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關注:人社部:2018年初中級銀行職業資格考試時間上半年:6月2、3日,下半年:10月27、28日
第十一章 貸后管理
一、對借款人的貸后監控(掌握)
(一)經營狀況監控
1、借款人經營風險的主要表現
共20條內容,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相關,可參見教材(未考過)
2、借款人經營風險的分類監控
對于固定資產貸款,貸款人應定期對借款人和項目發起人的履約情況及信用狀況、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情況、宏觀經濟變化和市場波動情況、貸款擔保的變動情況等內容進行檢查與分析,建立貸款質量監控制度和貸款風險預警體系。
對于項目融資業務,在貸款存續期間,貸款人應當持續監測項目的建設和經營情況,根據貸款擔保、市場環境、宏觀經濟變動等因素,定期對項目風險進行評價,并建立貸款質量監控制度和風險預警體系。
對于流動資金貸款,貸款人應加強貸款資金發放后的管理,針對借款人所屬行業及經營特點,通過定期與不定期的現場檢查與非現場監測,分析借款人經營、財務、信用、支付、擔保及融資數量和渠道變化等狀況,掌握各種影響借款人償債能力的風險因素。
(二)管理狀況監控
1、企業管理狀況風險的主要表現
(1)企業發生重要人事變動,如高級管理人員或董事會成員變動,最主要領導者的行為發生變化,患病或死亡,或陷入訴訟糾紛,無法正常履行職責;
(2)最高管理者獨裁,領導層不團結,高級管理層之間出現嚴重的爭論和分歧;職能部門矛盾尖銳,互相不配合,管理層素質偏低;
(3)管理層對環境和行業中的變化反應遲緩或管理層經營思想變化,表現為極端的冒進或保守
(4)管理層對企業的發展缺乏戰略性的計劃,缺乏足夠的行業經驗和管理能力(如有的管理人員只有財務專長而沒有技術、操作、戰略、營銷和財務技能的綜合能力),導致經營計劃沒有實施及無法實施;
(5)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以短期利潤為中心,不顧長期利益而使財務發生混亂、收益質量受到影響;
(6)借款人的主要股東、關聯企業或母子公司等發生重大的不利變化;
(7)中層管理層薄弱,企業人員更新過快或員工不足。
2、借款人管理狀況的風險監控(參其主要表現為風險點進行監控)
(三)財務狀況監控
1、借款人財務狀況的風險表現
(1)企業不能按期支付銀行貸款本息;
(2)經營性凈現金流量持續為負值;
(3)產品積壓、存貨周轉率大幅下降;
(4)應收賬款異常增加;
(5)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重大幅下降;
(6)短期負債增加失當,長期負債大量增加;
(7)銀行賬戶混亂,到期票據無力支付;
(8)企業銷售額下降,成本提高,收益減少,經營虧損;
(9)不能及時報送會計報表,或會計報表有造假現象;
(10)財務記錄和經營控制混亂。
2、借款人財務狀況的風險監控(參其主要表現為風險點進行監控)
(四)還款賬戶監控
1、固定資產貸款還款賬戶的監控
當借款人信用狀況較差、貸款安全受到威脅時,出于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貸風險的考慮,銀行應要求其開立專門的還款準備金賬戶,并與借款人約定對賬戶資金進出、余額或平均存量等的最低要求。
2、項目融資貸款還款賬戶的監控
對于項目融資業務,貸款人應要求借款人指定專門的項目收入賬戶,并約定所有項目的資金收入均須進人此賬戶。該賬戶對外支付的條件和方式均須在合同中明確,以達到有效監控資金收支變化、提高貸款資金保障性的效果。
3、流動資金貸款還款賬戶的監控
貸款人必須指定或設立專門的資金回籠賬戶。該賬戶可以是開立在貸款人處的賬戶,也可以是開立在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賬戶。不管賬戶開立在何處,借款人都應按照貸款人的要求及時提供包括對賬單等信息在內的能夠反映該賬戶資金進出情況的材料。
