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商企業及其管理概論
第一節 工商企業的概念與發展歷程
一、工商企業的形成與發展
(一)企業的概念
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依法從事生產、流通和服務等滿足社會需要的經濟活動,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
這一概念大致包括幾個方面的含義:
(1)企業必須擁有一定的資源:資本、土地、勞動力、技術、信息。
(2)企業是獨立的經濟實體:能夠獨立為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
(3)企業是能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完整的經濟組織。
(4)企業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促進就業、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5)企業是一個獨立的民事主體:注冊登記,有固定場所,有獨立資產,獨立核算。
(二)企業的形成
關于企業的形成,存在兩種普遍認同的理論觀點:
1.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是:通過考察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生產技術的進步來探討企業的產生。
企業的出現是社會分工發展的必然結果。
2.新制度學派的觀點
交易費用這一概念,是美國經濟學家科斯1937年在《企業的性質》一文中分析企業的起源和規模時首次提出的。
交易費用(交易成本)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獲得精確的市場信息的成本;
二是在市場交易中,交易人之間在談判、討價還價和履行合同過程中發生的成本。
從交易費用的角度考察,市場和企業是兩種不同的資源配置和生產組織方式,市場是通過協議買賣的方式來實現資源配置和組織生產的,企業是通過內部管理的方式來實現資源配置和組織生產的。
(三)企業的發展
1.企業發展的三個主要階段
(1)手工生產時期。手工生產時期主要是指從封建社會的家庭手工業到資本主義初期的工場手工業時期。
(2)工廠生產時期。
工廠制度的建立是工場手工業發展的飛躍,它標志著企業的真正形成。
(3)企業生產時期。
2.企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徑
(1)企業發展的兩個基本要求:完善而靈活的經營機制;良好的企業素質。
第一,經營機制。是指能夠有效地協調市場需求和企業生產經營的綜合體系。主要包括:
動力機制:一個企業必須具有內在強大的經濟動力,資產和利益是企業經營機制的動力源泉。企業始終追求資產和利益的增加。動力機制包括所有者權益、經營者權利和勞動者積極性。
調節機制或產銷機制:供應、生產和銷售三個基本環節,由企業根據經濟性原則自主安排,調節生產經營。包括原材料商品自主選購、生產計劃自主制定、產品或商品自主銷售,以及調節投資主體、領導體制、內部組織結構、經濟利益關系、內外部關系等。
約束機制或平衡約束機制:包括多重利益約束機制、財務平衡約束機制、權力平衡約束機制。
發展機制或技術進步機制:自我積累發展基金,積極開辟融資渠道,自主決定擴大再生產的投資項目,不斷地吸收、應用、發展新技術,以及應用新的管理方法,使生產力不斷向更高水平推進。發展機制包括發展基金自我積累、籌資渠道自主選擇、投資項目自主決定、法人財產依法所有。
企業經營機制的完善和健全與否,會受到企業的經濟地位、企業所有制形式、企業經營責任制、企業人員素質、企業財力資源、企業物質資源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第二,企業素質。是指企業內在的本質,即構成企業活動能量大小的各種要素及其有機結合所產生的能力。主要包括:
人員素質:世界上一些知名的企業家把人才看成是企業能否健康成長的關鍵。
技術裝備素質:技術裝備既然是生產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它的技術水平、新舊程度等對企業素質和經濟效益必然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管理素質:在一個企業里,如果管理素質低下,勞動者的積極性就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技術裝備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整個企業的素質也就不可能很高,經濟效益也不可能很好。
文化素質: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經營哲學、倫理道德、精神風范、價值觀念等意識形態的總合。它能對企業職工的行為起到規范的作用、凝聚的作用、激勵的作用、強化的作用和榜樣的作用。
(2)企業發展的主要途徑:技術進步和多樣化經營。
第一,技術進步。就是技術知識及其在生產經營中應用的進展。
第二,多樣化經營。又稱多角經營、多元化經營、多邊經營。
3.現代企業與傳統企業的聯系與區別
(1)現代企業與傳統企業的聯系:
①傳統企業是現代企業的基礎。
②現代企業是傳統企業的繼承和發展。
③現代企業和傳統企業都是經濟組織,是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
(2)現代企業與傳統企業的區別:
①面臨的外部環境不同。傳統企業的外部環境偏緊,企業要看政府臉色行事;現代企業外部環境較松,企業根據市場需要行事。
②所有者和經營者的關系不同。傳統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統一;現代企業所有者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
③企業管理方式不同。傳統企業實行垂直式直接管理;現代企業實行扁平式間接管理,企業具有獨立性。
二、工商企業的基本構成要素
(一)企業要素的概念
企業:是一個封閉系統(獨立經營、自成體系),是一個開放系統(面向市場、動態靈活)。
企業為了實現生產經營目標,就必須擁有生產經營的各種基本要素。
(二)企業要素的構成
(1)人力:生產力的推動者、社會財富的創造者。
(2)物力:企業活動的物資設備、企業發展的物質基礎。
(3)財力:企業資產的貨幣表現。
(4)信息:企業經營管理的耳目,生存之本,發展之源。
(5)技術:人類積累并體現出來的經驗、知識、技巧。
(6)知識:人們實踐中獲得的知識和經驗的總和。
(7)時間:物質存在的形式,物質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
(8)空間:物質存在的形式,物質存在的廣延性、伸張性的表現。
(9)市場:實現價值的場所,獲取資源的媒介。
(10)客戶:產品或服務的接受者,商品或利潤的提供者。
(11)環境:對人或事物生存發展的影響因素。
(12)管理:照管并約束人或事物的要素及質量與能量。
三、工商企業的優勢與弱勢
(一)企業的優勢
(1)在生產和技術方面能夠進行有效分工和協作,創造新的生產力。
(2)節約費用。一是節約談判費用,許多產品是由多個零部件組成,和一個提供完整產品的供應商進行談判的成本顯然小于與多個零部件供應商談判的成本;二是降低信息獲取費用,企業內部傳遞信息更具優勢,企業內部各協作單位可以以比市場更低的費用獲取必不可少的信息。
(3)減少機會主義行為。企業內部各協作單位也會存在矛盾和沖突,但在長期且相對固定的分工協作過程中,經過不斷磨合,可以減少狹隘的機會主義行為。
(4)進行有效控制的手段更多。企業和市場相比,不僅有行政上的權威來控制合作和交易,而且可以運用評價、獎勵和懲罰(包括收益、晉升、報酬、內部資源分配等)等多種手段。
(5)解決沖突的機制更有效。企業內部行政系統的命令和權威常常比市場討價還價或訴訟更能有效地解決沖突。
(6)能實現良好的溝通。企業內部人際間不斷的相互交往可以在人們心里建立一種相互信任的感覺。
(二)企業的弱勢
(1)信息傳遞易缺失。
(2)監督成本增加。
(3)激勵機制效力減弱。
(4)官僚內耗現象產生。
考生都在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