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公開招聘《中學語文》專家命題預測試卷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教育理論與實踐
一、中學語文教學示例分析
1.首先要表揚學生能運用現代漢語的規范來審視語言現象。然后指出,“五四”時期現代漢語的規范還沒有形成,按照當時的語言習慣魯迅這么寫并沒有錯。但我們現在要能夠運用現代漢語的規范來審視不同歷史時期的語言現象,寫文章也要遵循現代漢語的規范。
2.首先要表揚學生有現代意識。然后指出,時間是什么?一一在不同時代、不同場合,對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在這篇課文里,就當時的情況來說,時間就是八路軍戰士的生命。
二、教學設計
《孔乙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孔乙已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會意義。
2.學習小說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的寫作方法。
3.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新課
初一的時候,我們就過學魯迅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作者深刻批判了封建教育、封建文化對兒童身心的束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魯迅著名小說《孔乙己》,塑造了一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身心備受摧殘、最終走向末路的悲劇性人物。通過學習,我們將對離我們十分遙遠的那個社會有一種更為真切的了解。
(教師講解)
剛才大家所說的作品大多收錄在魯迅先生的《吶喊》《彷徨》小說集里。魯迅先生是現代文學史上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文學成就前期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優秀的小說,后期主要是雜文。
介紹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小說寫于1918年冬天,最初刊載在1919年4月的《新青年》上,是魯迅在五四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后的第二篇白話小說,后收入小說集《吶喊》。當時辛亥革命剛推翻封建帝制,但是中國社會封建勢力仍然根深蒂固。魯迅為進步知識分子,以文章為武器,從各個角度向封建禮教發起進攻,深刻批判了“禮教吃人”的罪惡?!犊滓壹骸肪褪沁@樣一篇小說。魯迅通過描寫孔乙己這個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和摧殘的下層讀書人的悲慘遭遇,揭露和控訴了封建教育制度和封建禮教的罪惡,揭示出封建社會中人情淡薄以及普通群眾麻木、冷酷的精神世界。正如魯迅所說的寫這篇小說的用意:“單在描寫一般社會對于苦人的薄涼”,從而“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二、放課文朗讀錄音
要求:找出生字詞。
三、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1.小說主人公——孔乙己長什么樣?根據課文中的外貌描寫說說孔乙已有怎樣的遭遇,怎樣的性格。
身材高大:體質好,有力氣。
臉色青白:長期過著半饑半飽的生活,營養不良,生活困窘。
臉上有傷痕:偷東西被打,也是他走向沒落的標志。
胡子亂蓬蓬、花白:年紀已大,處于風燭殘年,精神萎靡不振。
長衫臟破:好逸惡勞、懶;窮酸潦倒。
2.在對孔乙己的外貌描寫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什么?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3.可是,課文開頭的環境描寫中,分明寫道:“短衣幫大抵沒有這樣闊綽。只有穿長衫的,才踱進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笨滓壹赫局染疲f明他極其窮困潦倒,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與短衣幫一樣,說他穿長衫,這不矛盾嗎?
不矛盾。在那個時代,長衫是讀書人、有錢人的服飾,是有地位、有財富的標志。“孔乙己也讀過書……”,但“終于沒有進學”,所以孔乙己窮困潦倒。但是這位讀過書的孔乙己,封建社會那種讀書可以做官發財的思想意識早已深入其骨髓,他羨慕上層階級的富貴、有臉面的生活,因而舍不得脫下那件又臟又破的長衫,可是他又不愿意與短衣幫為伍,這就形成了他的特殊的身份。
4.醉心于科舉考試的孔乙己,一無所獲,那件長衫又能給他帶來多少安慰呢?課文中有四個關于孔乙己的片斷描寫,請分別找出。
片斷一:
時間:孔乙己剛一到酒店的時候。
事件:酒客取笑孔乙己又添新傷疤。
片斷二:
時間:孔乙己喝了半碗酒后。
事件:酒客取笑孔乙己沒有進學。
討論要點:
(1)通過比較,我們發現孔乙己在酒店遭到了酒客們的嘲笑。作者在寫酒客的取笑時用了哪些動詞?(片斷一:叫、嚷;片斷二:問、說)
(2)這幾個動詞應該怎樣理解?朗讀時應該有怎樣的區別?
前者是酒客們對孔乙己落下新傷疤的起哄,后者是對孔乙己未能考中科舉的陰陽怪氣的挖苦。朗讀時要注意語音語調的區別。
酒客們拿孔乙己作他們無聊時的消遣,這本身就說明了當時社會對弱勢人群的歧視。他們不失時機地嘲弄孔乙己,一次又一次地在精神上折磨他,可見當時社會的冷酷與麻木。因此,我們應該在這一片喧囂聲中體會到一股悲涼的意味。
(3)在眾人的一片嘲笑聲中,孔乙己又有怎樣的表現呢?
