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均衡價格的形成和變動
需求和供給分別代表著產品市場上兩種不同的力量:買方力量和賣方力量。在市場上,買方是消費者,他們的行為準則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賣方是廠商,他們的行為準則是追求利潤最大化。在此情況下,買方和賣方就必然存在著競爭。在一個競爭性的市場中,買方和賣方之間的競爭必然會使商品的價格趨向于均衡價格。
均衡價格
一種商品的均衡價格是指該種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給量恰好相等,能夠使市場出清的價格。它是在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下形成的。均衡價格的形成過程可以用圖1—7來說明。
圖l-7均衡價格的形成
在圖l一7中,我們把需求曲線d和供給曲線s都整合在同一個坐標中。從圖中可以看出,當商品的價格水平較高,商品出現了過剩。如果商品出現過剩,賣方之間的競爭必然會導致價格下降。反之,如果價格水平較低商品就出現了短缺。如果商品出現短缺,買方之間的競爭必然會驅使價格上升。價格、供求和競爭之間的這種內在聯系即為市場機制。如果市場是完全競爭的市場,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代表買方和賣方這兩種力量的需求和供給最終會穩定在e點上,這時的價格為pe,供給量和需求量相等,均為qe,即商品既不存在過剩,也不存在短缺,叫做市場出清。經濟學把這種市場出清的狀態稱為市場均衡。能夠實現市場出清的價格pe為均衡價格,供給量或需求量qe為均衡數量。
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商品需求和供給的變化,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都會發生改變。如圖1—8所示。
左:需求不變,供給的增加
右: 供給不變,而需求增加
圖1—8 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變動
在圖1—8(右)中,假定供給不變,如果需求增加,均衡點就會從e1點移動到e2點,均衡價格上升到p2,均衡數量上升到q2。在圖1-8(左)中,假定需求不變,如果供給從s1,增加到s2,均衡點就會從e1點移動到e2點,于是,均衡價格下降到p2,均衡數量增加到q2。
綜上所述,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需求的變動會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按相同方向發生變動;供給的變動則會分別引起均衡價格的反方向變動和均衡數量的同方向變動。需求、供給的變動與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的變動之間的這種內在聯系即為供求法則或供求定律。實際上,在商品市場上,供求的變化是相當復雜的。例如,當需求變化時,供給也許并不是不變的,并且供給變化與需求變化的方向和程度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例題·單選題]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數和供給函數分別為:qd =14-3p,qs=2+6p,該商品的均衡價格是( )。
a.
4/3 b.4/5 c.2/5 d.5/2
答案:a
解析:均衡價格為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相交時的價格,則qd =qs,即14-3p=2+6p,解得均衡價格p*=4/3 .