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91麻豆免费免费国产在线_男女福利视频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小向美奈子_在教室里和同桌做校园h文

第三節 中學生人格的發展

    一、人格的發展

人格的含義 ::人格又稱個性,是指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并使其與他人的行為有穩定區別的綜合心理特征。

★例,名詞解釋(浙江 2007年 )

人格:

    (一)人格的發展階段

    埃里克森

1.基本信任感對基本不信任感(0歲~l.5)

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信任感,克服懷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質。

2.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2歲~3)

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恥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質。

3.主動感對內疚感(4歲~5)

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標品質。

4.勤奮感對自卑感(6歲~l1)

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質。

5.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歲~l8)

自我同一性指個體組織自己的動機、能力、信仰及其活動經驗而形成的有關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這一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是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亂;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誠實品質。

其他三個階段:親密感對孤獨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對停滯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對絕望感(成年晚期)

★例,單項選擇題(湖北   2009年 )

進入中學,學生經常思考“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的未來應怎樣”等問題,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此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形成(b)

a信任感

b 自我同一感

c主動感

d勤奮感

★例,論述題(山東  2008年 )

結合中學教學的實際,分析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及其教育意義。

(二)影響人格發展的社會因素

    1、家庭教養模式

    鮑姆寧曾根據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與兒童的交往、父母的教養水平等四個指標,將父母的教養行為分為三種教養模式:專制型教養模式、放縱型教養模式和民主型教養模式。

2、學校教育

直接制約著學生人格發展的方向和基本質量

3、同輩群體

與同輩群體的交往使兒童能夠進行人際關系和交流的探索,并發展人際敏感性,奠定兒童今后社會交往的基礎,促進兒童的社會化和人格的發展。

二、自我意識的發展

    (一)自我意識的含義

    1、概念: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人格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

    2、三種成分:自我認識、自我體驗和自我監控。

    (二)自我意識的發展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識最原始的形態。生理自我在3歲左右基本成熟。

2、社會自我

兒童在3歲以后,自我意識的發展進入社會自我階段。社會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開始發展和形成的。

青春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二個飛躍期。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將很多心智用于內省;自我意識高漲,使其人格出現了暫時的不平衡性。而高中生的自我意識中的獨立意向日趨強烈;在心理上將自我分成了“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兩部分;

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同時,一切社會環境因素對人發生影響,都必須通過自我意識的中介而發揮作用,因而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中起著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例,簡答題(甘肅  2008年 )

簡述自我意識對人格發展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