、同一性對角色混亂,從12歲到18歲;6、親密和團結對孤立,成年初期;7、創造性對自我決定,成年中期;8、完善對厭惡,老年期。
9、簡述艾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期理論的教育意義
艾里克森視人格發展為個人與社會交互作用以解決危機的整個人生歷程,因此社會與教育對個人人格的影響為終身之事。因此,為人父母與師長,應提供嬰兒平衡、安全的物質與社會環境,不間斷地關切與愛護以培養信賴的人格;應給予幼兒充分的自我操作與試探能力的機會以發展自動的人格;應鼓勵學前期兒童想像與創造,并欣賞兒童的建議與解答其問題以發展主動的人格;應提供學童從工作課業中獲得成功的經驗以發展其再接再厲的勤奮人格;應協助青年期的青年建立統一的自我觀作為其行為的指導。社會教育及文化機構應協助青壯年組織美滿的家庭以發展親近的人格;鼓勵與協助壯年創業與教育后代,期使他們能于老年時享受完整而快慰的人生。
10、簡述柯爾柏格的道德發展理論
柯爾柏格的道德發展包括三個階段六個時期:一、水平A:前習俗階段。第一期,懲罰與服從的定向;第二期,操作與關系傾向;二水平B:習俗階段。第三期,人際關系與補同的定向,第四期,權威和社會權力控制的定向;三、水平C:后習俗階段。第五期,社會契約方法定向;第六期,普通的道德原則傾向。
11、簡述柯爾柏格的道德發展理論的教育意義
柯爾柏格的道德發展理論給予教師的啟示為: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須根據各時期道德觀念發展的特征而實施;對早期兒童教條式的說教,忽略兒童對權威的看法與對需欲的滿足,很容易造成道貌岸然實則功利橫行的現象;負責教養者不應抱“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想法,讓“趁熱打鐵”的各時期荒廢過去,因為某一時期的道德觀念若不能充分發展而欲于后設法補救,其功效可疑。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