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布雷頓森林體系
(一)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世界各國已開始著手重建國際貨幣體系。1944年7月,44個同盟國的300多位代表出席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市召開的國際金融會議。討論有關重建國際貨幣體系的事宜,最后通過“布雷頓森林協定”,并依此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
(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內容
(1)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國際金融機構,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目的是為了加強國際貨幣合作。
(2)人為規定金平價,即美元按照每盎司黃金35美元的官價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此外,還人為規定實行可調整的有明確匯率波動幅度限制的固定匯率制度。
(3)取消對經常賬戶交易的外匯管制,但是對國際資金流動做出了一定的限制。
(三)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
布雷頓森林體系運行初期,歐洲主要國家的貨幣都不能自由兌換,美國通過國際收支逆差向各國輸出美元,但由于數量有限,世界一度陷入“美元荒”的局面。為使各國從戰爭廢墟中恢復經濟,美國開始了著名的馬歇爾計劃,這極大地緩解了世界美元短缺的問題。隨著其他國家手中美元數量的不斷增加,“美元荒”逐漸演變成了“美元災”,人們對美元的信心也隨之逐漸喪失。接下來,美元的信用基礎發生動搖,兌換黃金的基礎不斷削弱。1971年5月。大量投機性資金在外匯市場拋售美元,搶購馬克、瑞士法郎和日元等貨幣,各國政府被迫干預外匯市場,終于在當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同年12月,“十國集團”首腦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會議,達成“史密森協定”,金平價從35美元提升至38美元,匯率波幅由l%升至2.25%。
但是,這并沒有恢復市場對美元的信心。1973年新一輪的投機風暴再次席卷美元,同年3月維持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國家最終放棄了努力。至此,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崩潰。
(四)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特征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特征是:①與國際金本位制不同,布雷頓森林體系實際上屬于金匯兌本位制,美元等同于黃金。②游戲規則不對稱,美國以外的國家需要承擔本國貨幣與美元匯率保持穩定的義務。③在該體系下,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度。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作為一個新興機構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核心。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