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和解釋數據
Analyzeandinterpretdata分析和解釋數據
內部審計師應收集、分析、評價并記錄足夠的信息,以支持審計結論和審計結果,實現審計目標。因此,內部審計師在完成信息收集過程后,需要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和解釋,從而發現問題,得出結論。
5.1分析性審計程序(analyticalauditingprocedures)
分析性審計程序是對財務和非財務信息資料中一些關系的研究與比較,是內部審計師分析和解釋審計業務中所收集證據的有效手段t,有助于內部審計師確認是否需要開展進一步的業務工作。
5.1.1分析性審計程序的作用:
確定各種證據之間的關系。各種證據的關聯部分之間都應該保持一種關系,除非有原因能夠解釋這種關系中的變化;
確認期望發生的變化是否發生,例如,如果某一領域發生變化自然會導致另一個領域發生變化,如果這種情況沒有發生時,就需要進一步研究和分析原因;
確認是否存在潛在錯誤;
確認是否存在潛在的違規或違法行為;
確認是否存在異常的或不經常發生的交易或事項。
5.1.2在應用分析性審計程序來檢查和評價所收集證據以支持審計結果時,內部審計師需要考慮以下幾方面因素來確定該程序的應用范圍:
接受檢查項目或工作的重要性;
接受檢查領域的風險評估結果及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財務及非財務信息資料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預計的分析性審計程序結果的準確性;
組織所在行業證據的可用性和可比性;
其他業務程序為審計結果提供支持的程度。
5.2分析性審計程序主要是通過比較收集的證據與內部審計師確認的預期證據,從而獲得審計結果的。
這種比較既可以是貨幣金額的比較,也可以是實物數量的比較,更可以為比率或百分比的比較。具體的分析性審計程序包括比率分析、趨勢分析、回歸分析、合理性測試及比較分析等,這里僅介紹比較分析,其他的相關內容,將在E專題系列為大家講解。
5.2.1多期比較(period—to—periodcomparisons):是非常常見的分析性審計程序,包括本年證據與上年證據、本期證據與上期證據及本期證據與上年同期證據等進行比較。多期比較的前提是各期證據是可比的。
5.2.2預算與實際比較(budget—to—actualcomparisons):是在預算得到認真編制的前提下,一種很有效的分析性審計程序。這樣的比較分析常用于成本核算分析。通常,內部審計師首先要審查預算的合理性,然后進行比較,確認和分析存在的差異,最后決定是否擴大審計范圍。
5.2.3賬戶間內部關系分析(interrelationshipsamongaccounts):是利用復式記賬原理來比較各個賬戶的勾稽關系,從而發現賬務處理上的錯誤。
5.2.4證據構成元素之間的關系研究,例如,記錄的利息費用變動與有關債務余額變化的比較。
5.2.5與行業證據比較(comparisonstoindustrydata):是將本組織證據與所在行業的類似證據進行比較,從而借助外部標準來評價本組織某些比率和趨勢的合理性,因此,分析結果要比那些與組織內部證據進行比較所取得的結果更加有用和可靠。但是,由于本組織所處的環境與行業中的其他企業是有差異的,所以,在進行比較前,需要內部審計師很好地理解和說明行業證據,增強可操作性。
5.2.6與經營證據的比較(compaFison8tooperating‰):是將來源于生產經營部門的證據與財務報告的證據進行比較。例如,存貨、銷售成本、銷售量應該與零部件產量、運輸量、采購量等相匹配。
5.2.7與經濟證據的比較(comparisonstoeconomicdata):是將組織經營方面的證據與市場經濟證據(例如,國內生產總值(GDP)、利率的變動等)進行比較,以便更好地解釋和評價組織的經營業績。
5.2.8與非財務證據的比較(comparisonstononfinancialdata):也是很有價值的,有助于解釋財務證據。非財務證據可以是人口年齡、國內政治事件、國際危機等。
5.3當使用分析性審計程序發現了一些非預期的成果或關系時,內部審計師應該給予高度重視,并采取一些技術方法來檢查和評估這些結果或關系。如詢問管理層、采用其他審計程序等,直到對有關解釋感到滿意為止。對于沒有得到充分解釋的結果或關系,則預示著可能存在著重要情況,如潛在錯誤、違規或違法行為等,內部審計師應該向適當的管理層通報,并根據具體情況提出采取適當措施的建議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