4、大額貸款還款賬戶的監控
在對借款人實行動態監測的過程中,要特別關注大額資金、與借款人現有的交易習慣、交易對象等存在明顯差異的資金,以及關聯企業間資金的流人流出情況,及時發現風險隱患。特別是當貸款已經形成不良貸款時,銀行更要積極開展有效的貸后管理工作,通過專門還款賬戶監控、押品價值監測與重評估等手段控制第一還款來源和第二還款來源,最大限度地保護銀行債權。
對借款人的貸后監控(二)、擔保管理
(五)與銀行往來情況監控
1、與銀行往來異常現象的表現
(1)借款人在銀行的存款有較大幅度下降;
(2)在多家銀行開戶(公司開戶數明顯超過其經營需要);
(3)對短期貸款依賴較多,要求貸款展期;
(4)還款來源沒有落實或還款資金主要為非銷售回款;
(5)貸款超過了借款人的合理支付能力;
(6)借款人有抽逃資金的現象,同時仍在申請新增貸款;
(7)借款人在資金回籠后,在還款期限未到的情況下挪作他用,增加貸款風險。
2、與銀行往來異常情況的監控
銀行應及時整理、更新有關企業信息,對重大情況應及時報告,并形成文字材料存檔。如貸款人受托支付完成后,應詳細記錄資金流向,歸集保存相關憑證。除從企業本身獲取信息外,也應努力從企業的外部機構,如其合作單位、監管部門、咨詢機構、政府管理部門、新聞媒介等渠道收集企業的信息,注意信息來源的廣泛性、全面性、權威性和可靠性,以便對企業變化情況進行全方位的把握。
二、擔保管理(掌握)
(一)保證人管理
對保證人的管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保證人資格的審查
保證人應是具有代為清償能力的企業法人或自然人,企業法人應提供其真實營業執照及近期財務報表;保證人或抵押人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制企業的,其出具擔保時,必須提供董事會同意其擔保的決議和有相關內容的授權書。
2、保證人保證實力的分析
對保證人的評估方法和對借款人的評估方法相同。保證人的財務狀況,如現金流量、或有負債、信用評級等情況的變化直接影響其擔保能力。銀行應同樣以對待借款人的管理措施對待保證人。
3、保證人保證意愿的核實
應密切注意保證人的保證意愿是否出現改變的跡象。如保證人和借款人的關系出現變化,保證人是否出現試圖撤銷和更改擔保的情況。應分析其中的原因,判斷貸款的安全性是否受到實質影響并采取相關措施。
(二)抵(質)押品管理
1、抵(質)押品的檢查
對抵押品要定期檢查其完整性和價值變化情況,防止所有權人在未經銀行同意的情況下擅自處理抵押品,檢查內容主要有:
(1)抵押品價值的變化情況;
(2)抵押品是否被妥善保管;
(3)抵押品有否被變賣出售或部分被變賣出售的行為;
(4)抵押品保險到期后有沒有及時續投保險;
(5)抵押品有否被轉移至不利于銀行監控的地方。
2、抵(質)押品出現問題的處理
在抵押物的檢查中,如發現抵押物價值非正常減少,應及時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如發現抵押人的行為將造成抵押物價值的減少,應要求抵押人立即停止其行為;如抵押人的行為已經造成抵押物價值的減少,應要求抵押人恢復抵押物的價值。如抵押人無法完全恢復,應要求抵押人提供與減少的價值相當的擔保,包括另行提供抵押物、權利質押或保證。
(三)擔保的補充機制
1.追加擔保品,確保抵押權益
銀行如果在貸后檢查中發現借款人提供的抵押品或質押物的抵押權益尚未落實,或擔保品的價值由于市場價格的波動或市場滯銷而降低,由此造成超額押值不充分,或保證人保證資格或能力發生不利變化,可以要求借款人落實抵押權益或追加擔保品。另外,如果由于借款人財務狀況惡化,或由于貸款展期使得貸款風險增大,或追加新貸款,銀行也會要求借款人追加擔保品,以保障貸款資金的安全。對于追加的擔保品,也應根據抵押貸款的有關規定,辦妥鑒定、公證和登記等手續,落實抵押權益。
2.追加保證人
