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
[答案] C
[解析] 根據題意可以列出算式P=A×(PVA8%,8-PVA8%, 2),所以A=P/(PVA8%,8-PVA8%,2)=5 000/(5.7466-1.7833)=1261.57(萬元)
2
[答案] D
[解析] 根據公式“存貨周轉次數 = 銷貨成本/平均存貨,存貨周轉天數 = 360/存貨周轉次數”,銷貨成本 = 360/存貨周轉天數×平均存貨。所以,2008年的銷貨成本=360/60×80=480(萬元),2009年的銷貨成本=360/50×100=720(萬元),該公司銷貨成本的增長率=(720 - 480)/480=50%。
3
[答案] B
[解析] [(EBIT-200-2000×12%)×(1-25%)]/12=[(EBIT-200)×(1-25%)]/(120+100),解得EBIT=728(萬元)。
4
[答案] C
[解析] 根據內含報酬率計算公式,有:
100×PVAr,10=450,所以,PVAr,10=4.5
由于4.4941<4.5<4.8332,采用插值法:
貼現率系數(18%-16%)/(18%-r)=(4.4941-4.8332)/( 4.4941-4.5)
解得,r=17.97%
5
[答案] B
[解析] 留存收益資金成本=0.2/12+2.5%=4.17%
6
[答案] B
[解析] 最佳現金持有量=2×150 000×600/5%=60 000(元)
全年現金轉換成本=(150 000/60 000)×600=1 500(元)
全年現金持有機會成本=(60 000/2)×5%=1 500(元)
持有現金的總成本=1 500+1 500=3 000(元)
7
[答案] C
[解析] 最后一年折舊=45×1/15=3(萬元),最后一年的所得稅=(38-15-3)×25%=5(萬元),最后一年的凈現金流量=38-15-5+5=23(萬元)。
8
[答案] B
[解析] 2008年實現的凈利潤=7 200×(1-75%-2%-15%-0.8%)×(1-25%)=388.8(萬元)
2008年分配的股利=388.8×60%=233.28(萬元)
9
[答案] C
[解析] 經營現金凈流量=800+100+200-30-(100+80)+60=950(萬元),盈余現金保障倍數=950/800=1.1875
10
[答案] A
11
[答案] B
[解析] 選項A,負債是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選項C,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等;選項D,收入是指企業在日?;顒又行纬傻?,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12
[答案] B
[解析] 甲企業確認的收入=200×(100-10)=18 000(元),現金折扣在實際發生時,確認財務費用,所以確認收入時不需要考慮現金折扣。
13
[答案] D
[解析] ①2009年末應收賬款賬面余額=3 000+400-600-180+350-350=2 620(萬元);②2009年末壞賬準備調整前的賬面余額=150-180+350=320(萬元);③2009年末應提足的壞賬準備=2 620×5%=131(萬元);④2009年應沖減壞賬準備189萬元(320-131)。
14
[答案] A
[解析] 本題考核的是存貨成本的核算。由于委托加工物資收回后用于繼續生產應稅消費品,所以消費稅不計入收回的委托加工物資成本。收回該批半成品的入賬價值=140+4=144(萬元)。
15
[答案] C
[解析] 企業為鼓勵職工自愿接受裁減而給予的補償,屬于辭退福利,所以應該計入“管理費用”科目,選項A不正確;兼職、臨時職工等,均屬于企業的職工,支付給兼職和臨時職工的報酬屬于職工薪酬的內容,選項B不正確;將企業擁有的房屋無償提供給職工使用的,屬于非貨幣性職工薪酬,應將該住房每期應計提的折舊計入相關資產成本或當期損益,不屬于投資性房地產,選項D不正確。
16
[答案] C
[解析] 2007年折舊額=360 000 ×2/5=144 000(元),2008年的折舊額=(360 000-144 000)×2/5=86 400(元),至2008年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凈值=360 000-144 000-86 400=129 600(元),高于估計可收回金額100 000元,則應計提減值準備29 600元。則該設備對甲公司2008年的營業利潤的減少數=86 400+29 600=116 000(元),其中折舊形成的管理費用為86 400元,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為29 600元。
17
[答案] D
[解析] 期初結存商品進銷差價=500 000×25%=125 000(元),本月購進商品進銷差價=11 500 000-8 000 000=3 500 000(元),商品進銷差價率=(125 000+3 500 000)/(500 000+11 500 000)×100%=30.21%,期末庫存商品結存成本=500 000×(1-30.21%)=348 950(元)。
18
[答案] B
[解析] 公允價值=1 000×30×7%×0.9174+1000×30×7%×0.8417+1000×30×0.8417=28 945(萬元.)
