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市函數和成本曲線
(一)成本的含義
成本又稱生產費用,是生產過程中企業對所購買的各種生產要素的貨幣支出。也可以說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支付的物質費用和人工費用。為了更好地理解成本的含義,需要對以下概念有所了解。
1.機會成本
是指當一種生產要素被用于生產單位某產品時所放棄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2.顯成本與隱成本
生產成本可以分為顯成本和隱成本兩部分。顯成本是指企業購買或租用的生產要素所實際支付的貨幣支出。隱成本是指企業本身所擁有的并且被用于該企業生產過程的那些生產要素的總價格。隱成本是企業自己擁有并使用的資源的成本,它實際上也是一種機會成本,應該從機會成本的角度按照企業自有生產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來支付和計算。
3.經濟利潤
企業的所有的顯成本和隱成本共同構成了企業的總成本。企業的經濟利潤是指企業的總收益和總成本的差額,簡稱企業的利潤。企業所追求的最大利潤,指的就是最大的經濟利潤。經濟利潤也可稱為超額利潤。和經濟利潤相對的是正常利潤,通常是指企業對自己所提供的企業家才能的報酬支付。正常利潤是生產成本的一部分,是作為隱成本的一部分計人成本的。因此經濟利潤中不包括正常利潤。
(二)成本函數
1.成本函數的含義和類型
成本函數就是表示企業總成本與產量之間關系的公式。由于考察的時期不同,分為短期成本函數和長期成本函數。所謂短期,是指生產時間很短,總有一種或幾種生產要素的數量固定不變,因而就有了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之分。所謂長期,是指這樣一個時期,企業在這段時
間內可以調整生產要素,從而一切生產要素都是可變的,這樣,長期成本中就沒有什么固定成本,一切成本都是可變的。因此,短期成本函數就可寫成:
C=b+f(q)
式中,C為總成本,q為產量,b為固定成本。長期成本函數可寫成:
C=f(q)
可見,短期成本函數和長期成本函數的區別就在于是否有固定成本和可變成分之分。
2.短期成本函數分析
首先來看幾個概念:總成本,就是企業在短期內生產一定量產品所需要的成本總和。短期總成本可以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內不隨產量增減而變動的那部分成本,其中主要包括廠房和設備的折舊,以及管理人員的工資費用等。可變成本是指隨著產量變動而變動的那部分成本,其中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動力以及生產工人的工資費用等。
如果以TC代表短期總成本,TFC代表總固定成本,TVC代表總可變成本,則有:
TC=TFC+TVC
平均成本也叫平均總成本,也即我們常說的單位產品成本,是生產每一單位產品的成本,是總成本除以總產量所得之商。平均成本分為平均固定成本與平均可變成本。平均固定成本是平均每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平均可變成本是平均每一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可變成本。如以Q代表總產量,ATC代表平均成本,AFC代表平均固定成本,AVC代表平均可變成本,則有:
ATC=TC/Q
AFC=TFC/QAVC=TVC/Q
邊際成本是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時總成本的增加額。如以MC代表邊際成本,△TC代表總成本的增加額,△Q代表總產量的增加額,則有:MC=△TC/AQ
由于短期內固定成本為一常數,不受產量的影響,因而邊際成本也就是產量變動引起的可變成本的變動。為了更清楚地說明各種成本及其之間的關系,我們給出了某企業的成本表(見表3—2)。
(三)短期成本曲線
1.總成本、總固定成本和總可變成本曲線
根據成本函數,可以畫出總成本(TC)曲線、總固定成本(TFC)曲線和總可變成本(TVC)曲線,如圖3—2所示。
從圖3—2可以看出,總成本曲線是從縱軸一個截點即產量為零時總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個點F開始,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開始時是以遞減的增長率上升,當產量達到一定水平后,便以遞增的增長率上升。總固定成本曲線是平行于橫軸的一條直線。產量為零時,總可變成本為零,隨著產量的增加,總可變成本逐步上升,開始以遞減的增長率上升,產量達到一定水平后,便以遞增的增長率上升。總可變成本曲線上升的速度和總成本曲線上升的速度之間存在著對應的關系,說明二者的變動規律是一致的。
2.平均總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變成本、邊際成本曲線,根據成本函數,也可畫出平均總成本(ATC)曲線、平均固定成本(AFC)曲線、平均可變成本(AVC)曲線、邊際成本(MC)曲線,如圖3—3所示。
平均總成本曲線開始時隨著產量增加而迅速下降,M點是平均總成本曲線的最低點,過這一點以后,平均總成本曲線又隨產量的增加而上升。平均可變成本曲線開始時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M‘點是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平均固定成本曲線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遞減,逐漸向橫軸接近。邊際成本曲線開始時隨產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很快就降到最低點,過最低點以后,便隨著產量的增加而迅速上升,上升的速度比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上升速度更快。邊際成本曲線上升時首先通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M’,然后又通過平均總成本曲線的最低點M。圖3—3反映了各種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的變動的規律,以及它們相互間的關系。
平均固定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逐漸減少,是因為固定成本在短期內不變,產量增加,則分攤到每一單位產品上的固定成本就減少了。其變動規律是開始降低幅度很大,以后降低幅度越來越小。
平均可變成本變動規律是,開始隨著產量的增加和生產要素的充分利用,呈降低趨勢,但是當產量達到一定水平后,又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平均總成本的變動規律與平均可變成本變動規律相似,也是隨產量增加先下降后上升。都具有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邊際成本與平均總成本之間存在著一種非常明顯的關系,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總成本曲線相交于平均總成本曲線的最低點M。在M點之前,邊際成本曲線低于平均總成本曲線;在M點之后,邊際成本曲線高于平均總成本曲線。就是說,當平均總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下降時,邊際成本必定小于平均總成本。當平均總成本隨產量增加而上升時,邊際成本必定大于平均總成本。當邊際成本與平均總成本正好相等時,平均總成本處于最低點。
邊際成本與平均可變成本之間也存在著類似的關系,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相交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M’。在M’點之前,MC曲線低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在M’點之后,邊際成本曲線高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而且,無論是上升還是下降,邊際成本曲線的變動都快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
在以上三條曲線中,邊際成本曲線最早到達最低點。由于平均總成本既包括平均可變成本,還包括平均固定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受固定成本的影響,平均總成本曲線的最低點M的出現慢于且高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最低點M’點。當平均可變成本曲線已經到達最低點M’點時,總平均成本曲線還沒有到達最低點M點,也就是說,邊際成本曲線與平均總成本曲線的交點M點的出現慢于邊際成本曲線與總平均成本曲線的交點M’點的出現。此外,平均總成本曲線的最小值大于平均可變成本曲線的最小值,即M點的位置高于M’點。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