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過多證而且努力考過多次案例的朋友應該能體會到,相對于其他考試,甚至是勘察設計類的考試,盡管知識本身比環評難,但你如果有足夠的多的時間精力去學習,是能夠通過的;而環評案例好像并不是努力學習就能突破,特別是最近幾年的真題,靠純粹知識點的學習總結,做題,訓練,努力確實有用,用處在哪呢?就是從30提高到六十幾,感覺很爽,有成就感。而一旦基礎的知識點補充到位,要再突破,再增加那么幾分就只能有兩條路:
擴充知識點
A方案就是擴充更多的知識點,直到覆蓋掉所有可能的考點,這里涉及到所有行業的導則規范的細節、所有行業工藝流程和產污環節分析;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大多數從業人員都是做某些特定的方向,大多數考生有著特定的行業,隔行如隔山,而且60到72,學習量呈指數級增長。
大部分學員,努力的的學員都走了這條路,因為這是前面60分的既有路徑依賴,但是到了60分之后,要拿這幾分要付出比前面那么幾分要多十倍百倍的努力,基本沒有學員能完全覆蓋掉這些考點的30%,
第二條路
可這就是培訓能做的么?難道培訓只是系統性的縮短了你從20到60分的時間,只是提高通過率,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么。還不是你必須培訓的理由, 有沒有第二條路呢?為此我重新研究了最近幾年的真題,最近越考越活,污染類越來越多的真題,發現很多A方案需要獲得的知識是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向來得到的。
1.題干
2.最基礎的初高中知識(譬如分子極性、氧化還原性)
然而它需要一些訓練
1.題干提取知識的訓練
2.工藝流程產污環節分析訓練
3.歸納、分類對比訓練(特別是生態類的答題)
為此,結合點金班的實際情況,我有了初步的模塊劃分:
一是行業知識 這方面在選分類的時候,就讓其它講知識點的老師講了熱門行業、側重于大家喜歡的知識點的總結;
二是技法導則 這方面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巧記,結合艾賓浩斯記憶曲線的規律,是沒有問題的,特別是今年還考技法導則的學員。
1.題干提取知識的訓練 案例教材是最好的素材,在真題訓練的同時能搞定它,絕對能提升一個層次;
2.工藝流程產污環節分析訓練 同意案例分析教材也是相對復雜的全面的素材,用真題訓練的同時,最好能用教材做訓練,污染類的案例需要理解元素的氧化還原性、基團的穩定性、毒性、物質的揮發性水溶性。
3.對于歸納分類的對比訓練,由于相對簡單,平時授課中提過,希望大家在生態類記憶總結的時候,多多運用,多思考為什么其他項不在內而這個項在內,最好能將這些總結,再簡化,極有可能老師的總結不一定考到,但是大家簡化后的思路總結卻是一考再考。
我這里簡化的主觀題的思路
a.側重于污染類主觀題三方面思路:內(項目) 外(環境) 法律法規政策規劃功能區劃導則規范 ;
b.生態類:占地 植被破壞 水土流失 項目特征造成的影響;
c.根據素材的順序找bug;
4.案例分析考試作答和環評工作中的"秀"的原則。
知道的準確知識一定要全面、切中要點的答出來,做到滴水不漏(能答污染物不要答只答分類,能答小分類不要只答大分類)
不確定是知識,只要不是雷區,不是答了就扣分的點,也盡量作答。
雷區一定不答。
考慮全面不等于語言啰嗦;
遇到主要、簡述的時候更加可以全面簡明地作答;
平時學習和提問的過程中也要注意
5.自己查找導則規范原文是驗證知識點的穩妥途徑(行業優于綜合、新優于舊);
6.對老師的challenge實際上是上述訓練的催化,老師體無完膚沒關系,你的能力提升了,通過率提高了就是最大收獲;
7.簡單刁鉆問題的提問最能暴露個人的問題,所以大膽提問,會給你最好的辦法解決簡單問題,最尖銳地提出你的 個人問題;
把握好思路,它不僅僅是助攻,隨著考試越來越活,隨著它發展成熟,會解決案例考試的根本問題。
分享:環評知識點章節備考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