對由第三方提供擔保的保證貸款,如果借款人未按時還本付息,就應由保證人為其承擔還本付息的責任。倘若保證人的擔保資格或擔保能力發生不利變化,其自身的財務狀況惡化;或由于借款人要求貸款展期造成貸款風險增大或由于貸款逾期,銀行加收罰息而導致借款人債務負擔加重,而原保證人又不同意增加保證額度;或抵(質)押物出現不利變化;銀行應要求借款人追加新的保證人。
風險預警
三、項目貸款管理(只有中級要求)
四、供應鏈金融的存貨和應收賬款管理(只有中級要求)
五、風險預警(掌握)
(一)風險預警程序
1.信用信息的收集和傳遞
收集與商業銀行有關的內外部信息,包括信貸人員提供的信息和外部渠道得到的信息,并通過商業銀行信用風險信息系統進行儲存。
2.風險分析
信息通過適當的分層處理、甄別和判斷后,進入預測系統或預警指標體系中,并運用預測方法對未來內外部環境進行預測,使用預警指標估計未來市場和客戶的風險狀況,并將所輸出的結果與預警參數進行比較,以便作出是否發出警報,以及發出何種程度警報的判斷。
3.風險處置
風險處置是指在風險警報的基礎上,為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商業銀行風險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按照階段劃分,風險處置可以劃分為預控性處置與全面性處置。
4.后評價
風險預警的后評價是指經過風險預警及風險處置過程后,對風險預警的結果進行科學的評價,以發現風險預警中存在的問題(如虛警或漏警),深入分析原因,并對預警系統和風險管理進行修正或調整,因此后評價對預警系統的完善十分重要。
(二)風險預警方法
風險預警的主要方法有專家判斷法、評級方法、信用評分方法、統計模型等四種。
我國銀行業實踐中將風險預警方法分為黑色預警法、藍色預警法和紅色預警法等三種。
1.黑色預警法
這種預警方法不引進警兆自變量,只考察警素指標的時間序列變化規律,即循環波動特征。各種商情指數、預期合成指數、商業循環指數、經濟擴散指數、經濟波動圖等都可以看做是黑色預警法的應用。
2.藍色預警法
這種預警方法側重定量分析,根據風險征兆等級預報整體風險的嚴重程度,具體分為兩種模式:
(1)指數預警法。
(2)統計預警法。
3.紅色預警法
該方法重視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其流程是:首先對影響警素變動的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其次進行不同時期的對比分析;最后結合風險分析專家的直覺和經驗進行預警
(三)風險預警指標體系
貸款風險的預警信號系統通常應包含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1.有關財務狀況的預警信號
主要包括:存貨激增;存貨周轉速度放慢;現金狀況惡化;應收賬款余額或比例激增;流動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下降;流動資產狀況惡化;固定資產迅速變化;除固定資產外的非流動資產集中;長期債務大量增加;短期債務增加失當;資本與債務的比例降低;銷售額下降;成本上升、收益減少;銷售上升、利潤減少;相對于銷售額而言,總資產增加過快等。
2.有關經營者的信號
主要包括:關鍵人物的態度變化尤其是缺乏合作態度;董事會、所有權變化或重要的人事變動;還款意愿降低;財務報表呈報不及時;各部門職責分裂;冒險兼并其他公司;冒險投資于其他新業務、新產品以及新市場等。
3.有關經營狀況的信號
主要包括:喪失一個或多個客戶,而這些客戶財力雄厚;關系到企業生產能力的某一客戶的訂貨變化無常;投機于存貨,使存貨超出正常水平;工廠或設備維修不善,推遲更新過時的無效益的設備等。
(四)風險預警的處置
預警處置是借助預警操作工具對銀行經營運作全過程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控考核,在接收風險信號、評估、衡量風險基礎上提出有無風險、風險大小、風險危害程度及風險處置、化解方案的過程。客戶風險預警信號出現后,采取的風險處置措施有以下幾種:
