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2013年初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的備考強化必看知識點,希望本文能夠幫助您更好的全面備考2013年經濟師考試!!
第一部分 經濟學基礎
第一章 社會經濟制度
一、 物質資料生產和基本經濟規律
(一)物質資料生產
1.概念:
物質資料生產是指勞動者按照預期目的,運用勞動資料加工于勞動對象,改變勞動對象的形狀、性質或地理位置,使它適合人們需要的過程。
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
2.三要素
人類進行物質資料生產具備的三個基本要素是:
(1)人的勞動,即勞動力的支出,它是生產的最基本要素。
(2)勞動資料,即勞動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產工具。
(3)勞動對象,即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質資料。
【例題·多選題】(2008年)人類進行物質資料生產應當具備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文化條件
B.人的勞動
C.生產關系
D.勞動資料
E.勞動對象
【答案】BDE
【解析】人類進行物質資料生產具備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人的勞動、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
(二)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
內容:生產力→ 生產關系→ 生產方式→ 經濟基礎→ 上層建筑→ 基本矛盾
1.生產力
人與自然的關系表現為生產力。
(1)概念:生產力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2)生產力的構成:包括人和物兩大要素;
勞動對象不能構成生產力的因素。
(3)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
生產工具的變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
例如:生產工具的變革。
早期的生產工具:石木工具、金屬工具。
后來的生產工具:機器。
現代: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自控裝置。
【例題1·單選題】生產力不包括( )。
A.勞動者
B.生產資料
C.生產工具
D.勞動對象
【答案】D
【解析】勞動對象不能構成生產力的因素。所以生產力不包括勞動對象。
【例題2·單選題】(2011年)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是( )。
A.生產工具的變革
B.分配方式的優化
C.文化素質的提高
D.生存環境的改變
【答案】A
【解析】生產工具的變革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
2.生產關系
概念:
生產關系是指人們在生產資料所有制基礎上形成的,并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關系的總和。
其中生產是起決定作用的環節;分配和交換是聯結生產和消費的橋梁和紐帶;消費是最終目的和動力。
【應試提示】:人和自然的關系表現為生產力。人和人的關系表現為生產關系。
【例題1·單選題】(2007年、2009年)在社會生產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是( )。
A.消費
B.交換
C.生產
D.分配
【答案】C
【解析】在社會生產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環節是生產。
【例題2·單選題】在生產關系中,( )是最終的目的和動力。
A.消費
B.交換
C.生產
D.分配
【答案】A
【解析】在生產關系中,消費是最終目的和動力。
3.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
社會生產關系的基礎是一定的生產資料所有制, 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著生產關系。
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基礎,歷史上的社會生產關系有兩種基本類型:
(1)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生產關系;
(2)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原始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及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
【例題·多選題】(2007年)人類歷史上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存在于( )。
A.原始社會
B.封建社會
C.奴隸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E.社會主義社會
【答案】AE
【解析】人類歷史上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生產關系存在于原始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及未來共產主義社會。
4.生產方式
(1)概念:生產方式是指人類社會為了生存和發展而謀取物質資料的方式。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構成生產方式。
(2)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關系
一方面,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
另一方面,生產關系對生產力也有反作用。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性質的規律,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例題·單選題】在生產方式中,( )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
A.生產關系
B.生產力
C.上層建筑
D.經濟基礎
【答案】B
【解析】生產力是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
5.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
(1) 經濟基礎的概念
一定社會形態中占主導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這個社會的經濟基礎。(2) 上層建筑的概念
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并與之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會意識形態是這個社會的上層建筑。
(3)二者的關系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對立統一構成一定的社會形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有反作用。
6.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
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過程: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動力。
【例題1·單選題】(2008年)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總是從( )的變化開始。
A.經濟基礎
B.上層建筑
C.生產力
D.生產關系
【答案】C
【解析】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總是從生產力的變化開始。
【例題2·多選題】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 )。
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
B.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
C.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的矛盾
D.生產資料與生產工具的矛盾
E.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的矛盾
【答案】AB
【解析】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構成了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
(三)社會經濟規律
1.概念
經濟規律是經濟現象和經濟過程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體現著社會經濟活動的必然趨勢。
2.經濟規律具有客觀性
因為:(1)任何經濟規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觀經濟條件的基礎上產生,并隨著客觀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2)任何經濟規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3)人們從事經濟活動必須尊重經濟規律,并按經濟規律的要求辦事。
相關文章:
輕松通過經濟師職稱評審,可同時參與中大網校舉辦的職稱英語網絡輔導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