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風險管理
(一)商業銀行風險的成因
商業銀行風險是指銀行在經營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其實際收益和預期收益產生背離,從而導致銀行蒙受經濟損失或少獲取額外收益的可能性。商業銀行風險的產生有其客觀存在的必然性,也有在經營管理上失誤的主觀原因。商業銀行風險產生的主觀原因在于,商業銀行的每項業務都有一個為確定未來行為目標選擇最優方案進行決策、實施管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形成銀行風險,包括:決策環節;管理環節;風險控制環節。商業銀行風險產生的客觀原因在于,現代銀行是經濟活動的核心和樞紐,受外部客觀環境制約程度高,任何客觀形勢的變化都會對商業銀行經營產生影響,造成銀行經營困難,形成銀行風險。
(二)商業銀行風險的特征與類型
與一般的工商企業相比,商業銀行屬于高負債經營,其自有資本占總資產的比例很低,因此,其風險具有一定的杠桿性;商業銀行的經營對象是貨幣,具有信用創造功能,而且與經濟聯系非常密切,一旦出現危機,容易傳遞給其他經濟體,形成連鎖反應,產生很大的負外部效應。
為了有效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風險,有必要對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進行準確分類。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將銀行風險劃分為不同的類型。例如,按風險發生的范圍,可將風險劃分為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按風險的來源,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可劃分為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等。最常用的風險分類是巴塞爾委員會按商業銀行的業務特征及誘發風險的原因,將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劃分為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國家風險、聲譽風險、法律風險以及戰略風險八大類。
(三)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內容
1.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是運用風險控制手段和方法,對在經營過程中所承受的風險進行識別、計量、監測和控制的行為過程。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風險識別。風險識別是商業銀行根據外部形勢變化和自身發展戰略及經營狀況,識別出可能影響其戰略實施或經營活動目標的潛在風險,并分析引起風險事件原因的過程。風險識別包括識別風險和分析風險兩個環節。識別風險通過系統化的方法發現銀行所面臨的風險種類、性質;分析風險是指深入理解導致風險產生的內在因素。風險識別有助于銀行了解自身面臨的風險及其嚴重程度,從而為風險計量和控制奠定基礎。
(2)風險計量。風險計量是指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對各種風險進行定量分析,計算損失發生的概率和損失的大小,是全面風險管理、資本監管和經濟資本配置得以有效實施的基礎和關鍵環節。商業銀行應根據不同的業務性質、規模和復雜性,對各類風險選擇適當的計量方法,基于合理的假設前提和參數,計量承擔的所有風險。風險計量有助于商業銀行分析和評估風險發牛的可能性、風險將導致的后果及嚴重程度,從而準確確定風險水平。隨著《資本辦法》從2013年開始實施,我國商業銀行開始逐步采用資本計量高級方法,不斷提高風險計量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3)風險監測一風險監測是指商業銀行通過各種監控技術,動態捕捉風險指標的異常變動,判斷其是否已達到引起關注的水平或已超過閾值。風險監測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監測各種可量化的關鍵風險指標(KeyRiskIndicators,KRI)以及不可量化的風險因素的變化和發展趨勢,確保在風險進一步惡化之前識別出來;二是報告商業銀行所有風險的定性、定量評估結果,以及所采取風險管理、控制措施及其質量和效果。風險監測和報告過程看似簡單,但要滿足不同風險層級和不同職能部門對于風險發展狀況的多樣化需求是一項極為艱巨的任務。
(4)風險控制。風險控制是對經過識別和計量的風險采取分散、對沖、轉移、規避、控制等策略和措施,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過程。商業銀行風險控制可以分為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前者是指銀行在開展經營活動之前制定一定的標準或方案,避免風險超過自身承受能力或提前采取一定的風險防范措施,主要方法包括限額管理、風險定價和制定應急預案等:后者是指銀行根據所承擔的風險水平和風險變化趨勢,采取一系列風險轉移或緩釋工具來降低風險,主要方法包括風險緩釋或風險轉移、重新分配風險資本、提高風險資本水平等。
2.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主要策略
商業銀行常用的風險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六種:
(1)風險預防。風險預防是指商業銀行針對面臨的風險,事先設置多層預防措施,防患于未然,風險預防措施包括:①充足的自有資本金。商業銀行抵御風險的最終防線是保持充足的自有資本金。②適當的準備金。商業銀行的白有資本很少,單靠自有資本來防范風險往往不現實。因此,商業銀行需要在資產中保持一定的準備金以抵御風險,其中法定準備金和超額準備金是基本的準備金。
(2)風險分散。風險分散是指商業銀行通過實現資產結構多樣化,盡可能選擇多樣的、彼此不相關或負相關的資產進行搭配,以降低整個資產組合的風險程度。根據這一策略,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應是全面的、分散的,對單一客戶的授信額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將單項資產在總資產中的份額限制在極小的比例之內。風險分散只能減少或消除非系統性風險,并不能減少系統性風險。