(1)列入重點觀察名單;
(2)要求客戶限期糾正違約行為;
(3)要求增加擔保措施;
(4)暫停發放新貸款或收回已發放的授信額度等。
信貸業務到期處理
六、信貸業務到期處理(掌握)
(一)貸款償還操作及提前還款處理
1.貸款償還的一般操作過程
(1)業務操作部門向借款人發送還本付息通知單
(2)業務操作部門對逾期的貸款要及時發出催收通知單
2.借款人提前歸還貸款的操作過程
借款人與銀行可以在貸款協議的“提前還款”條款中,約定提前還款的前提條件及必要的手續。“提前還款”條款可以包括以下內容:
(1)未經銀行的書面同意,借款人不得提前還款;
(2)借款人可以在貸款協議規定的最后支款日后、貸款到期日前的時間內提前還款;
(3)借款人應在提前還款日前30天(或60天)以書面形式向銀行遞交提前還款的申請,其中應列明借款人要求提前償還的本金金額;
(4)由借款人發出的提前還款申請應是不可撤銷的,借款人有義務據此提前還款;
(5)借款人可以提前償還全部或部分本金,如果償還部分本金,其金額應等于一期分期還款的金額或應為一期分期還款的整數倍,并同時償付截至該提前還款日前一天(含該日)所發生的相應利息,以及應付的其他相應費用;
(6)提前還款應按貸款協議規定的還款計劃以倒序進行;
(7)已提前償還的部分不得要求再貸;
(8)對于提前償還的部分可以收取費用。
(二)貸款展期處理
貸款展期指借款人不能或不希望按照貸款協議規定的還款計劃按時償付每期應償付的貸款,由借款人提出申請,經貸款行審查同意,有限期地延長還款期限的行為。同提前還款一樣,貸款展期也影響了銀行原有的資金安排,因此借款人必須提前與銀行協商,經銀行同意,貸款才可以展期。
1.貸款展期的申請
借款人不能按期歸還貸款時,應當在貸款到期日之前,向銀行申請貸款展期。是否展期由銀行決定。借款人申請貸款展期,應向銀行提交展期申請,其內容包括:展期理由,展期期限,展期后的還本、付息、付費計劃及擬采取的補救措施。如是合資企業或股份制企業,則應提供董事會關于申請貸款展期的決議文件或其他有效的授權文件。申請保證貸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展期的,還應當由保證人、抵押人、出質人出具同意的書面證明。
2.貸款展期的審批
(1)分級審批制度
貸款展期的審批與貸款的審批一樣,實行分級審批制度。銀行應根據業務量大小、管理水平和貸款風險度確定各級分支機構的審批權限,超過審批權限的,應當報上級機構審批。
(2)貸款展期的擔保問題
貸款經批準展期后,銀行應當根據貸款種類、借款人的信用等級和抵押品、質押品、保證人等情況重新確定每一筆貸款的風險度。
(3)轉貸款的展期問題(一般了解)
3.展期貸款的管理
(1)貸款展期的期限
《貸款通則》對貸款展期的期限作了如下規定:現行短期貸款展期的期限累計不超過原貸款期限;中期貸款展期的期限累計不得超過原貸款期限的一半;長期貸款展期的期限累計不得超過3年。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2)貸款展期后的利率
經批準展期的貸款利率,銀行可根據不同情況重新確定。貸款的展期期限加上原期限達到新的利率期限檔次時,從展期之日起,貸款利息應按新的期限檔次利率計收。
借款人未申請展期或申請展期未得到批準,其貸款從到期日次日起,轉入逾期貸款賬戶。
4.展期貸款的償還
銀行信貸部門應按照展期后的還款計劃,向借款人發送還本付息通知單,督促借款人按時還本付息。展期貸款到期不能按時償還,信貸部門要加大催收力度,以保證貸款的收回;對于設立了保證或抵質押的貸款,銀行有權向擔保人追索或行使抵質押權,彌補貸款損失。展期貸款逾期后,也應按規定加罰利息,并對應收未收利息計復利。展期貸款的償還在賬務處理上,與正常貸款相同。
(三)依法收貸
1.依法收貸的含義
依法收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依法收貸指銀行按規定或約定,通過催收、扣收、處理變賣抵押物,收回違約使用的貸款,加罰利息等措施,以及通過仲裁、訴訟等途徑依法收貸。狹義的依法收貸指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采用仲裁、訴訟等手段清理收回貸款的活動。
