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9日,《河南省2011年統一考試錄用公務員簡章》正式發布。教育專家認為,要想把握命題趨勢,分析公告和大綱是最重要的環節,即尋找其是否有新的規定和要求。2011年河南省沒有發布考試大綱,而是在統一考試錄用公務員簡章中明確指出:“考試范圍參考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1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這說明今年的河南省行測考試難度將有所加大,能力要求和試題風格向國考靠攏。針對這一特點,專家經過仔細研究,對行測命題趨勢分析如下:
一、總體分析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鐘,滿分100分。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考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主要題型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二、題型分析——趨近國考
(一)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包括選詞填空、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三種題型。教育專家提醒考生,在對該部分常見的題型介紹時,專門提出了“語句表達”這一題型,考生在備考時應適當復習。
選詞填空主要考查一些常用而又易誤用的詞語,主要包括虛詞、實詞和成語三大部分。片段閱讀所占比重最大,考點主要集中在理解文意、概括主旨和觀點等方面,提問形式靈活,難度系數逐漸增大。語句表達主要以病句辨析的方式出現的。病句辨析,考查的是考生對病句的識別和分析能力。
預計2011年仍會考查選詞填空、片段閱讀和語句表達這三種題型。
例題1:河南行測真題
中國的一年四季,季季都令人神往,春日 ,夏天綠蔭滿枝,秋時 ,冬季銀裝素裹。
A.姹紫嫣紅 碩果累累
B.風光旖旎 充實豐盈
C.生機勃勃 琳瑯滿目
D.婀娜多姿 五谷豐登
解析:本題答案選A。題干中已有的“綠蔭滿枝”、“銀裝素裹”都含有顏色,故第一空選“姹紫嫣紅”最合適。秋日用“碩果累累”形容,也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秋天豐收的顏色——金色。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例題2:
在美國,學術界、工業界、主管部門和多數消費者傾向于認為用豆漿代替牛奶是一種更健康的選擇。不過,絕大多數西方人很不喜歡豆味,所以美國的豆漿有一步去除或掩蓋豆味的操作,而中國人就會覺得這樣一點兒豆漿味也沒有。對奶味的偏好和對豆味的排斥,是豆漿在西方不夠受歡迎的主要原因。此外,豆漿在保存過程中比牛奶容易發生聚集下沉,這也給豆漿成為牛奶那樣的方便食品帶來了難度。保存難度高,加上市場需求量不是那么大,導致美國豆漿的價格遠遠高于牛奶。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準確的是:
A.對比中國人和西方人對豆漿口味的不同喜好
B.剖析豆漿在美國市場上價格偏高的原因
C.探究豆漿在西方市場不受歡迎的根本原因
D.指出豆漿打入美國市場所必需的技術手段
解析:本題答案選B。文段為分總結構,前三句先指出對豆味的排斥使豆漿在西方不受歡迎,因而市場需求量不大;第四句接著說明豆漿保存難度大;末句進行總結,正是由于前述兩個原因,才導致美國豆漿的價格遠遠高于牛奶。由此可知,文段的主旨就在于剖析豆漿在美國價格偏高的原因,即B項。
例題3:河南行測真題
下面句子中,沒有錯誤的一句是:
A.問題很復雜,你不了解一下就大發議論,不免太主觀了。
B.這家企業改革的任務,不止是減員,更重要的是增效。
C.不用說發獎金了,單是基本工資就保證不了。
D.我這里有兩間閑房,你們尚且在這里住著。
解析:本題答案選C。A項中的“不免”應該改為“未免”。“不免”是指客觀上不容易避免;“未免”表示對某種過分的情況不以為然,含委婉批評的意味。B項中的“不止”應該改為“不只”。“不止”是指超出某一數量或范圍;“不只”是不但、不僅的意思,是表遞進的關聯詞。D項中的“尚且”應該改為“暫且”。“尚且”常與“何況”連用,表示進一步的意思;“暫且”則是暫時的意思。因此本題答案選C。
(二)數量關系——數字推理
數字推理部分以考查數列形式數字推理為主,主要是因為數列形式數字推理不管是從考查難度還是內容的廣度、區分度上面都明顯的高于圖形型是數字推理;重點考查等差、等比等數列及其變式,考查頻率較高的還有組合數列、分式數列等。
(三)數量關系——數學運算
河南的公務員數學運算部分會沿用國家公務員考試里的一些常見的命題方式,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地方公務員考試有向國家公務員考試借鑒的意圖。就題型來看,幾乎各種題型均有涉及,其中行程問題、工程問題、計算問題、年齡問題、利潤問題、和差倍比問題出現頻率較高,同時難度逐步提高。預計2011年考試中,數學運算仍會涉及這幾種常考題型。
例題5:河南行測真題
一項工程由甲、乙、丙三個工程隊共同完成需要15天,甲隊與乙隊的工作效率相同,丙隊3天的工作量與乙隊4天的工作量相當。三隊同時開工2天后,丙隊被調往另一工地,甲乙兩隊留下繼續工作。那么,開工22天后,這項工程:
A.已經完工
B.余下的量需甲乙兩隊共同工作1天
C.余下的量需乙丙兩隊共同工作1天
D.余下的量需甲乙丙三隊共同工作1天