片斷一:不回答——遭受羞辱——強作爭辯
片斷二:不屑置辯——遭受羞辱——欲辯無詞
這兩個片斷中,作者對孔乙已的神態描寫,筆法相同,但是用力不同。相同處表現為孔乙己一開始總是表現得十分清高,然后又在遭到酒客的嘲弄后表現得十分狼狽。兩個片斷用力不同,這是從用詞不同上表現出來的?!安恍贾棉q”顯然要比“不回答”更深入地刻畫了孔乙己自命清高的神態。而在遭到羞辱后的狼狽狀,片斷二又比片斷一更過之。“孔乙己你怎么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對一心追求功名的孔乙己來說傷害更大。
片斷三:
時間:孔乙己一再遭到羞辱后。
事件:孔乙己教小伙計寫“茴”字。
片斷四:
時間:鄰居孩子聽到笑聲后。
事件:孔乙己給孩子們吃茴香豆。
討論要點:
(1)孔乙己對酒客的態度與對小孩子的態度明顯不同,這是為什么?
孔乙己用不屑置辯的神氣對待酒客,說明他是以讀書人自居,自命清高,要在短衣幫面前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的地位,同時也是為了對抗酒客的取笑,以掩飾自己的窘態。而小孩子不同,他們畢竟還比較單純,所以孔乙己在遭到一再的羞辱之后,便指望在孩子身上找到一點自身的價值,其態度變得熱情而誠懇。比如“做掌柜……”說明孔乙己受到科舉影響,向上爬的思想意識根深蒂固,盡管是窮途末路,但還要在孩子面前炫耀毫無用處的所謂本領和學問。當然這也表現了孔乙己性格的另一面——善良,以喚起讀者對孔乙己遭遇的同情。
(2)孔乙己的態度和小伙計的態度有什么不同?這又說明了什么?
這是一處對比鮮明的描寫。一方面是小伙計的愛理不理,一方面是孔乙己的越說越起勁。相比之下,更能顯出孔乙己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低下,顯示出這個社會對不幸者的冷酷,即便是酒店的小伙計也難免被污染。
(3)四個片斷中都有“之乎者也”之類的東西,即使對小孩子也是這樣,這說明了什么?
說明孔乙己死讀書,讀死書,中毒太深。雖然已是胡子花白的人了,科舉的仕途對他來說已經毫無希望,但他仍然滿口“之乎者也”,實在是畫餅充饑,他的迂腐麻木可見一斑。
5.通過四個片斷的比較分析,我們了解了孔乙己是怎樣的一個人?
孔乙己是一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自命清高、好喝懶做,但心地善良而又窮困潦倒的舊時代的讀書人。
6.孔乙己所處的社會是怎樣的一個社會?
孔乙己所處的社會是一個被封建教育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化了的勢利、麻木、毫無同情心的社會。
7.四個片斷所寫之事,是偶然發生的還是經常發生的?
經常發生的,孔乙己一再遭到心靈肉體上的折磨,成為封建科舉制度的犧牲品。
四、拓展閱讀
觀看《阿Q正傳》電影片斷。
1.看了這個電影片斷后,同學們把它和《孔乙己》再作一次比較,看看還能悟出些什么?相同點:
所處的環境都是在酒店,主人公都是被嘲弄的對象。
不同點:
(1)孔乙己:不屑一顧,顯出讀書人的清高;阿Q:好吹牛,好虛榮。
(2)孔乙己:面對旁人的戲弄,極力爭辯,“之乎者也”,又羞又惱;阿Q:面對旁人的戲弄,依然洋洋得意,自以為是,即所謂的“精神勝利法”。
2.在影片中,阿Q有一個取錢買酒的動作,這和課文中的“排”有什么不同?
兩個人付錢買酒動作的不同,和人物性格有很大的關系。阿Q是拿出錢來往柜臺上一拍,顯出虛張聲勢、洋洋自得的樣子??滓壹簞t是一副讀書人的派頭,卻又手頭拮據,于是來了一個斯斯文文的“排”。
3.孔乙己被恥笑后,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看了《阿Q正傳》的影片之后,你覺得阿Q被恥笑后的神態是怎樣的?
