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定資料
1.在老百姓的感覺中,通貨膨脹就是錢不值錢了,東西漲價了。比如,原來一個面包一塊錢,你有一塊錢,能換一個面包。現在還是一個面包,價格十塊錢了,那么說明面包漲價了,錢貶值了。從經濟學上來講,通貨膨脹,簡稱通脹,指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于貨幣實際需求,即出現了購買力大于供給的情況,導致了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上漲的現象。通脹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供遠小于求)。在理想的情況下貨幣數量的增長,應當與實物市場實物數量的增長相一致,這樣物價就能穩定,就不會出現通貨膨脹。當貨幣數量的增長速度大于實物數量的增長速度時,就會出現通貨膨脹。那什么算通貨膨脹開始呢?就是物價上漲,一年上漲超過3%以上,這時大家都公認通貨膨脹。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10.3%,年平均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3.3%,這已經是一個通貨膨脹的數據。也就是說,目前中國已經出現了通貨膨脹的情況。
2011年上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平均上漲5.4%。其中,一季度上漲5.0%,二季度上漲5.7%。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達到6.4%,創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新高。6.4%的月度漲幅不僅意味著通貨膨脹水平不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還表明年初4%的年度調控目標幾乎成為不可能,因為6.4%的居民消費價格月度漲幅使上半年漲幅達到5.4%,這就意味著要想完成4%的年度調控目標,下半年只允許上漲2.6%。由于下半年翹尾因素(指上期物價變動因素對下期價格指數的延伸影響)達到1.7個百分點,下半年的新漲價因素只有0.9%的空間。在當前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復雜且相互交織的情況下,新漲價因素不只是0.9%可以反映的。
2.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物價上漲”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通貨膨脹對人民群眾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物價的上漲,感覺錢不值錢了。對于農民來說,物價上漲是把雙刃劍。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在2011年7月22日表示,根據測算,由于糧食、生豬、蔬菜這些價格的上漲,全國農民平均每人增收373塊錢,占農民增收總量的35.6%。所以這一輪物價上漲多數農民還是受益的。
蘭考縣葡萄架鄉農民王某養豬多年,現在還存欄5頭母豬、12頭小豬。盡管豬肉價格已經不低,但是飼料、蔬菜等價格也在上漲,這讓他喜憂參半。“肉可以不吃或少吃點,但是蔬菜是每頓飯都得有的,這些消費支出都在增長。”王某說,從養豬的角度看,當地肉價現在是10元一斤,除去飼料成本,最多算掙個辛苦錢。現在蔬菜、飼料價格漲得厲害。以辣椒為例,從去年的七八毛錢一斤漲到了現在的2元一斤,全家4口人每月在蔬菜上的支出比原來多1/3,而隨著玉米價格上漲,一袋濃縮料比以前要貴5塊多。種糧養豬等帶來的收入確實增加了,但另一方面,飼料、生活必需品等價格也在持續上漲,逐步吞噬著他們掙來的“辛苦錢”。江西省崇仁縣許坊鄉黃坊村農民說,秋糧價格上漲著實讓村民高興了一陣,但這種喜悅很快就被化肥、農藥價格的上漲沖擊得無影無蹤。尿素、復合肥一包漲了十幾塊錢,上漲的幅度遠遠超過糧食價格的上漲。
當前中國物價的上漲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近些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的中國經濟即使沒有美國兩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沒有前兩年貨幣刺激政策的影響,自身人口優勢的逐漸減弱、工資成本的逐漸提高、資源價格的改革,以及結構調整中增長動力正由可貿易行業向不可貿易行業的部分轉移,也會引起整體生產效率的下降,這些因素都會引起物價總水平的上升。這些結構的、周期的、國外的、國內的因素,綜合形成了當前我國物價上漲的壓力。可以說,即使在國內、國外周期性貨幣因素減弱后,伴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一個較長時期,物價問題也將始終是一個必須關注的重大問題。
