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詢 是否符合造價工程師報名條件>>>>>>最新考試計劃中造價工程師(中級)是個什么鬼?二、地下連續墻施工...《注冊造價師考試《土建工程》第四章: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由中大網校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網發布。" />
2.開挖槽段
挖槽是地下連續墻施工中的重要工序。挖槽約占地下連續墻工期的一半,因此提高挖槽效率是縮短工期的關鍵;同時,槽壁的形狀決定了墻體的外形,所以挖槽的精度又是保證地下連續墻質量的關鍵之一。地下連續墻挖槽的主要工作包括:單元槽段的劃分;挖槽機械的選擇與正確使用;制訂防止槽壁坍塌的措施等。
(1)單元槽劃分。地下連續墻施工前,需預先沿墻體長度方向劃分好施工的單元槽段。單元槽段的最小長度不得小于挖土機械挖土工作裝置的一次挖土長度(稱為一個挖掘段)。單元槽段宜盡量長一些,以減少槽段的接頭數量和增加地下連續墻的整體性,又可提高其防水性能和施工效率。但在確定其長度時除考慮設計要求和結構特點外,還應考慮以下各方面因素。
1)地質條件:當土層不穩定時,為防止槽壁坍塌,應減少單元槽段的長度,以縮短挖槽時間。
2)地面荷載:若附近有高大的建筑物、構筑物,或鄰近地下連續墻有較大的地面靜載或動載時,為了保證槽壁的穩定,亦應縮短單元槽段的長度。
3)起重機的起重能力:由于一個單元槽段的鋼筋籠多為整體吊裝(鋼筋籠過長時可水平分為兩段),所以應根據起重機械的起重能力估算鋼筋籠的重量和尺寸,以此推算單元槽段的長度。
4)單位時間內混凝土的供應能力:一般情況下一個單元槽段長度內的全都混凝土,宜在4h內一次澆筑完畢,所以可按4h內混凝土的最大供應量來推算單元槽段的長度。
5)泥漿池(罐)的容積:泥漿池(罐)的容積應不小于每一單元槽段挖土量的二倍, 所以該因素亦影響單元槽段的長度。
此外,劃分單元槽段時還應考慮接頭的位置,接頭應避免設在轉角處及地下連續墻與內部結構的連接處,以保證地下連續墻有較好的整體性;單元槽段的劃分還與接頭形式有關。單元槽段宜采用間隔一個或多個槽段的跳幅施工順序。每個單元槽段,挖槽分段不宜超過3個。成槽時,護壁泥漿液面應高于導墻底面500mm。
(2)挖槽方法。地下連續墻挖槽常見的方法有多頭鉆施工法、鉆抓斗施工法和沖擊式施工法。
1)多頭鉆施工法。多頭鉆挖槽機主體由多頭鉆和潛水電動機組成。挖槽時用鋼索懸吊,采用全斷面鉆進方式,可一次完成一定長度和寬度的深槽。施工槽壁平整,效率高,對周圍建筑物影響小,適用于黏性土、沙質土、沙礫層及淤泥等土層。
2)鉆抓式施工法。鉆抓式鉆機由潛水鉆機、導板抓斗機架、軌道等組成。抓斗有中心提拉式和斗體推壓式兩種。鉆抓斗式挖槽機構造簡單,出土方便,能抓出地層中障礙物,但當深度大于15m及挖堅硬土層時,成槽效率顯著降低,成槽精度較多頭挖槽機差,適用于黏性土和N值小于30的砂性土,不適用于軟黏土。
3)沖擊式施工法。沖擊式鉆機由沖擊錐、機架和卷揚機等組成,主要采用各種沖擊式鑿井機械,適用于老黏性土、硬土和夾有孤石等地層,多用于排樁式地下連續墻成孔。其設備比較簡單,操作容易。但工效較低,槽壁平整度也較差。樁排對接和交錯接頭采取間隔挖槽施工方法。
3.泥漿護壁
(1)泥漿的組成及作用。泥漿的主要成分是膨潤土、摻和物和水。泥漿的作用主要有:護壁、攜砂、冷卻和潤滑,其中以護壁為主。施工過程中,泥漿要與地下水、砂和混凝土接觸,并一同返回泥漿池,經過處理后再繼續使用。
(2)泥漿的控制指標。在地下連續墻施工過程中,為使泥漿具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學穩定性、合適的流動性、良好的泥皮形成能力以及適當的相對密度,需對制備的泥漿或循環泥漿進行質量控制。控制指標有:在確定泥漿配合比時,要測定其黏度、相對密度、含砂量、穩定性、膠體率、靜切力、pH值、失水量和泥皮厚度;在檢驗黏土造漿性能時,要測定其膠體率、相對密度、穩定性、黏度和含砂量;對新生產的泥漿、回收重復利用的泥漿、澆筑混凝土前槽內的泥漿,主要測定其黏度、相對密度和含砂量。
