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L退出中國戰略背后
7月,DHL將旗下的全一快遞、中外運速遞、金果三家子公司100%的股權轉讓給深圳市友和道通,宣布撤出中國國內快遞業務。消息一出,有驚有嘆。驚的不是退出,而是居然這么便宜地轉讓給這么“不入流”的公司;嘆的是當年DHL打了個漂亮的擦邊球才有驚無險地進入了中國國內快遞市場,但距2004年5月10日(在華合資公司推出中國國內快遞業務),這才過去了僅僅7年零2個月。
退出的背后,大家真正關心的是,這是戰略性的退出,還是以退為進的策略性調整?回答這個問題,要從3個方面來看。
問題一:政策真的是致命打擊嗎?
此前,DHL亞太區CEO許克威用“DHL全面進軍中國快遞業的時機未到”來談及退出的緣由,矛頭對準了去年開始實施的新《郵政法》中對外資及合資企業業務上的限制。
然而,限制進入信函業務對外資公司是很大的打擊嗎?
快遞市場其實有兩個劃分維度:時間和重量。從美國細分市場的情況來看,商務客戶之間的快遞市場占整個快遞行業的大部分(平均數在65%~70%),并且隨著時限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商務市場占的份額也越大。目前,幾家快遞公司定位非常清晰:FedEx在隔夜件上占領較大份額;美國郵政在次日件上有優勢;時效差的快遞件UPS優勢最明顯。從重量上分,包裹市場在美國快遞市場占絕對的份額。從幾家大公司層面來看,FedEx在文件上占領較大份額;在分量最重的包裹方面,UPS占三分之二,前3大公司占據了超過92%的包裹市場;至于重貨物市場競爭激烈,巨頭中也只有FedEx進入前列。
從國內快遞市場規模來看,和美國類似,商務市場占到整個快遞市場三分之二的份額。包裹仍然與美國相似,為快遞市場中分量最重的市場,從規模上看15倍于信函市場。國際公司擅長的隔夜件市場比重排名第一。從區域上看,DHL不算陌生的華東、華南是過去幾年發展最快的地區。從這個角度上說,DHL確實受到新《郵政法》的影響,它自稱全一快遞損失了35%的業務。但事實上,DHL此次退出快遞業也與其對中國國內業務經營的不夠重視、DHL國內重貨等業務拓展和服務嚴重脫節、中國業務存在投資不足等問題密不可分。政策僅僅是借口之一。
問題二:退出是否真的無法堅持?
很多媒體在總結DHL的退出時都加了一句定語:“無法忍受巨額虧損”,并且將DHL退出中國快遞業務與當初退出美國市場對比。2003年,DHL花費10億美元收購了美國第三大快遞企業Airborne,開始大舉開拓美國國內快遞市場。但幾年來,DHL已在美國快遞業務上虧損數十億美元,僅2008年的虧損額就預計高達15億美元。
乍一看,DHL在中國市場的退出和美國類似,但細究而言,第一投入金額遠遠不足,第二虧損數字遠在DHL可接受的范圍內。
應該看到,DHL對中國市場有完整的戰略,DHL在本世紀的亞太地區的投資占全球投資的35%,而中國的投資更超過任何一個亞太國家或地區,其中既有747-400改裝貨機的投入、航線資源的投入,更有斥資1.1億美元提前擴建DHL中亞超級樞紐—香港轉運中心和將于2012年啟用的位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耗資1.75億美元興建的北亞樞紐中心。與之相比,亞太市場也已成長為DHL最優質的資產,截至2010年底,亞太區的快遞業務收入亦較2009年上升30.8%,占其快遞業務的30.4%。香港也成為和德國的萊比錫并列的超級樞紐。
從這個角度講,DHL這次從中國的退出不像是退出美國,為了斷臂求生,更像是一種策略性的調整,更不排除是為了報表的好看。
問題三:DHL的中國定位
UPS用并購和擴展構建最完善的網絡進軍物流市場,發展貨運行業和航線;FedEx借助最強大的機隊力量,繼續“無所不包”;TNT全面進軍企業級物流市場,比如汽車行業等……相比之下,DHL最大的優勢是搶先進入新市場。譬如東歐,以及重新回到科威特;譬如1986年進入中國市場與中國外運合資,都是DHL搶灘新市場的亮點。但在中國國內市場,2005年進入后除了品牌外,DHL的動作卻一向緩慢,先發優勢蕩然無存。
從2006~2010年,國內客戶在選擇快遞公司的時候,最優先考慮的因素是速度、安全性、價格、服務態度、合作關系。品牌并沒有進入企業優先考慮的選擇范疇。因此,順豐靠“速度+安全+服務態度”的方式被大家認可,“四通一達”(圓通、匯通、中通、申通和韻達)則靠價格和合作關系取勝。DHL給大家留下的印象除了貴,好像也沒有什么。
第二,DHL的行業優勢沒有體現。從全球看,UPS在出版行業、FedEx在工業行業、DHL在服裝紡織、TNT在醫藥行業細分領域都分別建立了很高的門檻。但DHL在中國國內服裝領域卻并未體現出其國際快遞品牌的表現。
第三,并購的優勢沒有體現。DHL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并購發展史。在細分領域,每家公司也都是靠收購建立競爭優勢,譬如,DHL在印度靠收購藍標;TNT在拉美市場依靠收購巴西最大的國內快運Mercurio建立優勢。但DHL在中國市場,2009年的三次收購與其叫收購,不如叫買入網證。
優勢沒有發揮的同時,DHL反應慢的劣勢也被一再放大。而且,DHL并沒有深刻反思自己如何與低成本航空競爭的問題。不單單是在中國、印度市場,更包括未從并購策略上思考收購藍標之后的雙品牌運作。因此,DHL退出中國市場與其說是退出,不如說是策略調整。從大力拓展國內業務轉換為以國際件為主,進而延展至國內的策略。筆者判斷,不超過兩年,DHL定會回來,但能不能勝利地回來,這才是問題的本質。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l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