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題】
日前,國家發改委、國家工商總局等38個部門聯合簽署《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對失信當事人進行“合圍”。此前,工商總局已累計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員名單266余例,限制317萬人次購買機票。
根據今年7月最高法修改后的司法解釋,失信被執行人不但被限制買機票,連高鐵和動車票都無法購買。這一規定,連同此前最高法院向公眾開放的“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平臺,讓這些“老賴”們不僅“丟不起人”,而且“出不了門”。在一個連網上購物都需要驗證個人身份信息的現代社會,這一限制將讓失信者們寸步難行。
請就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參考答案】
中國本來就是一個講究“無信不立”的民族。如果說在此之前,人們對誠實守信的理解多集中在個人修養和道德層面,那么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的歷練,更多人認識到,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信用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套制度、一種文化。
【開頭表態,指出材料背景提出問題的:由道德層面到制度文化層面。指出了問題的本質,點名了政策的核心。非常規范的表態方法。】
誠信問題在我國一直以來是一個被廣泛關注的話題,“國人不誠信”甚至已經成為了一個標簽。資料顯示,我國企業平均壞賬率高達10%,遠遠高于歐美企業的0.5%,而且,我國高達70%以上的債務人不自覺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不僅僅是按期還貸問題,還包括信用卡還款問題,更包括我們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水電費不繳以及企業之間不能嚴格按合同辦事等。加上各種山寨橫行,假冒偽劣囂張,鋼筋可以拉長瘦身,論文可以代寫,學歷可以野雞……各種不堪,數不勝數。
【現實情況分析,多角度的例證,指出了治理不誠信問題的必要性。】
仁義禮智信——這是儒家傳統道德體系中的“五常”,老夫子的名言“人無信而不立”亦是婦孺皆知。誠信問題,一半關乎道德建設,一半關乎法律和制度。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公民都有責任和義務講誠信、守誠信、重誠信。
【意義分析,傳統道德和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體現。】
當下而言,市場經濟下的逐利原則與快節奏的社會轉型,讓單純的道德建設越來越蒼白無力。即使是再文明的社會,僅靠個人道德和良知來構建社會的某種秩序,也是不可能的。相較而言,以法律和制度來構建誠信社會則顯得更加靠譜。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雖然加強了道德領域內突出問題的整治,但失信問題依然存在。懲戒失信是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如果沒有一定的制度作保證,在執行中存在“軟肋”,懲戒“老賴”之路就不會走太遠。
【原因分析,指出當前靠道德無法解決當前存在的新問題,以法律和制度構建誠信社會是構建社會秩序的需要。】
好的制度還要好的執行。未來,多部門聯合懲戒,統一的信用信息平臺將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要健全退出機制、防范對信息的不當使用。懲戒的同時要加強引導,相關企業和個人履行完法定義務之后,“失信”不應該成為他們的終身標簽。相信聯合懲戒和統一平臺建設,將促使全社會形成誠信經營、守約踐諾的良好風氣。
【提出對策方向:嚴格執行,也要有退出機制,目的是行程誠信經營、守約踐諾的良好風氣。呼應了開頭文化建設的觀點。】
給守信者“點贊”,把失信者“拉黑”。只有這樣,失信者才能感受得到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壓力,才能在種種不自由、不方便的倒逼之下,約束自己的行為,誠信才會作為一種基本的素質“外化于形,內化于心”。
【結尾總結提升,從硬約束到個人素養提升,這是制度出臺的目標。】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何以笙簫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