總體上看,糧食價格的上漲增加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因此,除了存在投機炒作,肆意抬高價格外,正常需求對糧價的拉動不必干預。政府需要做的是采取打擊炒作、降低農業生產資料成本、降低過路費等措施,使得農民能夠得到糧價上漲帶來的價值利益大頭。
3.引起通貨膨脹的原因很復雜,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我國經濟增長與物價總水平之間存在很強的對應關系,過快的經濟增長一般來說都會形成更大的通脹壓力。當經濟增速為7.8%左右時,物價總水平約為0;當經濟增速為9%時,物價總水平約為3%。當經濟增速加快約0.4個百分點,物價總水平則會上升1個百分點。在過去五年中我國經濟一直快速增長,積累了巨大的通脹壓力。再加上我國近幾年來出臺的宏觀調控政策雖然一時解決了不少問題,但是也積累了不少新問題。當前我國物價上漲和上述因素有極大的關系。
近兩年為應對危機,我國貨幣投放較多,導致經濟體中貨幣的流動性過于充裕。貨幣巨大的社會融資總量對物價總水平的影響仍然在逐步釋放過程中,不會因為宏觀調控措施而驟然消失,所以我國的通貨膨脹仍在繼續。
國內城鎮化進程與要素價格改革是當前通脹壓力上升的中長期因素。工業化與城鎮化,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就我國經濟運行的總體態勢來看,土地價格、勞動力價格、資源能源價格以及資金價格都處在逐步上升的通道中,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上述發展規律的一種反映。2009年以來全國約一半地區的勞動力成本漲幅超過20%。城鎮化的推進導致土地更加稀缺,推動土地價格上漲;人口老齡化來臨使得中國的儲蓄供應逐步減少,這會推動資金成本上升;中國的快速發展加劇了資源能源供應的緊張,原先壓低的資源能源價格將會逐步走高;流通環節問題也導致供給成本增加,這在農產品價格構成中體現得最為明顯。
我國通貨膨脹的產生不僅僅是由于國內形勢造成的,也受到了國外形勢的影響。全球流動性過剩,使得大量外資或熱錢流入我國,加上國內貿易順差,積累了巨額外匯儲備,形成更大規模的流動性。由于我國匯率彈性不足,基礎貨幣投放中外匯占款大量增加,如果對沖操作不及時或不完全,全球流動性就很容易轉化為國內市場上的流動性。央行不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有時就與當期外匯占款增加有直接的對應關系。過于充裕的流動性必然會對物價產生巨大影響。
輸入性通脹持續增強也是形成當前國內通脹壓力上升的外部因素。輸入性通脹最主要的表現是進口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目前,我國大宗商品進口,特別是在能源和一些基礎性原材料方面對外依存度很高,而國際大宗商品期貨價格指數已超過國際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受美元大幅貶值、全球需求恢復、流動性充裕、西亞北非動蕩等因素影響,大宗商品價格還可能繼續上漲。輸入性通脹的傳導渠道是:進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首先造成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上漲,其次造成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上漲,最終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4.對國內的通貨膨脹,用現行這樣的CPI統計體系指標來度量我國物價水平,通貨膨脹的壓力是看不出來的。上半年無論是菜價上漲還是其他農產品價格的上漲,都是在供求關系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的價格上漲,因此,這種價格上漲是無法通過政府行政方式來調節的。國內物價全面上漲的根源在于我國的經濟結構失衡。
目前,我國正處于傳統工業化的中期階段,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是需要工業反哺農業的明顯信號。隨著工業化的持續推進,人均收入增加,人均食品消費水平不斷提高,由此導致食品供求缺口擴大,農產品供不應求和農業生產成本不斷提高,最終推動農產品價格持續走高。與工業化同時推進的城鎮化則導致土地價格和房產價格上漲,這也加劇了總體物價上漲。我國這一輪的物價上漲,主要就是由食品等農產品和住房價格上漲引起的。此外,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勞動力價格上升也成為引起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的重要因素。
外向型經濟的發展,雖然可以使我國通過出口物美價廉的低端產品,吸收一部分國內過剩的產能。但是,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大國,廉價工業品大規模出口時,會壓低國際市場的工業品價格;在進口能源和原材料的時候,又會誘發國際市場相應產品價格上漲。其實就是中國賣啥啥便宜、買啥啥貴。
