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2013年中級經濟師考試公路運輸經濟專業的備考必看知識點,希望本文能夠幫助您更好的全面備考2013年經濟師考試!!
第二節 各種運輸方式的合理分工與運輸結構
一、各種運輸方式的特點
1.鐵路:
√優點:運輸能力大;運輸成本低;能保證運行的經常性和持續性;運輸的地區局限性小;統一管理指揮,準時高速;安全可靠;規模優勢明顯。
√缺點:始建投資大周期長;裝卸作業時間長;機動性差;固定投資大,停運后不易轉讓回收。
2.公路:
√優點:覆蓋面廣;機動靈活;方便,“門到門”;資金周轉快,回收期短;搶險、救災及戰時的最有效運輸方式。
√缺點:單車作業量小,相對成本高;運行持續性差;不安全;有污染。
3.水路:
√優點:通航能力不受限制,可運載超大型貨物;航道投資小;易擴建;運載能力大;勞動生產率高;運行持續性強,可遠距離運輸。
√缺點:速度低;受天氣影響大;受航道限制,靈活性差;需要其它接駁方式。
4.航空:
√優點:速度快;機動性大;舒適安全;建設周期短、投資少,只需要有飛機和機場。
√缺點:飛機制造昂貴;能耗大;運載成本和運價高;受天氣影響,雷雨等;短途中運送速度優勢不明顯,宜中長途運輸和鮮活、高價值貨物運輸。
5.管道:
√優點:運量大;建設投資相對小,占地少;不受氣候影響,穩定;易于自動化和集中遙控;環保。
√缺點:靈活性差,調節運量及方向的幅度小;運輸對象單一;運輸工具不能移往他處使用;部分油品長期積存在管道內,占用成本。
二、各種運輸方式的合理分工與協作
一個國家的交通運輸業采用哪種分工與合作模式,取決于國家的自然、經濟、地理及運輸結構類型。
我國:幅員遼闊,路海疆域廣大 → 建立綜合的交通運輸體系
1.各種運輸方式的適用范圍
鐵路:幅員遼闊的大陸國家;鐵路建設比較發達的國家;大宗貨物運輸;中長距離貨運;中長距離客運;城際間或市郊客運、通勤等。
公路:中短途客貨運,集疏的有效方式;高附加值、多批次、少批量貨運。
水路:時間要求低的大宗、廉價貨物的中長距離運輸。
航空:高附加值的、貴重、鮮活、急需的遠距離貨物運輸。
管道:流體貨物,如石油、天然氣。
2.各種運輸方式的協作
(1)可能性:各種運輸方式各具優缺點,相互補充,使協作成為可能。
(2)必要性:一個完整的運輸過程不是一種運輸工具所能完成的。
(3)原則:
√充分滿足需求原則
√總體效益最優原則
√銜接便利順暢原則
√可持續發展原則
(4)方式:構建綜合運輸體系,發展聯合運輸。
三、運輸結構
1.運輸結構的涵義(要求掌握)
(1)涵義:
運輸結構是指運輸部門內外部相互聯系的各個方面和環節的有機比例和構成。
√內部:各種運輸方式內部各環節的構成比例。
√外部: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一個分工和協作。
(2)層次:宏觀、中觀和微觀。
√宏觀:從國民經濟整體考察→運輸能力與需求的適應程度,投入產出比
√中觀:從運輸行業內部考察
√微觀:從每種運輸方式內部的各個環節考察
(3)要求:
◆宏觀要以中觀和微觀為基礎
◆中觀和微觀要服從宏觀的要求
2.運輸結構的內容
(1)運量結構:各種貨物品類的貨運量比例;各種性質的旅客占客運量的比例。
(2)區域結構:各種運輸方式的營運線路長度、運輸工具數量、客貨運量在區域分布情況。
東部地區 99.35萬公里
中部地區 120.25萬公里
西部地區 126.10萬公里
總里程 345.7萬公里
(3)技術結構:科技含量。如:裝卸手段的機械化程度等。
(4)投資結構: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投資比例,反映投資方向,發展重點。
(5)運力結構:各種運輸方式運能的比例關系。
3.運輸結構的影響因素
1)客運結構的影響因素
√經濟發展水平和階段
√各種運輸方式的運行速度
√國土面積、地理位置、人口數量及分布
√運輸方式的服務質量
√國家的經濟政策和運輸政策
2)貨運結構的影響因素
√需求結構(產業結構)的變化
√供給因素的變化
√國家的經濟政策
√其他:地理位置、資源分布及生產力布局
4.運輸結構的優化
(1)結構優化的原則:適應需求!!!
▲適應產業結構的需求
①資源密集型產業結構:運輸結構就要考慮運量大、規模大,對運輸方式選擇要求重載化和大型化。
②資金密集型產業結構:運輸結構要考慮運量小、批量小、速度快,對運輸方式選擇要求小型化、靈活化和快捷化。
▲適應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
▲適應實際的需求
▲適應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需求:少投入高回報。
(2)結構優化的對策
①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②要注重先進的經濟增長方式;③要設立綜合管理體制;④要保持合理的運價體系。
相關文章:
輕松通過經濟師職稱評審,可同時參與中大網校舉辦的職稱英語網絡輔導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