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_男女福利视频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_在教室里和同桌做校园h文

當前位置:

2011年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輔導資料:貨幣均衡

發表時間:2011/9/20 13:17:23 來源:互聯網 點擊關注微信:關注中大網校微信
關注公眾號

201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輔導資料由中國經濟師考試網匯編整理!!!

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輔導資料:貨幣均衡

(一)貨幣均衡與失衡

貨幣的需求與供給既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貨幣的均衡狀況則是這兩者對立統一的結

果。

1.貨幣均衡的含義

貨幣均衡即貨幣供求均衡,是指在一定時期經濟運行中的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在動態上保持一致的狀態。貨幣均衡是用來說明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關系,貨幣供給符合經濟生活對貨幣的需求則達到均衡。

貨幣均衡具有如下特征:①貨幣均衡是貨幣供求作用的一種狀態,是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的大體一致,而非貨幣供給與貨幣需求在數量上的完全相等。②貨幣均衡是一個動態過程,在短期內貨幣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長期內是大體一致的。③現代經濟中貨幣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經濟總體均衡狀況。

2.貨幣失衡的含義

貨幣失衡是與貨幣均衡相對應的概念。貨幣均衡要求貨幣供給大體等于貨幣需求,如果貨幣供給偏離貨幣需求,則存在貨幣失衡。

貨幣失衡主要有兩大類型:總量性貨幣失衡和結構性貨幣失衡。

(1)總量性貨幣失衡是指貨幣供給在總量上偏離貨幣需求達到一定程度從而使貨幣運行影響經濟的狀態。這里也有兩種情況:貨幣供應量相對于貨幣需求量偏小,或貨幣供應量對于貨幣需求量偏大。在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前一種貨幣供給不足的情況很少出現,即使出現也容易恢復,經常出現的是后-二種貨幣供給過多引起的貨幣失衡。造成貨幣供應量大于貨幣需求量的原因很多,例如政府向中央銀行透支以融通財政赤字。一味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而不適當地采取擴張性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等,其后果之一就是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

(2)結構性貨幣失衡是另一大類貨幣失衡,主要發生在發展中國家,是指在貨幣供給與需求總量大體一致的總量均衡條件下,貨幣供給結構與對應的貨幣需求結構不相適應。結構性貨幣失衡往往表現為短缺與滯留并存,經濟運行中的部分商品、生產要素供過于求,另一部分又求過于供。其原因在于社會經濟結構的不合理。因此,結構性貨幣失衡必須通過經濟結構.調整加以解決,而經濟結構的剛性往往又使其成為一個長期的問題。

總量性貨幣失衡和結構性貨幣失衡不是非此即彼的簡單關系,在現實經濟運行中往往是兩者相互交織、相互聯系,從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以至于難以分辨。由于結構性貨幣失衡根源于經濟結構,所以,中央銀行在宏觀調控時更多地注意總量性失衡。

(二)貨幣均衡水平決定

貨幣在運動過程中通過其內在機制的自我調節,能夠自發保持供給與需求的均衡關系,而貨幣供應量正是按貨幣需求向流通領域供給貨幣的結果,是貨幣供求關系的產物。因此,流通領域的貨幣數量,取決于貨幣的均衡水平。貨幣在運動過程中的自我調節機制能夠使其保持均衡狀態的特性,決定了單純追求貨幣自身的供求均衡,在貨幣流通的決策和管理方面是不具有實際意義的。而且,貨幣運動作為國民經濟運行體系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與國民經濟的其他方面不可能不發生聯系。特別是在當代信用貨幣制度下,貨幣運動對國民經濟有著極其重要的能動作用,貨幣數量已經成為宏觀經濟中重要的經濟變量和政策變量。因此,研究貨幣均衡問題,固然首先要涉及貨幣的自身均衡問題,但更重要的是研究貨幣的均衡水平及由此而決定的流通領域中的貨幣數量與宏觀經濟其他變量的綜合平衡問題。

在宏觀經濟方面,總的要求是達到或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平衡關系。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社會總供給總是以商品價格總額形態出現,表現為一定時期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社會總需求則是以貨幣形態出現,表現為通過貨幣的多次周轉而實現的社會購買力(MV)。因此,保持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均衡關系,要求處理好貨幣數量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生產總是在不斷發展的,流通規模也總是在不斷擴大的。要保證國民經濟在物價穩定、的條件下協調發展,就必須使流通領域中貨幣數量的增長幅度與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相互配合。因此,假定貨幣流通速度相對穩定,貨幣供應量(M1)就應當與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步增長△M1=Y′×M0。其中,Y′為GDP增長率,M0為上期貨幣存量,△M1為本期貨幣增量。

然而,物價因素畢竟不能不考慮。在一般情況下,產品的價格不會因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而下跌。理由很簡單:如果物價隨著勞動生產率的升降而漲跌,那么各企業、經濟部門乃至國家,其產值就只能反映出它們的勞動消耗狀況,從而使經濟增長率除了反映勞動力就業增減變動之外,不會再有別的意義了。因此,在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單位產品所包含的價值量相對下降的情況下,商品價格并不相應降低。勞動生產率提高在技術或勞動密集性程度不同的部門并不一致,從而造成所謂的產品價格剪刀差現象。在調整這種剪刀差現象時,一般都是通過調高價格低于價值的那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價格,以使價格體系趨于合理化,其結果必然是價格總水平上漲,同時,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技術性能不斷提高,也無形中使同類產品的價格自然上升,其結果也是導致價格總水平不斷上漲。

由此可見,在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剔除通貨膨脹等非正常因素的影響,仍存在著物價水平自然上升的傾向。若將物價自然上升因素考慮進去,則流通領域中貨幣數量的增長應略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即:

△M1=(Y'+P')×M0或M1'=Y'+P'

其中,P'為物價自然上漲率,Ml'為貨幣供應量增長率。上式反映了貨幣的均衡與經濟增長及物價水平的關系。

相關文章:

2011年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輔導資料匯總(五)

相關新聞:

201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報考指南

201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用書訂購

2011年中級經濟師網絡輔導試聽

進入中國經濟師考試論壇與更多學員交流>>>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

2頁,當前第1頁  第一頁  前一頁  下一頁
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 更多>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 經濟師

        [協議護航班-不過退費]

        7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退費校方服務

        1400起

        初級 中級

        761人正在學習

      • 經濟師

        [沖關暢學班]

        5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續學校方支持

        980起

        初級 中級

        545人正在學習

      • 經濟師

        [精品樂學班]

        3大模塊 題庫練習 精品課程

        680起

        初級 中級

        445人正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