(3)風險轉移。風險轉移是指商業銀行通過購買某種金融產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經濟措施將風險轉移給其他經濟主體的一種策略選擇。風險轉移分為保險轉移和非保險轉移兩類。出口信貸保險是典型的金融風險保險轉移策略;銀行辦理信貸業務時要求用信人提供保證擔保,就屬于典型的非保險轉移策略。
(4)風險對沖。風險對沖是指商業銀行通過投資或購買與標的資產收益波動負相關的某種資產或衍生品,來沖銷標的資產潛在損失的一種風險管理策略。風險對沖對管理市場風險非常有效。近年來,隨著信用衍生品的不斷創新和發展,風險對沖策略也被廣泛應用于信用風險管理領域。
(5)風險抑制。風險抑制是指商業銀行在承擔風險之后,通過加強對風險的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以便在風險事件實際發生之前阻止情況惡化,或者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后盡可能減少風險造成的損失。商業銀行面臨的絕大多數風險都有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在損失實際發生之前的相當一段時間中都會有很多預兆,因此,商業銀行應當建立健全風險預警系統,密切關注各種風險的動態和趨勢,并及時采取措施。
(6)風險補償。風險補償是指商業銀行采取各種措施對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加以彌補。銀行常用的風險補償方法有:合同補償,即在訂立合同時將風險因素考慮在內,如將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計入價格之中;保險補償,即通過存款保險制度來減少銀行風險;法律補償,即利用法律手段對造成銀行風險損失的法律責任者提起財產清理訴訟,盡可能地挽同損失。
(四)“巴塞爾資本協議”的發展與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
(1)“巴塞爾資本協議”的發展與銀行業全面風險管理。1988年,巴塞爾委員會發布了“巴塞爾資本協議”,強調銀行必須擁有足以覆蓋其風險資產的充足的資本金。巴塞爾委員會于2004年6月正式出臺了“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將風險由信用風險擴大到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等方面,要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水平應該與銀行面臨的各種風險結合起來c2004年美國COSO發布了《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構建了全面風險管理的三維架構體系。“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在某種程度上也吸收了該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和框架,加強銀行業全面風險管理成為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關鍵。
2008年,始于美國的次貸危機引致了全球金融危機,暴露出西方發達經濟體的金融體系以及金融監管制度方面存在的重大缺陷。巴塞爾委員會按照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確定的方向,于2010年12月發布了“巴塞爾協議Ⅲ”,這不僅是國際社會對金融風暴中銀行業種種失誤反思的產物,更是國際銀行風險管理和監管發展的產物,是對全面風險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豐富和延伸。
(2)“巴塞爾協議Ⅲ”與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早在2004年2月,中國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要求國內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在2007年1月1日前達到8%的最低標準,并以“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基本原則來監管我國的銀行業。
2007年,中國銀監會發布《中國銀行業實施新資本協議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國內銀行業新資本協議實施的基本規劃,要求大型銀行在2010年年底實施新資本協議。其后,以工、農、中、建、交等為代表的國內大型銀行,紛紛以全面風險管理能力的提升為核心,加快了新資本協議實施的步伐。
2010年11月,二十國集團首爾峰會批準了“巴塞爾協議Ⅲ”,要求成員國從2013年開始實施,2019年前全面達標。為此,2011年4月,中國銀監會發布《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淮指導意見》,提出包括資本充足率、杠桿率、流動性、貸款損失準備等一整套審慎監管標準和制度安排。2012年6月,中國銀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建立了與“巴塞爾協議Ⅲ”接軌的資本與風險監管制度,擴大了資本對風險的覆蓋范圍,構建了更完善的風險防控體系,進一步增強了銀行體系應對外部沖擊的能力。
(責任編輯:xy)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經濟師
[協議護航-暢學班]
10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續學校方服務
經濟師
[協議護航-精品班]
12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精品課程校方支持
經濟師
[豐羽計劃-暢學班]
4大模塊 題庫練習 協議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