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力衰竭的護理
1.護理問題
①氣體交換受損與左心衰竭所致肺循環淤血有關。②體液過多與右心衰竭所致體循環淤血、水鈉潴留、低蛋白血癥有關。⑧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被迫臥床、軀體活動受限、水腫部位受壓及循環不良有關。④活動無耐力與心排血量下降、氧的供需失調有關。⑤清理呼吸道無效,與肺淤血、呼吸道內大量泡沫痰有關。⑥潛在并發癥有洋地黃中毒、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呼吸道感染、下肢靜脈血栓形成。
2.護理措施
(1)心理護理:焦慮的情緒可增加心臟負擔,故給予病人精神安慰及心理支持非常重要,鼓勵家屬探視,鼓勵病人說出內心感受,減輕焦慮和恐懼,穩定病人情緒,必要時可遵醫囑給予鎮靜藥。
(2)休息與活動:將病人所需日常用品置于伸手可及之處,幫助病人在床上或床旁使用便器。不應長期臥床休息,以防發生靜脈血栓、肺栓塞、壓瘡等。
(3)飲食護理:限制鈉鹽攝入,<5g/天;如合并高度水腫,應<2g/天;服利尿藥者可適當放寬。給予富含營養(熱卡值應較高)、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少食多餐,避免增加心臟負擔。勿進食產氣多的食物,限制腌制品、海產品、發酵面食、罐頭、味精、啤酒、碳酸飲料等食品,多食蔬菜、水果,可適當使用蔥、姜、辣椒等調味品增進食欲,戒煙酒。
(4)病情觀察
①嚴密觀察病人,一旦出現呼吸困難加重、心率增快、煩躁、面色蒼白、尿量減少等癥狀時,要及時報告醫生,給予相應的處理。
②定期觀察水、電解質變化及酸堿平衡情況。
③觀察水腫的消長情況,每目測體重,準確記錄出入量。
④保持大便通暢:飲食中增加膳食纖維,大便時勿用力,必要時使用緩瀉藥,但禁忌大劑量灌腸,以免增加心臟負擔。
⑤吸氧:慢性心力衰竭給予中等流量(2~4L/分)、中等濃度(29%~37%)吸氧。
⑥控制輸液速度,一般為每分鐘20~30滴。
(5)并發癥護理
①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保暖。
②心律失常,學會自我監測脈搏。
③栓塞,協助長期臥床的病人做下肢被動運動和肌肉按摩,用溫水浸泡下肢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下肢靜脈血栓脫落最易導致肺栓塞。
(6)用藥護理
①利尿藥:排鉀和補鉀利尿藥合用時,不必補充鉀鹽。保鉀利尿藥不宜和鉀鹽長期合用,以防引起高血鉀,腎功能不全病人禁用保鉀利尿藥。嚴密觀察水、電解質變化,以防出現低鉀、低鎂、低鈉血癥,低鉀血癥易誘發洋地黃中毒和心律失常。肺心病病人應用大量利尿藥時應注意補充氯化鉀。含鉀豐富的食物有深色蔬菜、柑橘、瓜果、大棗、菇類、豆類等。利尿藥宜在早晨或白天使用,避免影響病人休息。
②血管擴張藥:應用硝酸酯制劑應注意觀察不良反應的發生,如頭痛、面紅、心動過速、血壓下降等。硝普鈉靜脈滴注時應嚴格掌握滴速,嚴密監測血壓,改變體位時動作不宜過快,以防發生直立性低血壓。
3.健康教育
(1)心理指導:鼓勵病人表達恐懼,避免情緒激動。
(2)病情指導:告訴病人出現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心悸時可以采用的緩解方法。定期測量體重,體重增加或踝部、腰骶部出現水腫,應警惕為心力衰竭的前兆或已出現心力衰竭。
(3)飲食指導:給予富含營養、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限制鈉鹽攝入,少量多餐、避免過飽,多食高纖維素食物,防止便秘。但如出現肝區腫脹、胃腸道淤血等癥狀時,應避免粗纖維飲食,以免刺破胃腸道血管引起出血。
(4)休息和活動指導: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根據心功能情況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動,臥床病人有規律的肢體鍛煉可防止靜脈血栓形成。病情緩解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應制定適當有利于提高心臟儲備力的活動,如平地散步、打太極拳等,避免耗氧量大的運動如舉重、快跑等。
(5)用藥指導:遵醫囑服藥,不隨意增減或撤換藥物,教會病人識別藥物的名稱、劑量、用法、服藥時間、不良反應。教會病人自我用藥監測。服用血管擴張藥者,改變體位時動作不宜過快,以防止發生直立性低血壓。
(6)出院指導:合理安排飲食;注意休息和活動;指導病人正確服用口服藥;定期門診隨訪,發現病情變化時及時就醫。
(7)育齡女性的生育指導:應避孕或在醫生的指導下妊娠、分娩。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