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 | 細目 | 要點 |
一、宏量營養素與能量 | 1.蛋白質 | (1)生理功能 |
(2)必要的氮損失、氮平衡 | ||
(3)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限制氨基酸、氨基酸模式 | ||
(4)食物蛋白質營養價值評價:蛋白質含量、蛋白質消化率、蛋白質利用率 | ||
(5)人體蛋白質營養狀況評價及缺乏癥 | ||
(6)蛋白質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 | ||
2.脂類 | (1)脂類的營養學意義 | |
(2)必需脂肪酸的定義及功能 | ||
(3)膳食脂類營養價值評價 | ||
(4)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 | ||
3.碳水化合物 | (1)碳水化合物分類及營養學意義 | |
(2)碳水化合物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 | ||
(3)膳食纖維的定義、分類及生理功能 | ||
4.能量 | (1)能量單位和能量系數 | |
(2)人體一日能量需要量的確定 | ||
(3)影響基礎代謝的因素 | ||
二、礦物質 | 1.概述 | (1)礦物質的特點 |
(2)常量元素與微量元素的概念 | ||
(3)人體礦物質缺乏與過量的原因 | ||
2.鈣 | (1)人體內的分布及生理功能 | |
(2)吸收及影響因素 | ||
(3)缺乏與過量 | ||
(4)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 | ||
3.鐵 | (1)人體內存在的形式 | |
(2)影響吸收的因素 | ||
(3)生理功能 | ||
(4)缺乏與過量 | ||
(5)營養狀況評價 | ||
(6)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 | ||
4.碘、鋅、硒、氟 | (1)生理功能 | |
(2)缺乏與過量 | ||
(3)參考攝入量及食物來源 | ||
四、植物化學物 | 1.概述 | (1)概念與分類 |
(2)生物學作用 | ||
2.類胡蘿卜素、植物固醇、皂甙類化合物、芥子油苷、黃酮類化合物、蛋白酶抑制劑、單萜類化合物、有機硫化物及植酸 | (1)食物來源 | |
(2)生物學作用 | ||
五、各類食品的營養價值 | 1.食品營養價值 | (1)概念 |
(2)評定食品營養價值的意義 | ||
(3)營養質量指數 | ||
2.谷類食品 | (1)谷類的營養素分布特點 | |
(2)谷類食品的營養成分 | ||
3.豆類食品 | (1)大豆的營養成分 | |
(2)大豆中的非營養成分 | ||
(3)豆制品的營養價值 | ||
4.蔬菜、水果 | (1)蔬菜的營養價值 | |
(2)水果的營養價值 | ||
5.動物性食品 | (1)畜、禽、魚類食品的營養價值 | |
(2)奶及奶制品的營養價值 | ||
(3)蛋類食品的營養價值 | ||
6.食品營養價值的影響因素 | (1)加工對食品營養價值的影響 | |
(2)烹調對食品營養價值的影響 | ||
(3)貯存條件對食品營養價值的影響 | ||
六、特殊人群營養 | 1.孕婦營養與膳食 | (1)生理特點及營養需要 |
(2)營養不良對母體和胎兒的影響 | ||
(3)膳食原則 | ||
2.乳母營養與膳食 | (1)生理特點及營養需要 | |
(2)膳食原則 | ||
3.嬰幼兒、學齡兒童及青少年營養與膳食 | (1)生理特點及營養需要 | |
(2)膳食原則 | ||
(3)母乳喂養的優點 | ||
(4)斷奶過渡期喂養 | ||
4.老年營養與膳食 | (1)生理特點及營養需要 | |
(2)膳食原則 | ||
5.特殊生活和工作環境人群營養與膳食 | (1)高溫、低溫、高原環境人群:生理特點、營養需要、膳食原則 | |
(2)運動員:生理特點、營養需要、膳食原則 | ||
七、營養與營養相關疾病 | 1.動脈粥樣硬化 | (1)與營養的關系 |
(2)膳食原則 | ||
2.高血壓 | (1)與營養的關系 | |
(2)膳食原則 | ||
3.糖尿病 | (1)與營養的關系 | |
(2)膳食原則 | ||
4.肥胖 | (1)與營養的關系 | |
(2)膳食原則 | ||
5.痛風 | (1)與營養的關系 | |
(2)膳食原則 | ||
八、公共營養 | 1.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DRIs) | 概念及內容 |
