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有效資產和溢余資產
企業價值評估中按照具體資產在企業中發揮的功效,劃分為 | 1、有效資產:指企業中正在運營或雖未正在運營但具有潛在運營經營能力,并能對企業盈利能力做出貢獻、發揮作用的資產。 | |
2、溢余資產:指企業中不能參與生產經營,不能對企業盈利能力做出貢獻相對過剩及無效的資產。如非經營性資產、閑置資產,以及雖然是經營性的資產,但在被評估企業已失去經營能力和獲利能力的資產的總稱。 | ||
注意:有效資產和溢余資產的劃分及其定義的都是特指的,僅僅在企業價值評估具體操作中使用,這些定義并不具有一般性。 在企業價值評估的一般范圍內的具體資產按其在企業盈利能力的形成過程中是否做出貢獻劃分為有效資產和溢余資產目的在于正確揭示企業價值。企業盈利能力是企業中有效資產共同作用的效果,有效資產是企業價值評估的基礎。 溢余資產也可能有交換價值,可以單獨進行評估,但是溢余資產與有效資產的價值的決定因素、形成路徑是有差別的。 所以有效資產與溢余資產的合理劃分是企業價值評估的重要前提,直接影響結果的合理性和可信程度。 |
||
在界定企業價值評估一般范圍及有效資產與無效資產時,應注意以下 | 1、對于評估時點產權不清的資產,應劃為“待定產權資產”,可以列入企業價值評估的一般范圍,但在具體操作時,應做特殊處理和說明,并需要在評估報告中披露。 | |
2、在產權清晰的基礎上,對企業的有效資產和溢余資產進行區分 (1)對企業有效資產的判斷,以資產對企業盈利能力形成的貢獻為基礎,不能背離這一原則。 (2)有效資產形成的獲利能力應該是企業正常的盈利能力。偶然因素形成的短期盈利的相關資產不能被作為劃分的依據。 (3)評估人員應對企業價值進行客觀揭示,如企業的出售方擬進行企業資產重組,則應以不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為前提。 |
||
3、對溢余資產的兩種處理方式 (1)一是進行“資產剝離”。將企業的無效資產單獨剝離出去,溢余資產不計入企業整體價值中,并在評估報告中予以披露。 |
||
(2)二是對溢余資產單獨評估。其價值加到企業整體價值評估的最終結果之中,并在評估報告中予以披露。 | ||
例題:在企業價值評估中,對企業中的無效資產采取( )等處理方式。 A.修復后評估 B.“資產剝離” C.“填平補齊” D.獨立變現 E.單獨評估 答案:BE 例題:應劃入“待定產權資產”暫不列入企業評估范圍的資產包括( )。 A.無效資產 B.閑置資產 C.產權糾紛中的資產 D.難以界定產權資產 答案:CD 例題:企業價值評估時,資產剝離的主要對象是( )。 A.非生產性資產 B.局部功能與整體企業功能不協調資產 C.能耗、料耗大的資產 D.閑置資產 E.融資租賃資產 答案:BD |
第三節 企業價值評估中的價值類型與信息資料收集
一、企業價值評估中的價值類型
企業價值中的價值類型也劃分為市場價值和非市場價值兩類。 市場價值是指企業在評估基準日公開市場上正常使用狀態下最有可能實現的交換價值的估計值。企業市場價值的公允合理性是面向整個市場的,而不是面對某個特殊投資者的。 企業價值評估中的非市場價值也是企業公允價值具體表現形式的一類概括,企業價值評估中的非市場價值主要有投資價值、持續經營價值、保險價值、清算價值等。 |
|
投資價值 | 指企業對于具有明確投資目標的特定投資者或某一類投資者所具有的價值。 企業的投資價值與投資性企業價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投資性企業價值是指特定主體以投資獲利為目的而持有的企業在公開市場上按其最佳用途實現的市場價值。 企業投資價值可能等于企業的市場價值,也可能高于或低于企業的市場價值。 |
持續經營價值 | 指被評估企業按照評估基準日時的用途、經營方式、管理模式等繼續經營下去所能實現的預期收益(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企業持續經營價值可以按企業各個組成部分資產的相應貢獻被分配給企業的各個組成部分資產,即構成企業各局部資產的在用價值。 企業持續經營價值可能等于企業的市場價值,也可能高于或低于企業的市場價值。 |
保險價值 | 根據企業保險合同或協議中規定的價值定義所確定的價值。 |
清算價值 | 是指企業處于清算、被迫出售、快速變現等非正常市場條件下所具有的價值,從數量上看,是變賣所有企業資產減去負債后的現值余額。 所以,對破產清算企業的價值評估,實際上是對企業單項資產的變現價值之和進行判斷和估計。 企業清算價值不必然小于企業在持續經營前提下的價值。 |
例題:資產評估中的持續經營價值是指企業的( )。 A.各個組成部分資產的在用價值之和 B.各個組成部分資產的市場價值之和 C.市場價值 D.最佳使用價值 答案:A |
二、企業價值評估中的信息資料收集與風險估計
企業價值評估中的信息資料收集:1、企業內部信息:企業的法律文件、企業的經營信息、企業的財務信息、企業管理信息、其它信息
2、企業經營環境(外部)信息
主要是指與企業經營發展密切相關的宏觀經濟信息以及產業經濟信息。
3、市場信息:類似上市公司的市場價格和投資回報率等。
轉型經濟條件下,企業價值評估的風險估計問題:在企業價值評估中,收益法是被國內外公認的主要評估方法,我國評估界也開始從過去的加和法轉向收益法評估企業價值。
收益法運用的關鍵是需要用同風險相符的折現率來折現未來的現金流,在轉型經濟條件下,確定起來比較困難。風險也可以反映在現金流的預測中。
第四節 收益法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應用
一、收益法評估企業價值的核心問題
運用收益法進行企業價值評估時,一個必要前提就是判斷企業是否具有盈利能力,只有當企業具有持續的盈利能力時,收益法才具有意義。 運用收益法需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
|
要對企業的收益予以界定 | 企業的收益能以多種形式出現,包括凈利潤、凈現金流量(股權自由現金流量)和息前凈現金流量(企業自由現金流量)等。 |
要對企業的收益進行合理的預測 | 企業收益的預測直接影響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判斷,是決定企業最終評估值的關鍵因素。 通常采取的期望收益率、期望收益額 |
要選擇合適的折現率 | 合適的折現率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對企業未來收益面臨的風險的判斷。 折現率的選擇對企業價值評估具有較大影響 |
例題:運用收益法進行企業價值評估,其前提條件是( )。 A.企業具有生產能力 B.企業各項資產完好 C.企業能夠持續經營 D.企業具有商譽 答案:C |
相關文章:
編輯推薦: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