2.依法收貸的對象、程序與內容
(1)為了便于管理,銀行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和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一律以分(支)行的名義進行,分理處及其以下的營業機構不能作為獨立的訴訟主體;
(2)依法收貸的對象,是不良貸款;
(3)按法律規定,向仲裁機關申請仲裁的時效為1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時效為2年。訴訟時效期間從貸款到期之日計算。訴訟時效可因銀行向借款人發出催收貸款通知函(須經對方簽字),或借款人書面提出還款計劃、雙方重新簽訂協議等而中斷。從中斷之日起,訴訟時效重新計算。超過訴訟時效,貸款將不再受法律保護。
(4)對逾期貸款,銀行有關部門應每季開出催收貸款通知函,并同時發送擔保單位簽收。
(5)及時申請財產保全。財產保全可以在起訴前申請,也可以在起訴后判決前申請,起訴前申請財產保全被人民法院采納后,應該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15天內正式起訴。
(6)做好開庭前的一切準備工作,按時出庭,根據事實和法律陳述理由。
(7)依法申請支付令,債權人請求債務人償付貸款本息的,可以不通過訴訟程序,而直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但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
① 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
② 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的。
(8)充分運用執行手段,對于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調解書、裁定書、裁決書,當事人不履行的,銀行應當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申請執行的期間為2年,執行時效從法律文書規定當事人履行義務的最后一天起計算。
(9)法律結論得出后,必須將法律文書連同有關的貸款資料復印件送風險管理部門,并對被起訴的借款人采取相應的措施。
3.依法收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信貸人員應認真學習和掌握法律知識
(2)要綜合運用訴訟手段和非訴訟手段依法收貸
(3)既要重視訴訟,更要重視執行
(4)在依法收貸工作中要區別對待
(四)貸款總結評價
貸款本息全部還清后,相關部門應對貸款項目和信貸工作進行全面的總結。相關部門應在貸款本息收回后10日內形成書面總結報告,便于其他相關部門借鑒參考。貸款總結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
第一,貸款基本評價。
第二,貸款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第三,其他有益經驗。
檔案管理
七、檔案管理(熟悉)
(一)檔案管理的原則和要求
檔案管理的原則主要有:管理制度健全、人員職責明確、檔案門類齊全、信息利用充分、提供有效服務。具體要求如下:
1.信貸檔案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原則
信貸前后臺各部門積累與借款人有關的資料。借閱人借閱檔案時應填寫借閱單,經本部門管理員和經理簽字,到檔案室調閱檔案。在調閱過程中,檔案資料原則上不得帶出檔案室。
2.信貸檔案采取分段管理、專人負責、按時交接、定期檢查的管理模式
(1)分段管理
(2)專人負責
