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統 計
二十一、統計與統計數據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統計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統計學、描述統計、推斷統計、變量和數據的含義等;是否理解數據和變量的分類;是否掌握利用數據特征的常用測度分析數據;是否掌握統計數據的來源;以及是否具有合理運用各種統計調查方法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統計學
統計學,描述統計與推斷統計的含義。
(二)變量和數據
變量、數據,定性變量和定量變量,分類數據、順序數據和數值型數據。
(三)常用的數據特征測度
集中趨勢和離散趨勢,均值和中位數,方差和標準差。
(四)數據的來源
觀測數據和實驗數據,一手數據和二手數據。
(五)統計調查
統計調查的含義及其分類(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連續調查和不連續調查),常用統計調查方式(統計報表、普查、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的含義、特點和應用場合。
二十二、抽樣調查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抽樣調查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是否理解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的區別,是否掌握抽樣調查的一般步驟和誤差來源,是否掌握幾種基本概率 抽樣方法的原理、優缺點和適用場合,是否理解估計量的性質,是否掌握不放回簡單隨機抽樣下均值估計量方差的估計方法,是否掌握概率抽樣中樣本量的影響因 素,以及是否具有開展抽樣調查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抽樣調查基本概念
幾個基本概念(總體、樣本、樣本量、總體參數、樣本統計量與抽樣框),概率抽樣和非概率抽樣,抽樣調查一般步驟,抽樣調查中的誤差來源(抽樣誤差、非抽樣誤差、抽樣框誤差、無回答誤差、計量誤差)等。
(二)幾種基本概率抽樣方法
簡單隨機抽樣、分層抽樣、系統抽樣、整群抽樣和多階段抽樣。
(三)估計量和樣本量
估計量的性質(無偏性、有效性和一致性),不放回簡單隨機抽樣下均值估計量方差的估計方法,樣本量的影響因素(調查的精度、總體的離散程度、總體的規模、無回答情況和經費的制約)。
二十三、相關與回歸分析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能區分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是否掌握相關與回歸分析中的幾個基本概念,是否掌握相關關系的分類并能夠熟練使用散點圖和Pearson 相關系數分析變量問的線性相關關系,是否掌握最小二乘方法估計一元線性回歸模型,以及是否具有根據估計的回歸方程進行回歸系數分析和對因變量進行預測的能 力。
考試內容
(一)變量之間的相關分析
變量間相關關系的分類,散點圖,Pearson相關系數的含義、計算方法和分析。
(二)回歸分析
自變量和因變量,一元線性回歸模型,最小二乘估計原理,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參數估計和預測,決定系數的含義、作用和 計算方法。
二十四、時間序列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時間序列的含義和時間序列的一些簡單分析方法,包括時間序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以及是否具有將這些方法運用于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時間序列及其分類
時間序列的含義及其構成要素,時間序列的分類。
(二)時間序列的水平分析
發展水平的含義,發展水平的有關概念,平均發展水平的含義,不同時間序列序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增長量、逐期增長量、累計增長量和平均增長量的含義、計算方法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三)時間序列的速度分析
發展速度與增長速度的含義,發展速度與增長速度的計算方法,定基發展速度與環比發展速度之間的關系,并能利用這種關系進行速度之間的相互推算,平均發 展速度與平均增長速度的含義、計算方法,速度分析中應注意的問題,增長l%絕對值的含義及其用途,增長1%絕對值的計算方法。
二十五、統計指數
考試目的
測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指數的意義和作用,是否掌握加權綜合指數的計算方法,是否掌握指數體系分析的原理,是否掌握零售價格指數、消費價格指數、股票價格指數的概念及編制方法,以及是否具有運用指數體系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考試內容
(一)指數的概念和分類
指數的概念,指數的分類。
(二)加權綜合指數
加權綜合指數的含義,基期加權綜合指數與報告期加權綜合指數的含義和計算方法,基期加權綜合指數與報告期加權綜合指數的特點和實際應用。
(三)指數體系
總量指數、指數體系的含義,指數體系中總量指數與各因素指數之間的相對數量關系和絕對數量關系,指數體系的分析方法。
(四)幾種常用的價格指數
零售價格指數、消費價格指數、股票價格指數的概念及編制方法。
(責任編輯:liushengbao)
近期直播
免費章節課
課程推薦
經濟師
[協議護航-退費班]
12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退費校方服務
經濟師
[協議護航-暢學班]
12大模塊 準題庫資料 協議續學校方支持
經濟師
[豐羽計劃-暢學班]
4大模塊 題庫練習 精品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