我國傳統的經濟發展方式主要依靠大規模投資來維持經濟增長,大量政府投資、國有企業投資雖然在短期內可以維持經濟增長,但由于結構失衡的制約,這些投資既會推高投資品價格進而推升通貨膨脹,又會因缺乏競爭擇優過程而加劇結構失衡問題。
在我國,高素質勞動力短缺、低素質勞動力過剩問題也對調整經濟結構、抑制物價上漲帶來不利影響。調整經濟結構需要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但由于人才缺乏,這些行業的發展舉步維艱;由于低素質勞動力的大量存在,政府又不得不繼續擴張低端傳統制造業,這使得一般制造業產能過剩與高端產業有效供給不足的矛盾變得更加突出,導致通貨膨脹的壓力進一步增大。
5.通貨膨脹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十分廣泛和復雜。它既是宏觀經濟失衡的一種表現,又能對宏觀經濟失衡進行必要的調整。
對于生產來說,首先,商品價格的上漲會使企業的生產成本迅速上升,資金利潤率下降,從而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和投資風險,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其次,政府采取的價格管制辦法降低了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削弱了經濟的活力。但是通貨膨脹也迫使部分企業加快設備更新、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降低能源原材料消耗,加快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
對分配來講,通貨膨脹的影響主要是改變了收入和財富占有的比例。收入分配進一步向政府和企業傾斜,勞動者報酬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斷下降。通貨膨脹實際上是一種強制性的征稅,會加速收入向政府聚集。由于大多數人依靠工資和薪金生活,同時工資存在剛性的特點,在通貨膨脹時期,工資的增長常常滯后于物價的上漲,因此,工薪階層受通貨膨脹的影響較大。由于存在工資對物價調整滯后的現象,總體上企業的利潤往往會增加,特別是價格漲幅較高的行業,利潤增長會更快,從利潤中獲取收入的人都能得到好處,從而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
從消費來說,通貨膨脹對生活性消費的影響有三:一是減少了居民的實際收入,意味著居民消費水平的下降,從而限制下一階段生產的發展;二是由于物價上漲的不平衡性,高收入階層和低收入階層所受的損失不一樣,加劇了社會成員之間的矛盾;三是造成市場混亂,加劇了市場供求之間的矛盾,使一般消費者的損失更大。
從流通領域來講,通貨膨脹會打破流通領域原來的平衡,使正常的流通受阻。還會制造或加劇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使本來供需平衡的市場狀況變成不平衡;另外,在通貨膨脹時期,由于物價大幅度上漲,幣值降低,潛在的貨幣購買力就會轉化為現實的購買力。同時,人們由于對貨幣不信任而不斷轉手,使貨幣流通速度加快,這將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
從資產方面來說,資產包括實物資產和金融資產,同時,許多企業和家庭還有負債。由于我國利率倒掛(把錢存在銀行,財富不但沒有增加,反而隨著物價上漲而貶值),居民的存款利息和債券收入將受到損失,而借債者的實際債務負擔可以減小。通貨膨脹有利于債務人,卻有損于債權人。
6.作為一家生產“鄉巴佬”食品的企業來說,這半年來,溫州勝利食品廠感受到了很大壓力。該食品廠負責人說:“原料價格漲了近一倍,我們終端價格卻不敢漲價,這樣的日子不知道該怎么過?”據悉,因為原料價格的上漲,這家食品廠今年幾乎已經沒有利潤可言,但是為了維持資金流,也不敢停工。由于大多數企業一般在接單后才組織原材料采購和進行生產,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導致企業采購原材料時往往面臨利潤空間縮小甚至虧損的情況,中小企業反映尤其強烈。
證券資深分析師認為,通貨膨脹將會導致存貸利率上調,對負債率較高的行業來說,債務將會加重,影響較大。企業一般都有在銀行貸款融資,存貸利率上升,使得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這樣會迫使一些企業進行技術改造,降低成本,從而也將會起到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作用。另外,在這段時期內,有些小型企業將會在競爭中被淘汰出局或者被大型同類企業吞并。
