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2013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的備考必看知識點,希望本文能夠幫助您更好的全面備考2013年經濟師考試!!
三、就業和經濟增長及價格總水平的關系
(一)奧肯定律
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在20世紀60年代初提出了美國的產出與失業之間的一個數量
相關關系,即奧肯定律。奧肯根據美國的數據,得出了一個結論,即相對于潛在的GDP,即一個經濟體在充分就業狀態下所能實現的GDP,實際GDP每下降2個或3個百分點,失業率就會上升1個百分點。或者說,相對于自然失業率即充分就業狀態下的失業率,失業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GDP就會下降2個至3個百分點。
應當指出,奧肯定律所提出的經濟增長和失業之間的具體數量相關關系可能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可能差別更大。但是,這一定律具有重要的政策含義,表明了在經濟增長和失業之間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政府應當把促進經濟增長作為降低失業率的主要途徑。
奧肯定律:相對于潛在的GDP,GDP每下降2個或3個百分點,失業率就會上升l個百分點。或者說,相對于自然失業率,失業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GDP就會下降2~3個百分點。
奧肯定律的政策含義:在經濟增長和失業之間存在一定的負相關關系(注意書上63頁的說法是錯誤的),政府應當把促進經濟增長作為降低失業率的主要途徑。
(二)菲利普斯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是以英國經濟學家菲利普斯名字命名的一條描述通貨膨脹與失業或經濟增長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也是分析宏觀經濟問題的重要工具。在2()世紀50年代,菲利普斯曲線最初是反映失業率與貨幣工資率之間變化關系的,失業率越低,工資增長率越高。工資增長與失業水平之間存在著負相關關系。后來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和索羅在20世紀60年代把它改進成為表示通貨膨脹率與失業率之間相互關系的一種后來十分流行的圖形,一般稱為簡單的菲利普斯曲線,如圖8—1所示,圖中丌表示通貨膨脹率。
圖中,橫軸U為失業率,縱軸丌為價格總水平變動率,二者存在負相關關系。當失業率降低時,通貨膨脹率就會趨于上升。反之,當失業率上升時,通貨膨脹率就會趨于下降。政府在進行決策時,可以用高通貨膨脹率來換取低失業率,或者用高失業率來換取低通貨膨脹率。也就是所謂的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之間的替代關系。這樣,就使菲利普斯曲線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成了宏觀經濟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
但是,在菲利普斯曲線提出之后,就不斷有人提出不同的觀點。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認為,由于預期的存在和變動,通貨膨脹和失業替代關系只在短期內才是有可能的,而在長期內則是不存在的;從長期看,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和橫軸垂直的直線,如圖8—1
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描述通貨膨脹與失業或經濟增長之間相互關系的曲線。表明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
但美國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認為,由于預期的存在和變動,通貨膨脹和失業的替代關系只在短期內才是有可能的,而在長期內則是不存在的,在長期,菲利普斯曲線是一條和橫軸垂直的直線。
相關文章:
輕松通過經濟師職稱評審,可同時參與中大網校舉辦的職稱英語網絡輔導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