對所有者權益的影響=1 000×30-28 945=1 055(萬元)。
19
[答案] A
[解析] 20×6年12月31日無形資產賬面價值=320-320/10=288(萬元),高于其可收回金額270萬元,所以其賬面價值為270萬元,尚可使用年限為9年;20×7年攤銷的金額為30萬元(270÷9),20×7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為240萬元(270-30),低于其可收回金額,無形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不能轉回,20×8年6月30日該項無形資產的賬面價值=240-(240/8)/2=225(萬元)。
20
[答案] A
[解析] 處置當期的損益=100-80-10+10+10=30(萬元)。相關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100
貸:其他業務收入 100
借:其他業務成本 80
貸: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70
——公允價值變動 10
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金額轉入其他業務收入: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
貸:其他業務收入 10
再將轉換時產生的資本公積金額轉出:
借:資本公積 10
貸:其他業務收入 10
21
[答案] A
[解析] 2007年沖減投資成本:30 000×18%=5 400(元)
借:應收股利 5 4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5 400
2008年應沖減投資成本:(30 000+20 000-40 000)×18%-5 400=-3 600(元);
2008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20 000×18%-(-3 600)=7 200(元)
借:應收股利 3 600(20 000×18%)
長期股權投資 3 600
貸:投資收益 7 200
2009年應沖減投資成本:(30 000+20 000+25 000-40 000-10 000)×18%-(5 400-3 600)=2 700(元)
2009年應確認的投資收益:25 000×18%-2 700=1 800(元)
借:應收股利 4 5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2 700
投資收益 1 800
22
[答案] B
[解析] A公司的有關分錄為:
2008年3月1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3 020
應收股利 65
貸:銀行存款 3 085
2008年4月3日
借:銀行存款 65
貸:應收股利 65
2008年12月31日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2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20
2009年2月4日
借:銀行存款 3 05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2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 3 020
投資收益 150
借:投資收益 12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20
23
[答案] B
[解析] 2007年末該廠房的原價=2 000-200-100+400+200+34+50+66=2 450(萬元);②2008年廠房的折舊=2 450×25%=612.5(萬元);③2009年廠房的折舊=(2 450-612.5)×25%=459.375(萬元);④2010年廠房的折舊=(2 450-612.5-459.375)×25%≈344.53(萬元);⑤2010年的租金收入為180萬元;⑥2010年因出租廠房產生的營業利潤=180-344.53=-164.53(萬元)。
24
[答案] C
[解析] (1)2007年初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入賬成本=15×200=3 000(萬元);
(2)2007年5月10日現金股利的發放應沖減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成本40萬元;
(3)2007年末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余額=3 000-40=2 960(萬元);
(4)2007年末因公允價值調整而借記“資本公積”金額=2 960-13×200=360(萬元);
(5)2008年末發生減值時,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1 76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6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1 400[(13-6)×200]
(6)2009年股價回升時,應貸記“資本公積”金額800萬元[(10-6)×200],此時資本公積的結存額也是800萬元。
25
[答案] C
[解析] 2008年初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成本=1 078.98-1 000×5%+10=1 038.98(萬元);2008年12月31日賬面價值=1 038.98+1 038.98×3.93%-1 000×5%=1 029.81(萬元);2009年12月31日賬面價值=1 029.81+1 029.81×3.93%-1 000×5%=1 020.28(萬元)
26
[答案] C
[解析] 同一控制下長期股權投資的入賬價值=6 000×80%=4 800(萬元)。應確認的資本公積=4 800-(1 000+3 200)=600(萬元)。相關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 4 800
貸:銀行存款 1 000
無形資產 3 2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600
27
[答案] B
[解析] 按照現行規定,月初有欠交增值稅部分已轉入“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的貸方,因此“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本月末結轉前應有的余額=65-(40-3)-15=13(萬元)。
28
[答案] A
[解析] 選項A應當是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
29
[答案] B
[解析] 選項B不能說明金融資產的價值發生實質性的嚴重下跌。
30
[答案] C
[解析] 最低租賃付款額 = 800×3 + 500 = 2 900(萬元);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800/1.07 + 800/1.072 + 800/1.073 + 500/1.073= 2 507.60(萬元);未確認融資費用=2 900-2 507.60 = 392.4(萬元)。 2009年末長期應付款的現值=2507.60×(1+7%)-800=1 883.13(萬元)
31
[答案] A
[解析] 因為在簽訂合同時還沒有標的物,所以不能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因此計提的預計負債=320-300=20(萬元)。
32
[答案] B
[解析] 選項B,交納的耕地占用稅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33
[答案] C
[解析] A公司的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股權投資等 12
壞賬準備 2
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1
貸:應收賬款 15
B公司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付賬款 15
貸:股本 3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9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 3
34
[答案] B
[解析] 或有事項確認為預計負債的,應當滿足三個條件
(1)該義務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2)履行該義務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3)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計量。對于未決訴訟而言,如果很可能敗訴,且損失的金額能夠合理估計的,應該確認預計負債;如果損失的金額不能合理估計,則不能確認預計負債。
35
[答案] B
[解析] (1)2007年12月31日建造合同的完工百分比=945÷(945+630)=60%;
(2)2007年應確認的營業收入=1 500×60%=900(萬元);
(3)2007年應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945+630)-1 500]×(1-60%)=30(萬元)。
36
[答案] D
[解析] 行權時公司增加的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150×100×20+150×100×15-150×100×1=510 000元。
37
[答案] D
[解析] ①2007年應納稅所得額=2 000+700-1 500-300=900(萬元);
②2007年應交所得稅=900×33%=297(萬元);
③2007年“遞延所得稅資產”借記額=700×33%=231(萬元);
④2007年“遞延所得稅負債”貸記額=1500×33%=495(萬元);
⑤2007年“所得稅費用”=297-231+495=561(萬元)。
38
[答案] C
[解析] 由于會計政策變更導致該項投資的賬面價值發生了變化,但計稅基礎不變,所以根據“暫時性差異=賬面價值-計稅基礎”,賬面價值的變化也就是對暫時性差異的影響。因此會計政策變更的所得稅影響可直接根據賬面價值的變化和所得稅稅率計算,對2008年的期初留存收益影響金額為減少(500-400)×(1-25%)=75(萬元)。
39
[答案] D
[解析] 工程物資一般專門用于在建工程,不符合存貨的定義,所以不應在存貨項目反映,應在“工程物資”項目中列示。
40
[答案] A
[解析] 支付的各項稅費反映企業按規定支付的各種稅費,包括本期發生并支付的稅費,以及本期支付以前發生的稅費和預交的稅金,如支付的教育費附加、礦產資源補償費、印花稅、房產稅、土地增值稅、車船使用稅、預交的營業稅等。不包括計入固定資產價值、實際支付的耕地占用稅等,也不包括本期退回的增值稅、所得稅。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