根據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對東莞市部分企業調查結果顯示,80%以上的企業存在用工缺口,其中近40%表示缺工比較嚴重。近年來,全國各地普遍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今年以來,調整的頻率明顯增多、幅度明顯提高,企業工資成本急劇上升,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迅速惡化。正是這兩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導致企業用工成本面臨持續的上升壓力。
今年以來,多數地區普遍遭遇電力供應緊張局面,嚴重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政府部門采取的“拉閘限電”、“錯峰用電”等措施,首當其沖的就是中小企業。為應對電力供應緊張,不少企業開始自行發電維持生產。企業自行發電,增加了企業經營成本,有的企業反映,每度自行發電的費用要比網供電高出50%~70%。
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加劇了中小企業經營的風險。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幅度已經超過2%,對出口企業產生較大影響。人民幣匯率升值1%,至少降低出口企業利潤空間5%左右。人民幣升值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影響企業出口盈利。另外,由于接單和結匯的時間差引起的匯兌損失也減少企業利潤,甚至出現部分訂單虧損。當前,人民幣未來升值速度和水平的不確定性使出口企業謹慎接單,大單變小單,長單變短單,影響企業出口業務的開展。人民幣升值與國際經濟復蘇步履蹣跚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相互交織,加劇了企業生產經營風險。
7.2011年,世界經濟總體有望延續復蘇態勢,但是,世界經濟將面臨眾多不穩定因素,復蘇的復雜性、曲折性將進一步顯現和放大,世界經濟還沒有進入穩定增長的良性循環,系統性和結構性風險仍然比較突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環境依然極為復雜。
但是,2011年我國經濟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仍具有不少有利條件。我國將進一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全面啟動將帶來一大批產業升級投資項目的開工,催生一批新的產業增長點,我國將走在世界“產業換擋”的前列。“十二五”規劃的實施和收入分配改革啟動將使居民收入增長有了體制性保障。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也有利于勞動者報酬水平的穩步提高。隨著國民收入分配改革的不斷推進,收入分配格局不斷向有利于居民、勞動者的方向調整,將推動消費品市場繼續保持繁榮活躍局面。
2011年,我國經濟可望在結構調整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GDP預期增長為9.5%左右。宏觀經濟政策的基本取向為積極穩健、審慎靈活,更加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的關系,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穩定物價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堅守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全社會資金寬松有度。固定資產投資進一步突出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導向,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經濟增長點、民生工程、民間投資等鼓勵性投資方向和投資主體創造相對寬松的政策環境,同時堅決抑制產能過剩行業投資項目新開工,嚴格把好政府新開工投資項目質量關。
在2011年我國面臨著諸多來自國際和國內的壓力,對我國經濟的發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隨著各項經濟政策的發展,我國的經濟也會走出通貨膨脹,走向穩健的發展。
作答要求
一、認真閱讀“給定資料”,簡要回答下面兩題。(20分)
1.“給定資料3”和“給定資料4”集中反映了我國通貨膨脹的諸多原因。請根據這兩則資料,對引起我國通貨膨脹的原因進行概括和歸納。(10分)
要求:準確、全面、有條理。不超過200字。
2.根據“給定資料2”中的有關內容,談談對文中“對于農民來說,物價上漲是把雙刃劍”這句話的理解。(10分)
要求:準確、簡明。不超過150字。
編輯推薦:
更多關注:公務員考試論壇 公務員考試知道 公務員考試輔導用書
(責任編輯:l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