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類建筑人流疏散一般兼有集中疏散和連續疏散兩種類型() 。【單選題】
A.醫院
B.教學樓、展覽館
C.劇院、體育館
D.工廠、旅館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人流疏散大體上可以分為正常和緊急兩種情況。一般正常情況下的人流疏散,有連續的(如醫院、商店、旅館等)和集中的(如劇院、體育館等),有的公共建筑則屬于兩者兼有(如學校教學樓、展覽館等)。
2、重現期為100年一遇的洪水,是指這個量級的洪水在100年內()。【單選題】
A.至少出現一次
B.必然出現一次
C.可能出現一次
D.最多出現一次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洪水發生頻率和重現期是互為倒數的關系。洪水頻率是依靠歷史洪水資料,采用統計分析方法進行分析計算,反應的只是洪水發生的概率,而不是必然結果。例如100年一遇的洪水,并不表示在100年中必然發生一次或必然只發生一次,而是表示在這100年中可能出現一次。
3、中國城市土地市場建設在下列哪項權利的基礎之上()。【單選題】
A.土地所有權
B.土地使用權
C.租賃權
D.抵押權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市場的形成和運作需要具備三個條件:明晰的產權、完善的規則和監督機制。一個國家土地制度的首要內容就是對土地產權的規定。
4、下列哪個行業的空間集聚度最高()。【單選題】
A.生產者服務業
B.消費者服務業
C.行政管理業
D.制造業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生產者服務業是指為各種生產活動提供服務的行業,包括了金融、保險、法律、會計、廣告、咨詢等各種服務業。這些服務業的特點是需要大量面對面的活動,其收益也高,可以支付較高的地價,所以往往在空間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的中心商務區。
5、下列關于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走向選擇的表述,正確的是()。【多選題】
A.應當沿主客流方向布設
B.應當考慮全日客流和通勤客流的規模
C.線路的起終點應設在大客流斷面位置
D.支線宜選在客流斷面較大的地段
E.應當考慮車輛基地和聯絡線的位置
正確答案:A、B、E
答案解析:城市軌道交通的線路走向選擇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線路應根據在線網中功能定位和客流預測分析,沿主客流方向選擇;(2)線路應考慮全日客流效益、通勤客流規模,宜有大型客流點的支撐;(3)線路起、終點不要設在市區內大客流斷面位置;(4)超長線路一般以最長交路運行1h為目標,旅行速度達到最高運行速度的45%~50%為宜;(5)對設置支線的運行線路,支線長度不宜過長,宜選在客流斷面較小的地段;(6)當采用全封閉方式時,在城市中心區宜采用地下線,但應注意對地面建筑、地下資源和文物的保護;(7)在線路長大陡坡地段,不宜與平面小半徑曲線重疊;(8)充分考慮停車場和車輛基地的位置和聯絡線。
6、下列解決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措施,適用于水質性缺水地區的是()。【多選題】
A.采取外流域調水
B.推廣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C.推廣農業滴灌、噴灌
D.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E.改進城市自來水廠凈水工藝
正確答案:D、E
答案解析:針對水質型缺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治理水污染和改進水廠凈水工藝。
7、下列關于城鎮化率概念的表述,正確的是()。【單選題】
A.城鎮常住人口占城鎮總人口的百分比
B.城鎮流動人口占城鎮總人口的百分比
C.城鎮戶籍人口占城鎮總人口的百分比
D.城鎮常住人口占區域總人口的百分比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城鎮化率(城鎮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鎮駐地聚集區人口占全部人口(人口數據均用常住人口而非戶籍人口)的百分比來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過程和聚集程度。
8、下列關于生態恢復的表述,正確的是()。【多選題】
A.本質上是生物物種和生物量的重建以及生態系統基本功能的重建
B.可以應用于自然或者人為影響下的生態破壞、被污染土地的治理
C.強調對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生物多樣性和持續性的恢復
D.是完全的、自然的生態系統次生演替過程
E.人類可以有目的地對受損生態系統進行干預
正確答案:A、C、D、E
答案解析:生態恢復強調受損的生態系統要回復到具有生態意義的理想狀態。生態恢復并不完全是自然的生態系統次生演替,人類可以有目的地對受損生態系統進行干預。
9、下列哪項替代關系不是人口密度從城市中心區向外遞減的決定因素()。【單選題】
A.地租與交通成本的替代
B.資本與土地的替代
C.住房與其他消費品的替代
D.收入與住房面積的替代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在城市土地市場與城市空間結構中,存在三種替代關系,分別是:地租與交通成本的替代、資本與土地的替代和住房與其他消費品的替代。這三種替代模式決定了人口密度從城市中心區向外遞減。
10、下列關于工業建筑功能單元組織的主要依據,哪項是錯誤的() 。【單選題】
A.功能單元前后工藝流程要求
B.物料與人員流動特點
C.功能單元相連最小損耗的原則
D.建筑形式的藝術要求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功能單元組織依據的原則有:(1)依據功能單元前后工藝流程要求;(2)依據物料與人員流動特點,合理確定道路斷面與其他技術要求;(3)依據功能單元相連最小損耗的原則;(4)依據功能單元的環境要求。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