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一、尿液酸堿度(ph)
(一)正常值參考范圍(了解即可)
正常的尿液呈中性或弱酸性,參考范圍:干化學試帶法
晨尿ph 5.5~6.5
隨機尿ph 4.5~8.0
(二)臨床意義(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1.尿酸堿度增高(ph值升高)
(1)疾病
代謝性或呼吸性堿中毒、高鉀血癥,感染性膀胱炎、長期嘔吐、草酸鹽和磷酸鹽結石癥、腎小管性酸中毒(腎小管分泌的h+無法與流經腎小管尿液中的na+交換,na+ 重吸收減少,尿液中h+濃度減少。)
(2)用藥
應用堿性藥物,如碳酸氫鈉、乳酸鈉、氨丁三醇等,使尿液ph值增高。
2.尿酸堿度降低(ph值降低)
(1)疾病
代謝性或呼吸性酸中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痛風、尿酸鹽和胱氨酸結石、尿路結核、腎炎、失鉀性的代謝性堿中毒、嚴重腹瀉及饑餓狀態。
(2)用藥
應用酸性藥物,如維生素c、氯化銨等,使尿液ph值降低。
知識點二、尿比重(sg)
(一)簡述 (了解即可)
尿比重——在4℃時尿液與同體積純水的重量之比。(略高于1)
(二)臨床意義(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易混淆處)
1.尿比重增高(濾過功能差——急性腎小球腎炎、糖尿病)
急性腎小球腎炎(通透性增強)、心力衰竭、糖尿病、蛋白尿、高熱、休克、腹水、周圍循環衰竭、泌尿系統梗阻、妊娠中毒癥或脫水等。
2.尿比重降低
(慢性腎炎、等慢性腎病;**多尿期)
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盂腎炎、腎小球損害性疾病、急性腎衰多尿期、尿毒癥多尿期、結締組織病、尿崩癥、蛋白質營養不良、惡性高血壓、低鈣血癥,以及腎性或原發性、先天性或獲得性腎小管功能異常等。
知識點三、尿蛋白(pro)
(一)簡述(理解即可)
一般正常尿液中僅含微量蛋白質,尿液中蛋白質含量超過150mg/24h的稱為蛋白尿。
參考范圍:干化學試帶法
定性:陰性或弱陽性
定量:<100mg/l或<150mg/24h
(二)臨床意義(大部分了解,不易出考題)
1.生理性蛋白尿
由劇烈運動、發熱、低溫刺激、精神緊張導致,或妊娠期婦女也會有輕微蛋白尿。
2.病理性蛋白尿:主要反映腎功能受損
(腎小球受損/腎小管受損/球管均受損/溢出性蛋白尿/藥物腎毒性)
(藥物腎毒性蛋白尿——氨基糖苷類,多粘灰黃氯丙嗪,甲氨蝶呤蛋白尿)
(1)腎小球性蛋白尿: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
(2)腎小管性蛋白尿: 腎盂腎炎
(3)混合性蛋白尿 : 慢性腎炎
(4)溢出性蛋白尿: 多發性骨髓瘤、嚴重創傷、大面積心梗
(5)藥物腎毒性蛋白尿(記住,后續章節中強化記憶)
應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慶大霉素)、多肽類抗生素(多粘菌素)、抗腫瘤藥(甲氨蝶呤)、抗真菌藥(灰黃霉素)、抗精神病藥(氯丙嗪)等。(多粘灰黃氯丙嗪,甲氨蝶呤蛋白尿)
假性蛋白尿:泌尿道感染。
知識點四、尿葡萄糖(glu)
(一)簡述(了解即可)
尿液中糖類主要為葡萄糖,在正常情況下含量極微,用一般檢測方法呈陰性反應。
(二)臨床意義(重點記憶引起尿糖的疾病類型)
尿葡萄糖(陽性)多見于:
(1)疾病(糖尿病/腎皮亢/甲亢/嗜鉻細胞瘤)
內分泌疾病、糖尿病;垂體和腎上腺疾病如肢端肥大癥,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功能性α、β細胞胰腺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嗜鉻細胞瘤;心肌梗死、肥胖、肝臟疾病、糖原累積癥、胰腺炎、腫瘤、膀胱囊性纖維化等也可見。