阿Q被恥笑后的神態是勝利者的微笑。
小結:阿Q和孔乙己,他們在酒店里都是同樣使人快活,但阿Q是阿Q,孔乙己是孔乙己,思想性格的不同,決定了他們的表現也迥然不同。阿Q始終是那樣洋洋得意,孔乙己則是一副狼狽相。他一次又一次地遭受著精神折磨和摧殘,同時又受到丁舉人這類通過科舉考試爬上去的富豪們從肉體上實施的迫害,最后終于走上了窮途末路。
五、布置作業
1.設想
設想一下,孔乙己用手爬著走出成亨酒店后的情況。以“走出酒店后的孔乙己”為題,續寫一個你認為合乎情理的故事,題目也可以叫《孔乙己后傳》,還可以自擬。
2.漫畫式的聯想
中舉后,孔乙己會像范進那樣喜極而瘋嗎?孔乙己后來做官會清廉嗎?
3.發揮想象寫一篇情節生動的故事
(1)孔乙己中舉后回到咸亨酒店;
(2)魯提轄、孔乙己、范進偶然相遇,魯提轄救了孔乙己,殺了丁舉人,被范進治罪,孔乙己謁見范進,冒死救魯提轄。
第二部分專業基礎知識
一、積累運用
1.B[解析]A項:“怯生生(què)”應改為“怯生生(qiè)”;C項:“飛揚拔扈(hù)”應改為“飛揚跋扈(hù)”;D項:“做?!睉臑椤白龉!保斑筮笤?chā)”應改為“唧唧喳喳(zhā)”。
2.A[解析]心有余計的“計”應改為“悸”;縱橫交措中的“措”應改為“錯”。
3.C[解析]同日而語:同等看待,相提并論。相提并論:把不同的或相差懸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來談論或看待。混為一談:將本質不同的事物相混淆,說成是同一事物。等量齊觀:指把不相同的事物用同一標準來衡量,一樣對待。
4.C [解析]A項中馬致遠是元朝人;B項中《濟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作品;D項魯迅的《故鄉》是小說不是散文。
5.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6.A[解析]B項語序不當,鑒定應該強調的是被鑒定的事物的性質,所以改為“這頭金
色牦牛是世界上發現的一種新的野生動物”;C項語序不當,將“構思奇特、巧奪天工”移到“令人流連忘返的前面”;D項句式雜糅,“應該洗凈削皮”和“洗凈削皮較為安全”兩種結構雜糅,刪掉“較為安全”。
7.C[解析]綜合來看,幾個句子的中心議題是“修辭學中的示現”,抓住前后的銜接詞、照應詞排序,第③句中的“后來”,照應前文的“本是”,①是對③具體闡釋,④⑤②是總分結構,⑤照應后文的“同追述的示現相反”,也可用排除法,根據“預言的示現,同追述的示現相反”判定前面一句是⑤,AD兩項排除,⑤句前是④;④句是總述句,后三句分別闡述“追述的”“預言的”“懸想的”,故②句應在⑤后。④⑤②排列的有BC選項,也可排除AD選項。例舉杜甫詩句是為了說明“修辭手法”,根據語感,順序應為③①,由此可選C。
8.(1)中學生上網可以獲取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新知識和有用的信息。(2)上網能迅速了解國家大事。(3)上網能迅速查閱有關資料,幫助解決學習上的問題。(4)能利用遠程教育網同步學習。(5)上網能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提高學習生活質量。(答出其中兩點即可滿分,其他答案如言之成理亦可)
9.王力先生認為,中國舊體詩的音樂美分為以音步、平仄相間構成的抑揚美和以同韻字來來回回地重復構成的回環美。
10.我喜歡投入大海的懷抱,我知道我如果不喜歡,便意味著我不理解奔騰的浪、熱情的潮。
二、科技文閱讀
1.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準確、形象地說明了大腦對氧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2.但否則 尤其
3.不能。有“明顯”,讓我們知道大腦供氧不足,大腦的代謝能力下降的程度以及記憶功能下降的程度,去掉則失去了語言的準確性。(能談出“明顯”一詞表示的含義,并能結合文章具體內容可得l分,講明去掉之后的弊端得l分。)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遷。(寫出典故或俗語的得1分,講明自己觀點并且觀點正確,語言流暢,得2分。)
三、文言文閱讀
1.(1)選拔;(2)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氣揚,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諸侯各國都有很大的名聲。
2.D[解析]D項與原文文意不符。
3.諸葛亮推薦文武大臣的原則:忠誠、細心、能干、公正,久經鍛煉和考驗。晏子選用人才的標準:有了缺點能虛心接受意見,并及時加以改正。
四、現代文閱讀
1.(1)歌聲纖細嬌嫩,婉轉動聽。
(2)歌聲自由歡快,充滿熱情和生機,洋溢著對生命的禮贊。(“纖細婉轉”與“熱情歡快”是評分關鍵點。)
2.(1)連續發問體現了作者在城市里聽到小麻雀的歌聲后的驚訝、興奮和激動。
(2)一連串的發問是歌者的歌聲在作者心靈上蕩起的思維漣漪,為下文展開聯想,寫童年記憶,進而凸顯主旨埋下伏筆。