(3)泥漿的制備、循環與再處理。
1)泥漿制備。泥漿制備的基本流程如圖4.3.6橋示。施工主要機械及設備有:攪拌設備,包括清水池、給水設備、攪拌器、新鮮泥漿儲存池、送漿泵等。一般情況下泥漿攪拌后應靜置24h后使用。
2)泥漿循環。泥漿循環分為正循環及反循環兩種。
①泥漿正循環施工法是從地面向鉆管內注入一定壓力的泥漿,泥漿壓送至槽底后,與鉆切產生的泥渣攪拌混合,然后經由鉆管與槽壁之間的空腔上升并排出槽外,混有大量泥渣的泥漿水經沉淀、過濾并作適當處理后,可再次重復使用,這種方法由于泥漿的流速不大,所以出渣率較低。
②泥漿反循環是將新鮮泥漿由地面直接注人槽段,槽底混有大量土渣的泥漿用砂石泵將其從鉆管內孔抽吸到地面。反循環排渣法有三種方式,即空氣排渣法、泵舉反循環和泵吸反循環。前兩種方法較常用,反循環的出渣率較高,對于較深的槽段效果更為顯著。
3)泥漿再生處理。通過溝槽循環及混凝土置換而排出的泥漿,因與混凝土接觸,膨潤土、CMC等主要成分的消耗以及土渣和電解質離子的混入,其質量比原泥漿顯著惡化。其惡化程度因挖槽方法、地基條件和混凝土澆筑方法等施工條件而異。應根據泥漿的惡化程度,決定舍棄或進行再生處理。
對于攜帶土渣的泥漿,一般采用重力沉降和機械處理等兩種方法。最好是將這兩種方法組合使用。
重力沉降處理是利用泥漿和土渣的密度差使土渣沉淀的方法。沉淀的容積越大或停留時間越長,沉淀分離的效果越顯著。機械處理方法通常是使用振動篩和旋流器。無法再回收使用的廢棄泥漿,在運走以前,應對泥漿進行預處理。通常是進行泥水分離。廢棄泥漿的泥水分離是在現場或指定的場所通過化學方法和機械方法,將含水量較大的廢棄泥漿分離成水和泥渣兩部分,水可以排入河流或下水道,泥渣可用作填土,從而減少廢棄泥漿的運輸量。
4.清底
挖槽結束后,懸浮在泥漿中的土顆粒將逐漸沉淀到槽底,此外,在挖槽過程中未被排出而殘留在槽內的土渣,以及吊放鋼筋籠時從槽壁上刮落的泥皮等都堆積在槽底。在挖槽結束后清除槽底沉淀物的工作稱為清底。
清底的方法一般有沉淀法和置換法兩種。沉淀法是在土碴基本都沉淀到槽底之后再進行清底,常用的有砂石吸力泵排泥法,壓縮空氣升液排泥法,帶攪動翼的潛水泥漿泵排泥法等。置換法是在挖槽結束之后,土碴還沒有沉淀之前就用新泥漿把槽內的泥漿置換出來。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我國多采用置換法進行清底。清底后槽內泥漿的相對密度應在1.15g/cm3 以下。
清底一般安排在插入鋼筋籠之前進行,對于以泥漿反循環法進行挖槽施工,可在挖槽后緊接著進行清底工作。如果清底后到混凝土澆筑前的間隔時間較長,亦可在澆筑混凝土前利用混凝土導管再進行一次清底。
5.鋼筋籠加工與吊放
(1)鋼筋籠加工。鋼筋籠需按地下連續墻設計施工圖要求制作。鋼筋籠成型作業需在符合設計要求的臺架上進行。臺架根據工程施工條件可分為固定式和移動式兩種。臺架的鋼筋定位卡需準確放線確定。鋼筋籠需按單元槽段做成一個整體。如果地下連續墻很深或受起重設備的起重能力限制,可分段制作,然后在吊放時再逐段連接。鋼筋籠的拼接一般應采用焊接,且宜用幫條焊,不宜采用綁扎搭接接頭。
鋼筋籠端部與接頭管或混凝土接頭面間應留有150?200mm的空隙。主筋凈保護層厚度通常為70?80mm,保護層墊塊厚50mm,在墊塊和墻面之間留有20?30mm的間隙。由于用砂漿制作的墊塊容易在吊放鋼筋籠時破碎,又易擦傷槽壁面,所以,一般用薄鋼板制作墊塊,焊于鋼筋籠上。
制作鋼筋籠時,要在密集的鋼筋中預留出導管的位置,以便于澆筑水下混凝土時導管的插人。由于橫向鋼筋有時會阻礙導管插入,所以縱向主筋應放在內側,橫向鋼筋放在外側。縱向鋼筋底端應稍向內彎折,以防止吊放鋼筋籠時擦傷槽壁,但向內彎折的程度亦不影響澆灌混凝土的導管插入。加工鋼筋籠時,要根據鋼筋籠重量、尺寸以及起吊方式和吊點布置,在鋼筋籠內布置一定數量的縱向桁架。鋼筋籠的鋼筋、埋設件連接采用電焊,縱橫向鋼筋交點接頭除主要結構部需全部焊接外,其接頭可按50%間隔焊接。鋼筋籠的臨時綁扎鐵絲在入槽前必須全部拆除,避免在綁扎鐵絲上凝成泥球而影響混凝土質量。如有具體設計要求,則應按其規定進行。
(責任編輯:z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