(2)飲食性糖尿(了解即可)
(3)暫時性和持續性糖尿(了解即可)
暫時性糖尿——見于劇烈運動后、頭部外傷、腦出血、癲癇發作、各種中毒、腎上腺皮質激素用量過大等;
持續性糖尿——多見于原發性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內分泌疾病、嗜鉻細胞瘤等。
(4)其他(了解即可)
燒傷、感染、骨折、應用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還有嗜酸性粒細胞減少;嗜堿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減少)、口服避孕藥、蛋白同化激素)也可引起尿糖陽性。
知識點五、尿膽紅素(bil)
(一)簡述
膽紅素是血紅蛋白的降解產物,在正常尿液中不含有膽紅素,尿膽紅素的檢出是顯示肝細胞損傷和鑒別黃疸(血清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導致皮膚、黏膜和鞏膜發黃的癥狀和體征)的重要指標,在診斷和預后上有重要意義。
參考范圍:干化學試帶法
定性陰性
(二)臨床意義(理解基礎上記憶易混淆知識點)
尿膽紅素陽性多見于:肝細胞性黃疸/阻塞性黃疸
(1)肝細胞性黃疸(肝臟病變,引起膽紅素代謝異常)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
(2)阻塞性黃疸(膽管阻塞,影響膽紅素排泄)
如化膿性膽管炎、膽囊結石、膽道腫瘤、胰腺腫瘤、原發性肝癌、手術刨傷所致的膽管狹窄等。
(二)臨床意義(理解的基礎上選擇重點記憶)
1.尿血紅蛋白陽性(血液中紅細胞破壞,血紅蛋白釋放入血)
(1)創傷
心瓣膜手術、嚴重燒傷、劇烈運動、肌肉和血管組織嚴重損傷、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等。
(2)陣發性血紅蛋白尿及引起血尿的疾病
腎炎、腎結石、腫瘤、感染、瘧疾等。
(3)微血管性溶血性貧血
溶血性尿毒癥、腎皮質壞死。
(4)用藥
應用阿司匹林、磺胺藥、伯氨喹、硝基呋喃類、萬古霉素、秋水仙堿、卡那霉素、吲哚美辛、吡羅昔康等。
2.尿肌紅蛋白陽性(肌肉組織破壞,肌紅蛋白釋放入血)
(1)創傷
擠壓綜合征、電擊傷、燒傷、手術創傷及痙攣。
(2)原發性肌肉疾病
肌肉萎縮、皮肌炎及多發性肌炎、肌營養不良。
(3)局部缺血性肌紅蛋白尿
心肌梗死、動脈阻塞。
(4)代謝性疾病
肌糖原累積病、糖尿病酸中毒。
(5)中毒
酒精、藥物(他汀類調血脂藥、兩性霉素、海洛因、巴比妥類)中毒。
(重點記憶:可引起肌紅蛋白陽性的藥物——他汀類調節血脂藥物)
知識點七、尿沉渣白細胞(leu)
(▲掌握原則:導致血液白細胞增多的疾病均會致尿沉渣白細胞增多)
尿中白細胞增多見于:泌尿系統感染、慢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女性白帶混入尿液時,也可發現較多的白細胞。另由藥品所致的過敏反應,尿中會出現多量嗜酸性粒細胞。
(二)臨床意義(技巧性記憶)
尿沉渣管型異常見于:
(1)急性腎小球腎炎
可見較多透明管型及顆粒管型,還可見紅細胞管型。
(2)慢性腎小球腎炎
可見較多細、粗顆粒管型,也可見透明管型,偶見脂肪管型、蠟樣管型和寬大管型。
(3)腎病綜合征
常見有脂肪管型,容易見細、粗顆粒管型,也可見有透明管型。
(4)急性腎盂腎炎
少見有白細胞管型,偶見有顆粒管型。
知識點九、尿沉渣結晶
(一)簡述
正常人尿沉渣中存在少量的磷酸鹽、尿酸鹽、草酸鹽等結晶,多來自食物和鹽類代謝的結果。
(二)臨床意義(選擇性記憶最常見的、最具有診斷意義的)
尿沉渣結晶異常見于:
(1)大量磷酸鹽結晶常見于ph堿性的感染尿液。