(3)按時交接
(4)定期檢查
(二)貸款文件的管理
信貸文件是指正在執行中的、尚未結清信貸(貸款)的文件材料。
1.貸款文件分類
按其重要程度及涵蓋內容不同劃分為兩級,即一級文件(押品)和二級信貸文件。
一級文件(押品)主要是指信貸抵(質)押契證和有價證券及押品契證資料收據和信貸結清通知書。其中押品主要包括:銀行開出的本、外幣存單、銀行本票、銀行承兌匯票,上市公司股票、政府和公司債券、保險批單、提貨單、產權證或他項權益證書及抵(質)押物的物權憑證、抵債物資的物權憑證等。
二級信貸文件主要指法律文件和貸前審批及貸后管理的有關文件。
2.貸款文件管理
(1)一級文件(押品)的管理
① 保管。一級文件是信貸的重要物權憑證,在存放保管時視同現金管理,可將其放置在金庫或保險箱(柜)中保管,指定雙人(以下簡稱押品保管員),分別管理鑰匙和密碼,雙人人、出庫,形成存取制約機制。
② 交接。一級文件由業務經辦部門接收后,填制押品契證資料收據一式三聯,押品保管員、借款企業、業務經辦人員三方各存一聯。押品以客戶為單位保管,并由押品保管員填寫押品登錄卡。
③ 借閱。一級檔案存檔后,原則上不允許借閱。如在下列特殊情況下,確需借閱一級檔案的,必須提交申請書,經相關負責人簽批同意后,方可辦理借閱手續。
④ 結清、退還。借款企業、業務經辦人員和押品保管員三方共同辦理押品的退還手續。由業務經辦人員會同借款企業向押品保管員交驗信貸結清通知書和押品契證資料收據并當場清驗押品后,借貸雙方在押品契證資料收據上簽字,押品保管員在押品登錄卡上注銷。
(2)二級文件的管理
① 保管。二級文件應按規定整理成卷,交信貸檔案員管理。
② 交接。業務經辦人員應在單筆信貸(貸款)合同簽訂后將前期文件整理人卷,形成信貸文件卷,經信貸檔案員逐件核實后,移交管理。
③ 借閱。二級檔案內保存的法律文件、資料,除審計、稽核部門確需查閱或進行法律訴訟的情況下,不辦理借閱手續,如借閱已歸檔的二級檔案時,須經有關負責人簽批同意后,填寫借閱申請表,方可辦理借閱手續。
(三)貸款檔案的管理
貸款檔案是指已結清貸款的文件材料,經過整理立卷形成的檔案。
1.保管期限分類
貸款檔案的保管期限自貸款結清(核銷)后的第2年起計算。其中:
(1)5年期,一般適用于短期貸款,結清后原則上再保管5年;
(2)20年期,一般適用于中、長期貸款,結清后原則上再保管20年;
(3)永久,經風險管理部及業務經辦部門認定有特殊保存價值的項目可列為永久保存。
2.貸款檔案管理
(1)貸款檔案員要在貸款結清(核銷)后,完成該筆貸款文件的立卷工作,形成貸款檔案;
(2)永久、20年期貸款檔案應由貸款檔案員填寫貸款檔案移交清單后向本行檔案部門移交歸檔;
(3)業務經辦部門需將本部已結清的、屬超權限上報審批的貸款檔案案卷目錄一份報送上級行風險管理部門備查。
3.貸款檔案的銷毀
保存到期的20年期貸款檔案由檔案部門按貸款業務檔案和風險評審檔案分別提供擬銷毀清單,前者交業務經辦部門及風險管理部門鑒定,形成正式的貸款檔案銷毀清單,由業務經辦部門、風險管理部門及行長辦公室三方負責人在正式清單上審批簽字;后者交風險管理部門鑒定,由風險管理部門及行長辦公室負責人審批簽字。
(四)客戶檔案的管理
業務經辦部門應按客戶分別建立客戶檔案卷,移交貸款檔案員集中保管。
1.保管
業務經辦部門應設置專門的檔案柜(與貸款文件、檔案分開存放)集中存放檔案。
2.客戶檔案
(1)借款企業及擔保企業的“三證”(即年檢營業執照、法人代碼本、稅務登記證)復印件;
(2)借款企業及擔保企業的信用評級資料;
(3)借款企業及擔保企業的開戶情況;
(4)借款企業及擔保企業的驗資報告;
(5)借款企業及擔保企業近三年的主要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上市公司、“三資”企業需提供經審計的年報;
(6)企業法定代表人、財務負責人的身份證或護照復印件;
(7)反映該企業經營、資信(“三資”企業還應提交企業批準證書、公司章程等)及歷次貸款情況的其他材料。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