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您更好的通過2012年中級經濟師考試,全面了解2012年經濟師考試的相關重點,我們特地為您匯編了中級經濟師考試輔導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經濟師考試中級經濟基礎預習講義(101)
第五節 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也稱為會計基本假設
會計基本前提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貨幣計量。
一、會計主體
1、含義:
會計主體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范圍,是會計所服務的特定單位。作為會計主體,必須有獨立的資金活動,獨立的進行核算,可以獨立編制財務報告。
2、作用:
明確界定會計主體,是會計核算的重要前提,是為了把會計主體的經濟業務與其他會計主體以及投資者的經濟業務劃分開。
3、會計主體與法律主體的關系
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必然是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可以是一個獨立的法律主體,也可以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主體,如會計主體可以是行政事業單位、企業、企業的分支機構、企業內部獨立的某個生產車間、可以作為費用報銷單位的企業內部職能部門、由多個法人組成的企業集團、合伙企業等。
二、持續經營
1、含義:
持續經營是會計核算應當以持續、正常的經營活動為前提,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持續經營下去,而不考慮企業停產或破產清算,也不考慮企業大規模削減業務。
2、作用:
只有在持續經營的前提下,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才區分為流動和長期的,企業資產才能以歷史成本計價而不以現行成本或清算價格計價,才有必要和可能進行會計分期并為采用權責發生制奠定基礎,才能正確區分資本與負債成為必要。
三、會計分期
1、含義:
會計分期又叫會計期間,把企業持續不斷的生產經營過程劃分為若干連續的、等距的會計期間,以便分期結算賬目,按期編制會計報表,從而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會計分期是建立在持續經營基礎上的。
2、會計分期一般分為年度和中期。年度和中期均按公歷起訖日期確定。
3、作用:
明確了會計期間的前提,才產生了本期與非本期的區別,才產生了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才能正確貫徹配比原則。
四、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是指企業在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采用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進行記錄,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并假定貨幣的幣值保持不變。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會計應當以貨幣計量,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第六節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企業會計準則》對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關性、清晰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并如實反映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內容完整。
可靠性包括真實性和客觀性。
在實際會計核算中用作證明客觀事實計量依據的,主要是指各種原始憑證和儀表記錄。
二、相關性
相關性又稱作有用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
三、清晰性
清晰性又稱可理解性,要求會計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利用。
四、可比性
(1)要求同一企業不同時期發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必須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企業會計核算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將變更的內容和理由、變更對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累計影響數以及累計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的理由等,在附注中說明以便進行不同時期的縱向比較。
(2)不同企業發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項,應當采用規定的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辦法,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以便在不同企業之間可以進行橫向比較。
五、實質重于形式
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而不應當僅僅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如融資租賃固定資產從經濟實質上,企業擁有資產的實際控制權,在會計核算上視為企業資產。
六、重要性
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項。
重要性要求每個企業都要根據會計事項對信息使用者進行決策的影響程度來確定自己的重要會計事項,根據會計事項的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的核算方式和不同的核算精度。
重要性的應用需要依賴職業判斷,從項目的性質和金額大小兩方面來判斷。
七、謹慎性
謹慎性又稱為穩健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者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如某一經濟業務有多種處理方法可供選擇時,應選擇采取一種不導致擴大資產、虛增賬面利潤、擴大所有者權益的方法。
謹慎性在會計上的應用是多方面的,如存貨在物價上漲時采用后進先出法,對應收帳款計提壞帳準備,對固定資產采用加速折舊法、對可能發生的資產損失計提減值準備等。
八、 及時性――――及時核算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