(2)大量的尿酸和尿酸鹽結晶提示核蛋白更新增加,特別是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化療期間。
(3)尿酸鹽結晶常見于痛風。
(4)大量的草酸鹽結晶提示嚴重的慢性腎病,或乙二醇、甲氧氟烷中毒。
(5)胱氨酸結晶可見于胱氨酸尿的患者,某些遺傳病、肝豆狀核變性可伴隨有胱氨酸結石。
(6)酪氨酸和亮氨酸結晶常見于有嚴重肝病的患者尿液中。
(7)膽紅素結晶見于黃疸、急性肝萎縮、肝癌、肝硬化、磷中毒等患者的尿液中;
(8)脂肪醇結晶見于膀胱尿潴留、下肢麻痹、慢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慢性腎盂腎炎患者的尿液中。
(9)服用磺胺藥(出現尿磺胺結晶)、氨芐西林、巰嘌呤、撲米酮等藥,可出現結晶尿。
知識點十、尿酮體(ket)
(一)簡述(理解即可)
酮體包括乙酰乙酸、β-羥丁酸、丙酮,是體內脂肪酸氧化的中間產物,酮體在肝臟產生,通過血液循環進入其他組織,進一步氧化生成c02和h20,因此在正常人體中極少有酮體。
參考范圍:定性:陰性
(二)臨床意義(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尿酮體增高多見于:
(1)糖尿病酮尿
糖尿病尚未控制或未曾治療引起(糖類物質利用受阻,機體動用脂肪提供能量,導致酮體堆積)。
(2)非糖尿病酮尿(饑餓、營養不良、消耗性疾病)
嬰兒、兒童急性發熱,伴隨嘔吐、腹瀉中毒,常出現酮尿;新生兒如有嚴重酮癥酸中毒應疑為遺傳性代謝性疾病;酮尿也可見于寒冷、劇烈運動后緊張狀態、妊娠期、低糖性食物、禁食、嘔吐、甲狀腺功能亢進、惡病質、麻醉后、糖原累積病、活動性肢端肥大癥及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島素分泌過度等。另外,傷寒、麻疹、猩紅熱、肺炎等疾病及氯仿、乙醚、磷中毒也可見尿酮體陽性反應。
(二)臨床意義(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1.尿肌酐病理性增加
(1)內分泌與代謝系統疾病(糖尿病/甲退/肢端肥大/傷寒、破傷風)
肢端肥大癥(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亢進)、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2)消耗性疾病
傷寒、斑疹傷寒、破傷風等。
2.尿肌酐病理性減少(肌萎縮/肌營養不良/腎病/甲亢)
(1)疾病
嚴重進行性肌萎縮、進行性肌營養不良、貧血、癱瘓、進行性腎病、硬皮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2)其他
堿中毒、腎衰竭等。
知識點十二、尿尿酸
1.尿酸增高
(1)疾病
痛風,或組織大量破壞、核蛋白分解過度,如肺炎、子癇等。
(2)核蛋白代謝增強
如粒細胞性白血病、骨髓細胞增生不良、溶血性貧血、惡性貧血、紅細胞增多癥、甲狀腺功能亢進、一氧化碳中毒、牛皮癬等。
(3)生理性
食用高嘌呤食物、木糖醇攝入過多、劇烈運動、禁食。
(4)用藥
腎小管重吸收障礙,如肝豆狀核變性,或使用促皮質素(acth)與腎上腺皮質激素,此類疾病血尿酸減少,尿尿酸增多。
(選擇性記憶重點——痛風/甲亢/高嘌呤、高木醇/腎上腺皮質激素)
知識點十三、尿淀粉酶
(選擇重點記憶)
1.尿淀粉酶增高(急性胰腺炎發作/胰頭癌)
(1)急性胰腺炎發作期
(▲尿淀粉酶增高是診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決定性指標)
尿淀粉酶活性上升稍晚于血清淀粉酶,且維持時間稍長。
(2)疾病
胰頭癌、流行性腮腺炎、胃潰瘍穿孔也可見尿淀粉酶上升。
2.尿淀粉酶減少(糖尿病)
見于重癥肝病、嚴重燒傷、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