2.營養調查與營養監測 | (1)概念 | |
(2)營養調查內容及結果的分析評價 | ||
(3)膳食調查方法及優缺點 | ||
(4)營養監測的資料來源與監測指標 | ||
3.合理膳食 | (1)膳食結構類型 | |
(2)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與平衡膳食寶塔(2007年版) | ||
4.食品強化 | (1)概念與目的 | |
(2)強化的要求 | ||
九、食品污染及其預防 | 1.食品的細菌、真菌污染及預防 | (1)食品菌相、菌落總數及大腸菌群的概念及食品衛生學意義 |
(2)真菌產毒特點、條件及食品衛生學意義 | ||
(3)黃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質、毒性、產毒條件、對食品的污染及其預防措施 | ||
(4)食品腐敗變質的概念、原因、化學過程及鑒定指標 | ||
(5)食品腐敗變質的衛生學意義及處理原則 | ||
(6)防止食品腐敗變質的措施 | ||
2.食品的農藥殘留及預防 | (1)食品中農藥殘留的來源 | |
(2)食品中有機磷、氨基甲酸酯類、擬除蟲菊酯類及有機氯農藥殘留的毒性 | ||
(3)控制農藥殘留的措施 | ||
3.N-亞硝基化合物、多環芳烴、雜環胺、氯丙醇及丙烯酰胺對食品的污染及預防 | (1)N-亞硝基化合物的分類、來源、毒性及預防 | |
(2)多環芳烴對食品的污染、毒性及預防 | ||
(3)雜環胺來源、毒性及預防 | ||
(4)氯丙醇對食品污染的來源、毒性及預防 | ||
(5)丙烯酰胺對食品的污染、毒性及預防 | ||
4.有毒金屬的污染及其預防 | (1)有毒金屬污染食品的途徑、毒作用特點及預防措施 | |
(2)汞、鎘、鉛及砷的毒性及允許限量標準 | ||
5.食品添加劑 | (1)定義、使用要求及衛生管理 | |
(2)我國常用的食品防腐劑、抗氧化劑、發色劑、漂白劑、甜味劑、著色劑的種類 | ||
十、各類食品的衛生及管理 | 1.植物性食品的衛生及管理 | (1)糧豆類食品的主要衛生問題及管理 |
(2)蔬菜、水果的主要衛生問題及管理 | ||
2.動物性食品的衛生及管理 | (1)肉類的腐敗變質及處理 | |
(2)常見人獸共患傳染病及其病畜肉處理 | ||
(3)常見人獸共患寄生蟲病及其病畜肉處理 | ||
(4)魚類的主要衛生問題及魚類保鮮 | ||
(5)奶與奶制品的衛生問題及鮮奶的消毒 | ||
3.加工食品的衛生及管理 | (1)酒的分類、衛生問題及處理 | |
(2)食用油脂的衛生問題及處理 | ||
(3)罐頭食品的衛生問題及處理 | ||
4.轉基因食品的衛生及管理 | (1)轉基因食品的概念 | |
(2)轉基因食品的衛生及管理 | ||
十一、食物中毒及其預防 | 1.食源性疾病與食物中毒 | (1)食源性疾病及食物中毒的概念 |
(2)食物中毒的分類 | ||
(3)食物中毒的發病特點及流行病學特點 | ||
2.細菌性食物中毒 | (1)流行病學特點、發病原因 | |
(2)沙門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腸毒素、副溶血性孤菌、肉毒梭菌、蠟樣芽胞桿菌、李斯特菌食物中毒的常見食品、中毒癥狀及預防處理原則 | ||
3.有毒動、植物中毒 | (1)河豚魚中毒:有毒成分、中毒機制、中毒癥狀及預防措施 | |
(2)魚類引起的組胺中毒:有毒成分、中毒機制、中毒癥狀及預防措施 | ||
(3)毒蕈中毒:有毒成分、中毒癥狀、急救與治療原則 | ||
(4)含氰苷類植物中毒:有毒成分、中毒機制、中毒癥狀、急救治療及預防 | ||
4.化學性食物中毒 | 亞硝酸鹽、砷、有機磷農藥中毒的癥狀、急救治療及預防措施 | |
5.其他 | 霉變甘蔗、發芽馬鈴薯、四季豆、鮮黃花菜中毒的原因、癥狀、處理與預防 | |
6.食物中毒調查處理 | (1)食物中毒的診斷及處理總則 | |
(2)食物中毒的調查處理程序 | ||
十二、食品衛生監督管理 | 1.食品衛生標準 | (1)概念、性質及意義 |
(2)制定依據及主要技術指標 | ||
(3)食品安全風險評估 | ||
(4)人體每日容許攝入量(ADI)的概念 | ||
(5)食品中有毒物質限量標準的制定步驟 | ||
2.食品生產加工過程的安全管理 | (1)GMP的概念、特點及目標 | |
(2)HACCP系統的概念、特點 | ||
(3)HACCP系統的內容 | ||
3.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 | (1)食品安全性毒理學評價的實驗內容 | |
(2)不同受試物選擇毒性試驗的原則 |
(責任編輯:z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