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與水有關的性質
1 親水性與憎水性
材料與水接觸時,根據其是否能被水潤濕,將材料分為親水性與憎水性兩大類。
——不同性質材料的保存條件有區別,親水性材料一定要防水防潮,例如水泥、干粉砂漿的就必須防潮,防淋雨等。
2 吸水性
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質稱為吸水性。吸水性的大小用吸水率表示。
3 吸濕性
材料在潮濕的空氣中吸收空氣中水分的性質稱為吸濕性。吸濕性用含水率表示。
——材料含水后,可使質量增加,強度降低,絕熱性能下降,抗凍性變差,有時還會發生體積膨脹。所以對工程中的有些材料要特別注意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4 耐水性
材料長期在飽和水作用下不破壞,其強度也不顯著降低的性質稱為耐水性。耐水性用軟化系數K軟來表示,K軟取值范圍在0~1之間,其值越大,表明材料的耐水性能越好。軟化系數K軟有時可作為選擇材料的依據,長期處于水中或潮濕環境中的重要建筑物或構筑物,必須選擇軟化系數K軟大于0.85的材料。通常認為,軟化系數K軟大于0.85的材料是耐水材料。
有些材料復驗時有耐水性的要求,例如外墻涂料、醇酸磁漆等。
5 抗滲性(又稱不透水性)
材料抵抗壓力水滲透的性質稱為抗滲性,用滲透系數表示。
對于混凝土、砂漿和灌漿材料,其抗滲性能常用抗滲等級表示,即
P=10PH-1
式中 P—抗滲等級;
PH—試件開始滲水時的水壓力,MPa。
例如,混凝土抗滲等級設計為P8,P12,分別表示試件抵抗靜水水壓力的能力為0.8 MPa和1.2 MPa。
材料抗滲性能的好壞,與材料的密實性和孔隙的構造特征有密切的關系。高密實性或封閉孔隙的材料具有較高的抗滲性。地下建筑、水工構筑物和防水工程,均要求有較高的抗滲性。
6 抗凍性
材料在飽和水作用下,能經受多次凍融循環的作用而不被破壞,強度不顯著降低,且其質量也不顯著減少的性質稱為抗凍性。
通常將經過水飽和的材料試件在-15℃~+20℃經過(一次凍融循環)環境中所能抵抗的凍融循環次數,作為評價抗凍性的指標,稱為抗凍標號。如D50,D75,D 150等,分別表示材料經過50次,75次,150次凍融循環,而未超過規定的損失程度。
材料遭受凍結破壞,主要是因浸入材料孔隙中的水結冰產生的膨脹應力以及凍融時的溫差應力產生的破壞作用。抗凍性良好的材料,對于抵抗溫度變化、干濕交替等破壞作用的性能也較強。所以,抗凍性常作為評價材料耐久性的一個重要指標。
——北方施工用的墻體材料就有抗凍性指標要求
——為什么冬季(溫度低于5℃時)施工混凝土要采取措施防凍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