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頁第15行“約當年金法”是用“初始投資額”除以年金現值系數計算得到PMT,是否應為“凈現值”除以年金現值系數?
解答:以“初始投資額”除以年金現值系數計算得到PMT,則PMT較小的方案為較優的方案;以“凈現值”除以年金現值系數得到PMT,則PMT較大的方案為較優的方案。故兩種方法均可。
2.第401頁第一段說明取得的企業不構成業務的不屬于企業合并,與416頁倒數第1至3行的內容是否存在不一致?
解答:不存在。兩者均是企業會計準則及相關解釋的規定,其中后者是針對特殊情況所做的具體規定。
3.第352至353頁【例7-7】(5)20×7年12月31日,確認利息并結轉在建工程是否應補加會計分錄:“借:固定資產7 755,貸:在建工程7 755”?(7)20×8年12月31日,確認債券利息“借:固定資產879.13,貸:在建工程879.3”,此分錄是否重復?
解答:是的。
4.第424頁第9行初始投資成本為28 600萬元。根據同一控制下合并方以支付現金作為合并對價的,應當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是否應為A公司凈資產賬面價值32 000萬元×80%= 25 600萬元?
解答:初始投資成本應為25 600萬元。
5.第447至448頁【例8-14】期末存貨“2 500”萬元是否應為“3 500”萬元(期初存貨2 000萬元+本期購進存貨6 000萬元-本期銷貨成本4 500萬元)?存貨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是否為“1 050”萬元(3 500×30%)?“(3)抵消期末存貨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的會計分錄是否應為:“借:營業成本1 050,貸:存貨1 050”?以上數據若改變后是否應同時調整合并工作底稿中相對應的數據?
解答:期末存貨應為“3 500”萬元(期初存貨2 000萬元+本期購進存貨6 000萬元-本期銷貨成本4 500萬元);存貨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為“1 050”萬元(3 500×30%);抵消期末存貨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銷售損益的會計分錄應為:借記營業成本“1 050”萬元,貸記存貨“1 050”萬元;同時調整合并工作底稿中對應數據。
6.第482頁【例8-41】第3行“20×7年6月30日”是否應為“2×12年6月30日”?
解答:應為“2×12年6月30日”。
推薦新聞:2013年高級會計師綱匯總(九章掃描版全)
來源:-高級會計師考試(責任編輯:中大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