3.文章花了不少篇幅來寫童年的記憶是有必要的。結構上寫童年的樂趣,即是對上文“我”何以如此鐘情于小鳥歌聲的交代,又很自然地引出作者城市生活的空虛、孤獨以及由此產生的諸多感慨,使文章思路清晰,承接自然,渾然一體。內容上,童年的記憶讓作者回到無比溫暖的故鄉,與城市生活的空虛和孤獨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深化了主旨。
1.古詩詞賞析
(1)“入”字表現出河的生氣,“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這首詩前兩句用夸張手法寫祖國山河的雄闊壯麗,飽含熱愛之情,為進一步抒情作了鋪墊;第三句“淚盡”二字將亡國之恨宣泄無遺;第四句一個“望”字寫出遺民對南宋軍隊收復失地的企盼,一個“又”字則曲折地表達出對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遲遲沒有收復失地的失望與埋怨。
2.古詩文默寫
(1)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2)山不厭高 水不厭深
六、現代文閱讀
1.作者對普通人尤其是弱勢群體生活的關注,充分展現了作者悲天憫人、寬廣深厚的人文情懷,是作者對生命的悲憫和救贖,對生命本體的哲學思考。(意思對即可)
2.(1)對人類命運和社會的關注以及對人性的深層思考是作者創作的主要目的。
(2)作者對浪費生命、揮霍生命甚至破壞生命現象的揭示和痛惜,表明他極度關愛生命的人文情懷。
(3)作家用慈愛和悲憫的情懷,執著于對人類生命的關愛和拯救。
3.(1)作者想的是人們更迫切需要什么,她是一個視責任為天職的人。
(2)作者多年從醫,有同病人攜手與死亡斗爭的經歷。
(3)作者在藏北高原當兵十幾年,深感生命的寶貴與短暫。
4.(1)作品《紅處方》是對人類屢禁不止的吸毒現象的描寫,揭示了人類普遍存在的人性弱點,很多電視臺多次聯系,作者遲遲不答應,可以看出作者對此部作品特別重視,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悲憫和尊重,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以及對人類自身發展的終極關懷。
(2)這樣寫進一步深化文章的主題,卒章顯志。表達作者關愛人類、尊重生命的思想感情。
七、寫作
例文:
因材施教。發展自我
“因材施教”,這是一個大家普遍接受的思想。成功需要汗水,需要付出,但更需要對學習主體客觀的分析與了解。揚長補短,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發展自我,實現人生價值。 兔子是短跑冠軍不會游泳,這是由它先天條件決定的。而鴨子教練卻逼著兔子、松鼠學游泳,工夫費了不少,但成效卻不大!自已卻還不明原因地嚷嚷“成功的90%來自汗水。加油!加油”!這是一個多么可悲的例子。試想,如果那只兔子不但沒有學會游泳·反而把跑步的本領也給忘了,那又該怎么辦呢?
有一篇文章曾寫道:“不是任何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太嫩的竹子質地過于松軟,無法咚出悠揚的笛聲來。但它們不是沒有用了,它們還可以發揮自己柔性強的特點,還可用作編竹席的材料!”倘若非要嫩竹做笛子,那想必是費力不討好,別說像“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那樣勾起客居者的思鄉之情,恐怕是自己自娛自樂也嫌它聲音太艱澀難聽了吧!發揮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因材施教,辯證客觀地看待人和物,而不是一個模板育人辦事,這樣才能突出每個人的個性,使其成為自己領域中的“愛因斯坦”“畢加索”,而不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庸人!
“因材施教”,發展個性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價值??陀^地分析我們的潛能,我們才能實現飛躍!最近一段時問,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是否文理分科。我想:作為一個學生當然要德、智、體全面發展,這是我們美好的愿望。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的先天條件不同,個人愛好不同,目標和愿望不同,因此很難實行一個模板的教育方式。讓熱愛文學、醉心于詩詞歌賦的文學少年整天沉浸在物理、化學艱澀難懂的公式中,讓精于嚴密推理的明日科學家整天哼吟著散發著發散性思維氣息的散文長詩,這是多么難以想象!就像非得讓陳景潤寫抒情詩,讓李白研究數學公式一樣,最后只能_心期望,終歸要破滅!
發揮自己的優勢,展現自己的個性?!耙虿氖┙獭?,讓每一個人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發揮,揚長避短讓我們都成為自己世界的“愛因斯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