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會計計量
(一)會計計量的概念
會計計量是指為了在會計報表中確認和計量有關會計要素的實際狀況而確定其貨幣金額的過程。計量問題是會計的核心問題,貫穿于會計從確認、記錄到報告的全過程。會計要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主要是通過一定的"會計語言"來傳遞的,"會計語言''就是以定量的方式,采取一定的會計核算:療法,將經濟業務的實際變化情況及其對會計要素的影響用一定的文字和數字進行反映和描述。會計計量目的是進一步明確一項經濟業務所帶來的某一會計要素變化的數量為多少,體現了會計信息的定量化特點。
(二)會計計量的屬性
會計計量由計量單位(計量尺度)和計量屬性(計量基礎)兩個方面內容組成。會計的計量單位主要是以貨幣為主導的計量單位,同時為了管理的需要輔之以各種實物量度;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等。企業在將符合確認條件的會計要素登記入賬并列報于會計報表及其附注(又稱財務報表,下同)時,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計量屬性進行計量,確定其金額。
1.歷史成本
歷史成本,又稱為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資產時實際發生的成本作為資產的人賬價值。在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者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負債按照因承擔現時義務而實際收到的款項或者資產的金額,或者承擔現時義務的合同金額,或者按照日常活動中為償還負債預期需要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是指企業重新取得與其所擁有的某項資產相同或與其功能相當的資產需要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重置成本適用的前提是資產處于使用狀態,且能夠繼續使用,對所有者具有使用價值。在重置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現在購買相同或者相似資產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負債按照現在償付該項債務所需支付的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計量。
3.可變現凈值
可變現凈值,是指企業在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以估計售價減去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以及估計銷售所必需的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在可變現凈值計量下,資產按照其正常對外銷售所能收到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扣減該資產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計量。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中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和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對可變現凈值低于存貨成本的差額,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4.現值
現值,是指企業在: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以估計的未來現金流入扣除未來現金流出后的余額,用恰當的折現率予以折現而得到的價值。在現值計量下,資產按照預計從其持續使用和最終處置中所產生的未來凈現金流入量的折現金額計量。負債按照預計期限內需要償還的未來凈現金流出量的折現金額計量。
5.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在公平交易中,交易雙方應當是持續經營企業,不打算或不需要進行清算、重大縮減經營規模,或在不利條件下仍進行交易。在公允價值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者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一般應當采用歷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并可靠計量。
相關文章: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