解析:本題答案選D。由于丙隊3天的工作量與乙隊4天的工作量相當,不妨假設丙隊每天的工作量為4,乙隊每天的工作量為3,則甲隊每天的工作量為3。這項工程總的工作量為(4+3+3)×15=150,則工作22天后,工程還剩下150-(4+3+3)×2-(3+3)×(22-2)=10的工作量,正好讓甲、乙、丙三隊共同工作1天。
(四)判斷推理
通過分析,判斷推理主要包括四種題型: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推理。
1.圖形推理
主要考查題型涉及古典型圖形推理、視覺型圖形推理、九宮格圖形推理、圖形分類等。考查的圖形規律集中在圖形的數量關系、位置關系。
預計2011年仍會以古典型、視覺型圖形推理為主,也可能出現新型圖形推理題目。總的來說,難度可能會增加,可能會將基本圖形推理規律融入到新穎多變的圖形中去考查。
2.定義判斷
從題目類型來看,考查單定義題目。從定義所屬學科來看,涉及法律學、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各個方面。
例題6:河南行測真題
文化反哺是指在急速的文化變遷時代所發生的年長一代向年輕一代進行廣泛的文化吸收的過程。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文化反哺的是:
A.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并不是狂熱的追星族,但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八十年代出生的歌星創作的一些歌曲
B.張老師說:“現在數學都是電子化,很多時候要做PPT,要上網查資料,遇到不會的時候,兒子就是我的老師。”
C.孫經理說,他們單位年輕人居多,他常試著用跟兒子交流的方式與年輕人溝通,果然效果很好
D.劉主任接受了下屬們的建議,制定了新的工作制度,提高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解析:本題答案選B。文化反哺的定義要點是:①年長一代向年輕一代;②文化吸收。A項和C項不符合條件②;D項不符合①和②;B項符合定義要點。故答案選B。
3.類比推理
類比推理考查的是考生分析、比較詞項之間關系的能力。包括兩次型、三詞型和對當型三種。也會涉及文學、歷史、常識等背景知識。
4.邏輯判斷
邏輯判斷考查題型穩定,包括分析推理類、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三種題型,其中,可能性推理是考查的重點。必然性推理包括直言命題和復言命題,其中以復言命題為主。可能性推理包括削弱型、加強型、前提型、結論型、評價型和解釋型六大題型,其中削弱型和加強型是重點。
例題7:河南行測真題
一種針對某種疾病的新療法在12個月的臨床試驗中使68%的患者病情有了明顯改善,其中43%的患者痊愈。然而,通常采用的治療方法也可在12個月內將38%的患者完全治愈。由于新療法主要選擇了那些癥狀比較嚴重的患者,因此有人認為這種新療法在療效方面比常用的療法更顯著。
以下各項如果為真,能夠對上述觀點提出最有力質疑的是:
A.新療法出現后,這種疾病的患者仍然傾向于使用原有療法
B.這種疾病發病初期往往很嚴重,但相對容易治療
C.通過改變生活方式,很多人即使不用藥也可使病情改善,甚至痊愈
D.常用療法使用四種藥物搭配治療,但新療法只使用兩種藥物
解析:本題答案選B。削弱型題目。題干論點是:這種新療法在療效方面比常用的療法更顯著;論據是:新療法主要選擇了那些癥狀比較嚴重的患者。
要削弱題干觀點,則要指出新療法并不比常用療法效果顯著,B項就說明那些癥狀比較嚴重的患者反而很容易治療,也就不能根據題干論據得出結論。A、C、D三項都屬于無關項。故答案選B。
(五)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的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資料分析題量不會有太大變化,每篇材料設5道小題。資料分析應注意一些常考基本概念,比如比重、同比增長和年均增長率等。
(六)常識判斷
這部分以前側重考查常識的基本應用,現在則偏向基本素質,考查的內容也更為全面細致,從以前的依靠簡單記憶就可解決的問題,變更為需要考生增加一點邏輯判斷才能解決的問題。
常識判斷部分的考查內容力求考查國家工作人員應具備的多方面素質,同時,也避免由于專業的原因喪失考試的公平性。從大綱的描述來看,河南公務員考試中的常識判斷主要側查考生對法律、政治、經濟、管理、歷史、自然、科技等方面知識的運用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近些年的公務員考試中,法律常識的比重在逐年下降,更側重于法理學、行政法中需要理解運用的條款;自然科學類常識則有大幅上升的趨勢。專家預計,2011年公務員考試將進一步優化考試內容,簡單的記憶性試題將進一步減少,試題將更加突出考查考生對多學科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
根據新大綱表現出的題型變化的特點可以看出,此次考試從題型上來說和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沒有大的區別(2011年國家公務員沒有考查數字推理,在言語理解部分增加了對病句的考查),從具體題型上來看,所考查也是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常見的題型。因此,總的來說,題型呈現出了向國考靠攏的趨勢。
相關推薦:
2010年河南公務員考試真題行測試題
2007-2009年河南公務員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