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然氣管道工程包括1條干線、1條支干線和3條支線,全場2000km,設計輸送壓力10MPa,管徑采用864mm。新建氣體快速截斷、在線分析、分離、計量、增壓、越站旁通系統,清管器發送、自動控制、壓縮空氣系統,緊急截斷和放空系統及站場輔助配套系統。
管道沿線設立27座工藝站場。全線共設截斷閥室130座,其中干線設閥室50座,支干線設閥室30座,支線設閥室30座。管道外防腐層全線采用環氧粉末聚乙烯復合結構(三層PE);陰極保護采用以強制電流陰極保護為主,以犧牲陽極保護為輔的陰極保護方法。附屬工程包括通訊和自控系統、供水、供熱、供電等。站場建設包括新建生活污水化糞池、沉淀池、生產污水收集系統、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
1.本項目的主要環境影響和污染物排放情況如何?
(1)施工時挖溝、堆放材料等,臨時占用耕地,破壞植被和莊稼,施工結束后臨時占地能恢復耕種,但管線位置禁止種植深根性植物(如樹木、果樹等);
(2)沿線站場用地永久改變土地使用性質; (3) 施工產生施工噪聲、揚塵等污染;
(4) 破壞農業灌溉系統,影響農業生產; (5) 可能因管道泄漏,污染環境,引發燃燒甚至爆炸。
2.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可以采取哪些對策和措施?
(1)施工期
施工期毀壞莊稼、破壞植被和樹木等生態環境,按照一次性損失、恢復期損失和永久性損失情況,分別補償和保護。
(2)營運期
①廢氣防治措施――沿途站場使用天然氣做生活燃料,減少污染物排放;對于清管作業及站場異常排放的天然氣,通過15m高的放空管排放,天然氣超壓大量排放,經火炬燃燒后排放。
②廢水防治措施――天然氣凈化廠的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送污水處理廠處理。各工藝站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與生產廢水一起,經埋地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處理達標后,作為站場綠化用水,不外排。管道公司及各輸氣管理處生活污水依托當地市政污水處理系統處理。
③固體廢物防治措施――清管作業產生的少量固體廢物,選擇合適的地方定期填埋,生活垃圾由環衛部門清運。
④噪聲防治措施――站場選址遠離居民區;設備選型盡可能選擇低噪聲設備,放空口安裝消聲器;在壓縮機的進氣口、排氣口設置消聲裝置,機組設置機罩;對站場周圍及廠區內工藝裝置周圍,道路兩旁,通過栽種樹木等方式綠化。
3.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
(1)對景觀及生態環境的影響――管道在地下密閉輸送,運營后原有人工及自然植被逐漸恢復,故影響較小。
(2)對地表水環境的影響――輸氣管線在運行期為全密閉系統,正常運行條件下不會對河流水體造成影響,要預防和及時處理泄漏時對地表水的影響。沿線各中間站場廢水主要是站內工作人員產生的生活廢水,經埋地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處理達標后,作為站場綠化用水,不外排。
(3)對大氣環境的影響――營運期各工藝站場產生的廢氣主要為燃氣輪機產生的燃燒廢氣,以及清管作業和分離器檢修時排放的少量天然氣,對環境影響較小。
(4)對聲環境的影響――噪聲源主要為壓縮機組、空冷器、天然氣放空系統、匯氣管、截流閥等,如果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
(5)對固體廢物的影響――固體廢物包括站場工作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清管作業以及分離器檢修產生的少量固體粉末,在妥善堆存及處置情況下,對沿線環境影響較小。
(6)對地下水環境的影響――輸氣管道采用密閉輸送工藝,正常工況下輸運無泄漏污染,故對地下水環境不產生影響。營運期沿線各中間站場廢水排放量較少,站內固廢外運處置,因此正常工況下站內廢水排放對地下水環境影響相對較小。
(7)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各工藝站場在正常工況下站內生產廢水、生活廢水,經站內管網收集處理達標后用于站內綠化,對周圍土壤環境影響較小;站內固廢的暫存地在采取防滲、防水、防雨等措施后,對土壤環境影響較小。
相關文章:
更多關注:環評師考試報考指南 環評師考試培訓 環評師教材 考試大綱
(責任編輯:何以笙簫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